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篆出現的時期

大篆出現的時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09:55:49

「篆字識讀」第一輯:與人有關的部首及篆字(37):爪、為、要

文/圖|王萬平

在上期《篆字識讀36:寸、寺、封,寸寺是命脈中樞,封則為生存之道》一文裡,我們解讀分享了“與人有關的部首及篆字”:寸、寺、封。有興趣的朋友可翻看。

今天我們繼續解讀分享“與人有關的部首及篆字”:爪、為、要。

109、爪

大篆出現的時期(篆字識讀37爪為)1

讀音:zhǎo,側狡切。

《說文解字》: 丮也,覆手曰抓,象形。

用手抓持。手掌下覆時叫“爪”。

字形像一隻正在抓物的人手,隻是簡化為三個手指,其理同“又”。後來才指人的指甲或趾甲和鳥獸的腳。

甲骨文,字形像一個方向朝下的“又”。

金文,基本沿襲了甲骨文形體,隻是方向發生了變化,手掌已下覆。

小篆,沿襲了金文的形體,隸變之後的今文字形體與之極為相似。

110、為

大篆出現的時期(篆字識讀37爪為)2

讀音:wéi,薳支切。

《說文解字》:母猴也。其為禽好爪。爪,母猴像也,下腹為母猴形。

猕猴,作為走獸的猕猴喜歡用爪子,正是其形象特征所在。

因為局限,許慎的解釋顯然是錯誤的。随着甲骨文的被發現,“為”字實際上是一隻手牽着大象的樣子。在牛馬被用于農耕之前,古代先民曾馴服大象為人們勞作。河南過去被稱為“豫”,“豫”字從象,可知過去中原河南一帶有象群繁衍。

甲骨文,一隻手牽着大象的形狀。經過馴服,大象為主人服務,承擔如載重等繁重的體力勞動。

金文兩種寫法,沿襲了甲骨文形體,隻是表示手的“又”變成了“爪”。

小篆,沿襲了金文的形體,“爪”移到了上邊。

111、要

大篆出現的時期(篆字識讀37爪為)3

讀音:yāo,於消切。

《說文解字》:身中也,象人要自臼之形。

身軀的中段,像人用兩手叉着腰的樣子。 本義是“腰”。

甲骨文,像一個女子雙手叉腰的樣子,頭部像“日”。

金文,基本沿襲了甲骨文形體,隻是甲骨文上邊的“日”演化為“目”,表示人的頭部。

戰國文字,基本沿襲了甲骨文、金文形體,但上邊“頭部”又演變為類似戰國文字的“母”字,似特指女性。

小篆,字形變化較大,左右兩隻手仍在,但中間的“人”形變得柔媚妖娆,形容女子姿勢的優美。(完)

您好!

感謝觀賞、點贊、關注、轉發!

我是王萬平,古琴、書法職業教師。讀書、彈琴、寫字,略有心得,願與您分享交流。您有任何批評、意見及建議,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讨,共同學習。謝謝!

「篆字識讀」往期圖文:

《篆字識讀35:及、灰、争,手是生存之本,冒險強取均為必要手段》

《篆字識讀34:又、父、史,生存之本,權力欲望,公正也是相對而言 》

《篆字識讀033:失、拜、掇,拜并非雙手合十,掇源自縫制衣服》

《篆字識讀32:捧、攜、承,如果以簡體上推篆形,就有可能犯錯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