9月下旬,不少玉米種植區正處于收獲高峰期,和往年不同,今年的玉米價格同期相比會高一些,在小幫手高産交流群,有一位農戶說,他今年賣的是帶棒的濕玉米,每斤0.51元,每畝收入達到了1400元,吸引了其他群友的讨論。
讨論點一:今年幹玉米粒的價格有所上漲,帶棒濕玉米的價格相比去年也較高,去年價格基本上在0.40-0.45元/斤之間居多,而今年賣到了0.51元/斤。
讨論點二:帶棒的濕玉米,每斤0.51元,每畝收入1400元,畝産達到了2745斤,産量較高,一般正常情況下,畝産在1800-2000斤之間居多。
讨論點三:這個産量的情況下,如果拉回家曬幹、脫粒,賣幹籽粒的價格,會不會比1400元還要高?
先來看第一點,今年的玉米價格和去年同期相比的确高了不少,幹籽粒現在普遍在1.10元/斤左右,帶棒的濕玉米能賣到0.51元/斤也正常,至于為何今年玉米價格較高,主要還是考慮到市場供需的問題,當市場上的需求大于供應時,就會導緻玉米價格上漲,而今年的特殊年份下,近段時間随着飼養業的擴大、農戶惜售、庫存等等多作用因素下,玉米價格處于高位。
再來看第二點,帶棒的濕玉米畝産2745斤,已經算高産,正常情況下,玉米剛收獲後的含水量在25%-30%之間居多,如果曬幹到14%左右的含水量,大概一斤帶棒濕玉米,能有0.6斤左右的幹玉米粒,2745斤的帶棒濕玉米就是1647斤的幹玉米粒,玉米畝産1500斤以上已經算高産,1647斤可以說不少農戶都達不到。
最後來看第三點,帶棒的濕玉米一畝地收入1400元,結合上述第一和第二點的數據,幹玉米粒的價格在1.10元/斤左右,就按照1.10元/斤計算,産量上面已算出,大概為1647斤,就按1600斤計算,最終收入為1760元,相比帶棒的濕玉米,多了360元。但是要注意一點,幹玉米粒需要運輸、晾曬、脫粒等工作,如果不計算人工費用,大概要多花100元左右,這樣計算下來,賣幹玉米粒比賣帶棒的濕玉米,收入要高一些。
如果從實際情況來分析,這個結果也正常,畢竟脫粒後的幹玉米粒相比帶棒的濕玉米,要麻煩不少,如果前者還沒有後者的收益高,等于大家白忙活,付出和收獲不成正比,都會選擇後者,而現實情況則相反,賣幹玉米粒的農戶比賣濕玉米棒的農戶要多。
目前,黃淮地區的玉米種植區正在收獲,而東北和内蒙區域的玉米,在10月上旬會開始進入收獲高峰期,再過一段時間,等到今年的新玉米大量上市後,玉米價格可能會有所回落,不過,據一些業内人士分析,回落的幅度不會很大,随着售糧高峰期過後,玉米價格會呈現上漲趨勢,這也符合市場規律,市場的供應關系決定了價格的走勢,上漲後出現下跌,或者下跌後出現上漲。
因此,對于種植戶來說,此時如果自家的玉米已收獲,那就先曬幹,等到當地有合适的價格,即可出售,如果自家的玉米還未收獲,當地有收帶棒的濕玉米,自己感覺價格還不錯,并且想省事,那就賣帶棒的濕玉米,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最後問大家一個問題:你今年賣帶棒的濕玉米還是曬幹後的玉米粒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