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小銜接到底是什麼?
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幼小銜接是指從幼兒園到小學一年級,這兩個相鄰教育階段之間的過渡銜接,讓孩子提前适應小學生活,适應小學的時間、流程、規範、管理和環境。
其核心是,該年齡段幼兒如何有效地從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社會技能等方面适應小學生活,順利實現過渡。
二、為什麼要上幼小銜接?
幼小街接是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兩個教育階段的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兒童成長過程的重大轉折,這個階段也是處于整個邏輯思維形成和使用過程中所要經曆的三次環境轉換的第二次轉換期,由此可見幼小街接的重要且意義重大。
幼兒園時期主要是以遊戲和能力發展為主,而小學教育則主要是以正規課業和靜态知識的學習為主。
兩者的這種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兒童身心的調整來适應,這種适應的調整就是幼小銜接的主要任務,幼小銜接過程做的不好,在孩子入學後會造成孩子身體,心理和社會适應性方面的種種問題,身體上的不良反應是,孩子會容易疲憊,食欲不振,精神狀态差,心理上壓力大,自卑,厭學,社會适應性方面表現出孤僻,不敢跟人說話,不愛與同學溝通。
這些問題都對孩子以後的人生有很大影響,所以,選擇專業的幼小銜接教育機構就顯得很重要。
三、幼小銜接,到底銜接的是什麼?
幼升小的孩子即将面臨諸多變化:人生使命和社會期望發生變化,在幼兒園可以輕松快樂的”玩”,升入小學便承載着更大的學業期望與壓力;學習環境發生變化,熟悉的幼兒園生活變成陌生的環境與陌生的夥伴;學習内容發生變化,以遊戲為基本活動變成聽、說、讀、寫、算、拼的知識技能學習;學習方式發生變化,幼兒園的模仿操作學習,變成記憶、反複作業;生活方式與生活規律發生變化,幼兒園由老師全程關照變成完全自主照顧自己的生活。
四、小學教育與幼兒教育有何不同?
幼兒園和小學是相互銜接的兩個教育階段。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在教育性質、課程設置、教學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1.幼兒園教育屬于非義務教育,小學教育則屬于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普及性"等特點,即讓每個适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因此,家長必須将适齡孩子送到小學接受小學教育。
2.幼兒園教育是"教養并重",小學教育則是"以教為主"。
幼兒園除了對兒童進行全面、和諧發展的啟蒙教育外,還要給兒童以生活照料和養育等。小學則要依據一定的培養目标和課程标準,對孩子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包括德、智、體等方面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每門課程不僅有明确、具體的教學目标與教學要求,還特别關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欲以及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3.幼兒園課程是綜合性的,小學課程則以分科為主。
幼兒園課程将和領域内容有機整合起來,以主題方式呈現。小學則設有語文、數學、英語、品德與社會、自然、體育與健身、美術、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等學科,還有各類興趣活動和探究活動等。
4.幼兒園的教育方式以遊戲為主、小學則以課堂教學為主。
幼兒園教育注重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小學教育非常注重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操作、探究、讨論、表達等方式進行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
五:小學與幼兒園師資有何不同?
在幼兒園,每個班級都會配備3名教師,其中2名是帶班教師,1名是保育員。從教師的具體分工來看,一般2名教師每天各負責半天上午班、下午班進行輪換。在開展一些運動、學習等分組性活動時,兩位教師會同時進班。保育員主要負責清潔本班活動室的環境、設備與材料及管理幼兒的生活等工作。因此,在幼兒園中,孩子經常接觸到的工作人員為3人,即”2教1保",人員基本固定。
在小學,師資配備與幼兒園有很大不同。每班會有1名班主任,有的還配有副班主任,負責管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另外,小學一年級一般開設8門課程,每門學科會有1位教師任教。因此孩子已進入小學,一下子就要與10多位新教師接觸。這些變化可能也會給孩子帶來适應上的困感,家長要關注、重視這一情況。
六、小學與幼兒園作息時間有何不同?
小學和幼兒園是兩個不同性質的教育機構,因此,在作息時間安排方面有較大的差别。
小學的作息時間是以課為單位來安排的,幼兒園的作息時間是以活動為單位來安排的。
小學生每天早上8點左右入校,下午4點左右離校。在這段時間裡,學校要為學生安排6-7節課,一般每節課40分鐘,每節課後有10-15分鐘的休息時間。一年級的每周總課時數一般為32節。
幼兒園孩子的入園時間一般為早晨7點15分到8點30分之間,離園時間在下午4點左右,家長如有需要可提前或延後。幼兒園大班集體學習活動的次數,平均每周約5次,每次約30分鐘。小學的作息時間安排以學科學習為主,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安排則兼顧4類活動,即生活活動、運動、遊戲活動、學習活動(包括個别學習)。
小學生的身體機能發育逐漸接近成熟,因此,小學沒有設置專門的午睡時間。而幼兒園,則設有午睡時間,一般為1.5-2個小時。另外,幼兒園每天有1小時的遊戲活動時間,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其中1小時為體育活動時間。
七、幼小銜接就是超前學習?
幼小銜接教育旨在減緩幼兒園和小學教育之間的坡度,幫助兒童從幼兒期逐步過渡到學齡期,以順利适應小學生活。但幼小銜接并非超前學習小學知識。
很多家長在幼小銜接中着重強調知識儲備的銜接,認為幼小銜接就是讓孩子多認字、多做算術題,将上各種單科輔導班作為幼小銜接的主要方法,這種做法并不能真正幫助孩子順利過渡,反而會給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也忽視了孩子在學習習慣、生活能力、心理适應和社會交往方面的銜接。
可以看出幼小銜接的内容,除了數學基本知識,詞彙量等基本知識技能外,更多的是能力與學習品質方面的準備。面對幼兒園向小學教育環境的轉變,是否具備這些基本素養,是兒童适應小學環境,順利完成過渡的關鍵,也是終身教育理念下的基本要求。
八、幼小銜接究竟該學習什麼?
1.注意力也稱為專注力,是重要的一種學習品質,它是各種智能活動的基礎,如思維、記憶、運動等都是以注意力為前提進行工作的。注意力是智力發育和有效學習不可或缺的能力,它對于孩子學習新的知識、技能和生活經驗有着極其重要的影響 。
2.學齡前孩子注意力可持續時間短,注意力不夠穩定,範圍比較小,還不會”指揮”自己的注意力,分心後不能馬上又回到原來注意的對象上。
3.學齡前兒童很容易受外界刺激物的影響,很難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他不感興趣、超出他能力的事情上,如果你要求4歲的孩子反複寫拼音、做算術,他很有可能表現得散漫,甚至煩躁。
4.如果家長希望孩子在進入小學後”坐得住”,就要在”幼小銜接”的學習準備期着重訓練孩子的專注力(既包括視覺專注,也包括聽覺專注)。
5.專業的注意力訓練與家庭訓練有非常不同的地方:家庭中的注意力訓練通常都是随意而且不定時,家長需要抓住生活中的契機有意識給孩子進行引導,通常比較自然,但也比較零碎,可能很難堅持。專業的注意力訓練,會主動地給孩子創設需要專注較長時間的環境,同時會提供專業的教具或圖片進行配合,增加趣味性的同時,讓孩子能夠有自主意識地延長專注時間。
6.專業的注意力訓練,會考慮到孩子年齡、能級的變化,有針對性、有層次感的進行強化。遊戲是培養幼兒有意注意的有效途徑,在遊戲中最容易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專業的學習能力課程會通過聽、說專注訓練和視覺專注訓練來提升孩子的專注能力。其次,良好的學習能力也是在學前需培養的重要能力之一,這直接連接着孩子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
九、面對幼小銜接,家長應持怎樣的态度?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每件事情都可能是他成長的契機。因此,面對幼小銜接中的種種問題,家長雖然要予以重視,但也不要過分焦慮。您應該做到:
1.激發孩子上小學的願望。
在關心孩子入學準備是否充分的同時,您也應關注一下自己的言語與态度。千萬不要吓孩子,而應說些欣賞與鼓勵的話,如:"你真的長大了"”你越來越像個小學生了”,這樣孩子會覺得上小學很光榮,很值得自豪。
2.全面關注孩子的發展一般而言,對學習是否感興趣,生活是否有規律,在集體中是否合群這三個方面的情況往往影響孩子入學後的适應情況,家長需要時時關注孩子在這些方面的發展,使其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行為習慣等,應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如:讓孩子自己起床、吃飯、收房間、整理物品,學會負擔起應有的責任。
3.面對問題時積極與孩子溝通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您應耐心傾聽孩子的訴說,仔細觀察他的行為并給予積極的暗示,如”你做得不錯,但如果…你還可以做得更好”。
總之,家長要和孩子一起面對問題,但不要包辦,也要盡量避免消極的暗示,如”你為什麼每件事情都做不好呢"”你真是不争氣"。每一個孩子都在以他獨特的方式進步着,在這一特殊的發展階段,孩子更需要家長的支持和鼓勵,請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成長過程吧。
十、家長要重點關注哪些問題?
在幼小銜接時期,家長往往特别關注孩子知識的積累,而忽略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交往能力及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您可以通過觀察、談話等方法全面了解孩子在心理、情感、自理生活等方面的發展水平。以下這些方面,可以幫助您分析、了解孩子的情況孩子是否對入小學充滿期待與向往?
孩子是否能與周圍同伴友好相處?孩子離開家人,進入陌生環境後是否會沮喪?孩子是否能自然地與家人以外的人交往?對閱讀是否感興趣?閱讀一遍故事後是否能回答相關問題?是否能獨立完成系鞋帶、戴圍巾、整理書包等事情?是否會照顧自己:主動飲水、根據冷熱穿脫衣服、按時睡眠?孩子是否會重複簡單的口信? 是否能熟練地使用紙、剪刀、膠水、水彩筆等物品?是否能同時記住兩個或三個任務,并執行這些任務?是否能說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姓名、電話号碼?孩子是否會主動請求幫助?
......
請考慮以上這些問題,看看您的孩子做得怎麼樣了,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入學準備的培養教育。如果您還是很困惑,歡迎來天津早知道學校,跟老師們一起快樂學習、做好準備!
天津早知道學校幼小銜接通過專業的課程,加之豐富多彩的活動,提升孩子入學綜合能力,讓孩子順利過渡,快樂銜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