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露是什麼料制作的?潮菜調味品衆多,蘸料也非常多,所以素來有“一菜一碟”的說法,每種菜配的蘸料都不盡相同這些衆多的調味與蘸料,有些是使用曆史非常久的傳統醬,例如黃豆發酵的普甯豆醬;有些是近代才傳入潮汕并改良過的“舶來醬”,例如沙茶醬,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魚露是什麼料制作的?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潮菜調味品衆多,蘸料也非常多,所以素來有“一菜一碟”的說法,每種菜配的蘸料都不盡相同。這些衆多的調味與蘸料,有些是使用曆史非常久的傳統醬,例如黃豆發酵的普甯豆醬;有些是近代才傳入潮汕并改良過的“舶來醬”,例如沙茶醬。
而其中,有一味,我國是沿海地區非常傳統且古老的調味品,不僅在潮汕廣泛使用,還直接間接地影響世界上的其他菜系,那就是與鹹菜、菜脯并稱“潮汕三寶”的——魚露。
魚露作為一種調味品,俗名“腥湯”,是潮汕地區常見的調味醬汁。它與菜脯、鹹菜一起被稱為“潮汕三寶”。魚露除鹹味外,還帶有魚類的鮮味,不習慣的人也會認為是“腥味”,所以才有“腥湯”之名。
魚露,又稱魚醬油,原産自福建和廣東潮汕等地,是我國沿海地區非常傳統且古老的一味調味品,由早期華僑傳到越南以及其他東亞國家,如今21世紀歐洲也有逐漸流行。魚露是用小魚蝦為原料,經腌漬、發酵、熬煉後得到的一種味道極為鮮美的汁液,色澤呈琥珀色,味道帶有鹹味和鮮味。目前查到的最早可追溯的文字記載,為距今1400多年前的北魏末年,在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
在書中作醬法一節,有提到一種名為“魚醬”的醬汁:“不用切。去鱗,淨洗,拭令幹,如脍法披破縷切之,去骨。大率成魚一鬥,用黃衣三升,一升全用,二升作末。白鹽二升,黃鹽則苦。幹姜一升,末之。橘皮一合,縷切之。和令調均,內甕子中,泥密封,日曝。勿令漏氣。熟以好酒解之。”
大體意思是,用生魚去魚鱗洗淨,去骨加鹽,密封發酵。這種鮮魚不去内髒,碼鹽腌制,取其腌制汁液的做法,與傳統魚露做法如出一轍,隻不過當時稱為魚醬。而賈思勰還引用了崔浩所著《食經》裡的加酒的制魚醬法,用酒來幫助發酵,這種做法一日便可食用。
雖然崔浩所著《食經》早已失傳,但可以從這一點看出,魚醬制法的出現,要比賈思勰所在的北魏更早。而賈思勰也提到了魚醬由來的傳說,認為是當年漢武帝逐夷于海濱時,偶然發現的當地漁民的一種制醬工藝,如果記載屬實,那麼魚露的誕生至少是距今兩千多年前的事情了。
潮汕濱海,長期以來,不少人靠耕海為生,在漁獲豐盛的時候,如何在天氣炎熱的情況下保存海鮮就成為一個難題,除了曬幹外,用鹽腌制是常見的辦法,而魚露就是腌制魚蝦的衍生品。
腌制魚蝦産生的汁液在那個物質相對匮乏的年代不會被輕易放棄,或許可以繼續代替食鹽來使用,雖然會添些魚腥味,但作為漁民顯然是能夠承受的,而後随着時間的推移,在不斷的實踐中,漸漸變化成一種刻意追求的産品,魚的固體形态通過腌制最後變成液體的“露”而存在,并延續其鮮美或者腥臊的味道。
據有關資料,早在宋末,饒平柘林灣漁民把加工鹹魚時排出的鹹魚汁經貯藏、煮制,成為一種美味的調味品,而這正是制作魚露的“萌芽”。明清時期,饒平制作魚露的方法開始向潮汕各地推廣。而後,這一工藝也随着海岸線和潮汕人的足迹傳播出去。
魚露制作,一般包括了腌制自溶、日曬夜露、過濾、曬煉、後發酵及滅菌等步驟,其中發酵的溫度、加鹽量、是否加酸溶解以及發酵天數,都與最後的風味息息相關。傳統魚露發酵工藝,發酵時間要兩三年以上,像東南沿海的魚露制作,一般采用的是傳統的高鹽自然發酵,這種方式發酵的魚露,因為發酵緩慢,呈鮮物質與風味物質更為豐富,且鹽與谷氨酸會結合成為谷氨酸鈉,所以更具有自然鮮味。另一方面,高鹽也會抑制細菌滋長,所以産生的氨氮非常低,可以有效避免魚露産生難聞的氨臭味。但與此同時,鹽也抑制了蛋白酶的活力,因此發酵時間長,制作成本高。
而為了降低成本,就自然誕生了多種快速制作魚露的方式。而像日本與東南亞等地,鹽度稍微低一些,且部分魚露廠會使用硝酸鉀或硝基氯仿等強酸,先将魚蛋白水解以便快速發酵,但缺點是缺乏魚露的自然香味,因此需要再額外添加澱粉與澱粉酶一并發酵,增加魚露的香味。而好的魚露,應盡量使用魚本身的酶進行自然發酵,不添加額外的水解劑,這樣制作才能具有魚露該有的特殊香味。
也就是說,從制作工藝的角度,在合适的鹽量下(一般是10%-30%),鹽度越高魚露香味越濃;原料鹽漬時間越長,魚露香味越濃。
魚露的用途很廣,炒煎烹煮都用得上,直接做蘸料也可以。潮汕人過去喜歡用魚露代替鹽和味精,但近年來,家庭使用魚露的有所減少。對于魚露的使用,通常取決于烹饪的食材。
文章來源:識食務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