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春節特色民俗活動

春節特色民俗活動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11 21:02:52

春節特色民俗活動?北京懷柔斂巧飯:你能想象在嚴寒冬季走入一座小山村,聽着鄉鄰間互相熱絡的問候,享受着素昧平生人招待的飯菜的畫面感嗎?心在狂歡中舒展,盈滿了久違的溫暖這場不問來者生平的盛宴,就是懷柔楊樹下村獨特的“斂巧飯”習俗,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春節特色民俗活動?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特色民俗活動(新年期間最有特色的民間風俗介紹)1

春節特色民俗活動

北京懷柔斂巧飯:

你能想象在嚴寒冬季走入一座小山村,聽着鄉鄰間互相熱絡的問候,享受着素昧平生人招待的飯菜的畫面感嗎?心在狂歡中舒展,盈滿了久違的溫暖。這場不問來者生平的盛宴,就是懷柔楊樹下村獨特的“斂巧飯”習俗。

至今已經傳承180餘年,這一習俗來源于雀兒叼啄谷種救活楊樹底下村霍、靳兩姓人的傳說。每到正月十六日這天,由成人婦女将飯菜做熟,供全村人共食。期間,鍋内放入針線、銅錢等物。食到者,便争取祈到巧藝及财運。另外,“巧”字,是當地人對麻雀、山雀等鳥兒的昵稱。在人們吃斂巧飯之前,要揚飯喂“巧”,即揚飯喂“雀兒”。在人們揚飯喂雀兒(巧)時,口念吉祥之詞,一是為向雀兒謝恩,二是為祈求來年豐收之意。飯後,人們還要在冰上行走,曰走百冰(病),即去掉百病,每到此時,還會有戲班及花會助興演出。

河北蔚縣打樹花:

每到正月前,北京大街小巷鋪天蓋地都是蔚縣打樹花的宣傳廣告,那一幅黑夜裡金花漫天飛舞的畫面,每年都吸引着衆多遊客前去。打樹花,原本是窮人的嘉年華,發展到今天,竟然成了蔚縣正月旅遊的金字名片。

表演時,先将數百公斤生鐵用煉鐵爐化成鐵汁,表演者用特制勺子将鐵汁奮力潑灑在堅硬冰冷的磚堡牆上。一千多攝氏度的鐵汁炸裂後爆發出萬朵火花,猶如枝繁葉茂的樹冠而稱之“樹花”。“樹花”千姿百态,萬花奔騰。“火樹銀花不夜天”,表演藝人們的精湛技藝和勇敢精神,使觀衆群情激奮,掌聲雷動,歡聲震天。

關于打樹花的由來,當地民間還有一種說法。說城門上有五顆魁星,村裡人為了來年能使村子多出幾個秀才,便用生鐵熔化成鐵水,雇民間的藝人,去打樹花。鐵水全部落在五顆魁星上,才能表示來年中的秀才多。所以對打樹花的藝人要求非常高,不僅力氣要大,能把6公斤的柳勺帶鐵水一次又一次地揚到高空,還得要揚的準,揚的藝術漂亮。其實,無論怎樣的版本,都表達了一種祈福的心願。

河北正定常山戰鼓:

這兩年猛打“子龍故裡”旅遊招牌的正定,在正月裡有一項充滿“金戈鐵馬”氣息的活動不得不提,那就是著名的“常山戰鼓”,表演起來如古代士卒拼搏沖殺,給人一種古戰場重現眼前的壯觀感覺。

如今隸屬于石家莊市的正定,在是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稱這項活動為“常山戰鼓”。表演時,擊鼓者或站成圓圈,或排成三角,或一字排開,面對面對敲;擊钹打鑼者或站中間,或列兩邊,或與擊鼓者相對,配合默契,出神入化,時而如雷霆萬鈞,驚天動地;時而似萬馬奔騰,所向無敵;時而又急轉直下,像雨打芭蕉,歡快清脆。隻見鼓手騰挪跳躍,鼓钹上下翻飛,鼓槌翻飛,彩綢飄舞,氣勢雄渾,舞姿優美,讓人目不暇接,精神振奮。

河北涿州花燈節:

正月十五看花燈,是很多地方的老傳統了,但是你知道河北涿州的花燈節已經有兩千年的曆史了嗎?涿州花燈節始于漢,興于唐,盛于明清,因坐落在涿州南北大街中間的“通會樓”而得名,清末民初時列為涿州八景之一,稱作“通會燈市”,是具有悠久曆史的傳統文化活動。

如今的花燈節更是涿州市一年一度的盛會,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夜,涿州城内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火樹齊放,銀花共開,千家萬戶,燃燭通宵。

山西長治武鄉頂燈:

畫着猙獰的臉譜頭頂花燈——别驚訝,這種奇特的社火形式每年正月都會在山西長治武鄉境内上演。而這項活動的名字正好取自表演地點,故稱為“武鄉頂燈”,如今已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名單中。

至于這項活動的起源,要追溯到五胡亂華時期。根據武鄉縣志記載,當時的統治者經常在夜晚偷襲後來的後趙皇帝——石勒所在的部落,将抓到的人當做奴隸。為了反抗統治者的壓迫,石勒讓大家把頭剃光,在臉上和後腦勺勾畫上猙獰的臉譜,頭上頂一盞油燈,抓人的官兵們看到後以為見到了鬼怪,驚恐萬分,奔逃避讓。這一特色的民俗,也逐漸流傳并被保留了下來。

武鄉頂燈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它獨有的化妝形式——表演者無論正對或背對觀衆時,都會露出一幅或威武、或猙獰、或诙諧的面孔。随着節奏的變化,頂燈表演隊形主要“大穿堂”、“九曲星”、“蛇蛻皮”等,如遊龍戲珠,似蜿蜒蛇行,令人眼花缭亂,表演步法以傳統秧歌舞十字步為主,講究快跟快上、快進快退,被當地人稱為“不拉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