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長江上遊主要景觀有哪些

長江上遊主要景觀有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18:59:58

上山文化之定居生活篇

上山之所以能成為村落之始,是因為上山先民已經告别了山林洞穴到更自由、平坦和開闊的山地田野生活,從不斷遷徙步入定居階段的生計模式,從穴居到築層而居,有着重大的文明進步。然而,先民們開始了他們的定居生活,究竟是從哪些方面體現呢?

長江上遊主要景觀有哪些(科普成果長江流域的璀璨文明)1

定居生活(手繪原創)

長江上遊主要景觀有哪些(科普成果長江流域的璀璨文明)2

定居生活(手繪原創)

首先,遺址群分布情況,主要分布于金衢盆地邊緣的山前台地,深入平原中央,四周平坦開闊,在盆地周圍的山脈中有石灰岩溶洞,但都未發掘成同時期的洞穴遺址及随季節性遷居的遺存現象。同時上山遺址面積多達數萬平方米,陶器的總量與類型都極為豐富,并已經接近中晚期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水平,這都是長期定居所伴随的文化現象。

其次,發掘出了初具規模的定居聚落,上山文化的早期,出現了數量較多的柱洞遺迹和帶溝槽基礎的房址。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房址共兩座,一座是溝槽式建築,除東面牆已遭毀壞,其餘三面牆基都保存較為完好,尤其在北牆與西牆的牆基交彙處,還保留一個結構相對清晰的方形柱坑;另一座是平面呈方形的柱列式房屋,基本特征與河姆渡的幹欄式建築相似,整體由三排柱洞構成。此外,同樣發現有規律柱坑遺迹的有義烏小黃山遺址,據研究顯示當時極有可能存在一排長25m以上,以生土為後牆的“半地穴”建築。荷花山遺址和峙山頭遺址也發掘出房屋遺迹,并且上山遺址群作為原始的聚落遺址,已出現有一定規模的村落布局,上山先民們的這種居住模式在當時已基本确立。

上山遺址群中房址及埋藏完整陶器的遺迹多發現于南區,北區則出現了大量灰坑遺迹,此形态所反映出的信息同樣豐富。灰坑以包含物的不同可分為三類:一類是長方形土坑内包含較為完整的生活器物組合,如平底盤、大口盆、陶罐與及磨石和磨盤等,推測出極有可能是先人特意挖成的小型灰坑,用以儲備陶器,其功能或是墓葬,也或是與宗教行為有關,但部分專家依據陶器易碎,磨石、磨盤笨重,不利于攜帶與搬運等原因,推測出當時人們極有可能在暫離居住地時,将生活器物儲藏于事先挖好的窖藏中,以備返回時使用;二類是包含碎散的陶、石器、骨屑和炭屑等,總體器物較少,但也出現埋藏完整種類多樣的陶器土坑遺迹,其形狀不規則,難以判定為墓葬,可能屬于祭祀類的遺迹,也可能在廢棄前用于儲藏糧食;三類是包含物或多或少,沒有規律,極有可能屬于二次堆積的垃圾填埋坑。因此這三種灰坑可能都曾經是儲藏坑,并不存在有意的區分。

長江上遊主要景觀有哪些(科普成果長江流域的璀璨文明)3

家禽馴化(手繪原創)

長江上遊主要景觀有哪些(科普成果長江流域的璀璨文明)4

家禽馴化(手繪原創)

再次,到了上山文化的中晚期,則出現環壕聚落。經過發掘與調查發現具有環壕迹象的包括義烏橋頭遺址和小黃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呈現東、南、北三面為人工環壕,環壕所包圍的中心址面積約3000㎡,環壕深度達2-3m,上寬近10m,西面為自然河流的聚落結構,截面呈口寬底窄形,以環壕的外沿為界限,聚落的南北長度約80m,東西寬度約 50m,有着三面環壕,一面臨河的重要特征,這種環壕遺迹可能也與定居有聯系。

古往今來,人群居址形态與移動性高低息息相關,人們生活範圍縮小、搬遷頻率降低,移動性也随之降低。當上山先人們有計劃的在一處做長期停留時,便會有目的性建造更為堅固、牢不可破、堅不可摧的精緻建築,以供長期使用,因此上山遺址中房屋、儲藏坑及環壕的出現,說明人們在步行範圍内,所能獲取的資源不足以滿足現存生活需求時,便将食物進行儲藏,成為當時生活的基本手段之一,增加了定居生活便利度,極大降低了人們的移動性,加速人的社會化。

長江上遊主要景觀有哪些(科普成果長江流域的璀璨文明)5

采集活動(手繪原創)

長江上遊主要景觀有哪些(科普成果長江流域的璀璨文明)6

采集活動(手繪原創)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是,農業經濟支撐着上山先人定居生活的穩定。遺存資料表明,先民的定居生活除了開展稻作農業,也同時開展畜牧業生産。由于上山遺址群周圍地勢和緩,水資源豐富,所以人們能攜帶石球、木棍及骨器等工具,進入山林和江河,開展狩獵與采集活動,狩獵的主要動物有野豬、牛、鹿和魚蝦等;采摘的食物有種類多樣的堅果與塊莖類植物。然而,當越來越多的人們逐漸向河谷盆地遷徙定居時,人口壓力也随之增大,迫使大家不得不開始學習管理與馴養動植物,如此,當時的食物來源不僅有野生的動植物,而且還有經人馴養的牛、羊、豬、鹿、雞與犬類,以及人工幹預馴化的稻、粟及雜草等糧食作物,這便形成了早期氏族村落。當時,人們對豬的馴化極具典型,馴豬距今約10000年,遺址群中出土有關豬的骨骼就達23件,具體部位包括下颌、胫骨、颞骨、盆骨、距骨、跟骨及少量門齒,但都破損嚴重。通過探測唯一一件較為完好的豬右側下颌,得出下颌長18.91 mm,前葉寬11.15 mm及後葉寬2.05 mm,根據其萌出及牙齒磨蝕情況,推斷該豬的死亡年齡為1.5-2歲之間。

長江上遊主要景觀有哪些(科普成果長江流域的璀璨文明)7

家禽馴化(手繪原創)

長江上遊主要景觀有哪些(科普成果長江流域的璀璨文明)8

家畜馴化(手繪原創)

由此可見,上山形成了居民們分工合作的集體生活效果,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因交流而加速村落組織的發育,是村落運行規則的萌芽,也是契約關系的萌芽,為研究上古時代人類定居生活提供了一個樣本。

上山文化之稻作農業篇

我國有句成語,叫做“民以食為天”,食品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那麼,上山先民們平時都吃些什麼呢?讓人十分好奇。

上山居民最主要的食物是稻米。在上山遺址群中,出土了距今約一萬年的炭化稻米遺存與為數不多的稻穗基盤,以及在碎陶片中發現的稻谷穎殼和燒制土殘塊,逐步确立了先民已經認識稻的食物屬性,并初步掌握稻作技術,開始以稻作為主要生産方式的農耕文明,從不斷遷徙步入定居階段,可是比河姆渡稻作曆史還提早了3000年。

長江上遊主要景觀有哪些(科普成果長江流域的璀璨文明)9

稻作農業(手繪原創)

長江上遊主要景觀有哪些(科普成果長江流域的璀璨文明)10

稻作農業(手繪原創)

上山遺址群所處的長江流域有着以稻作文明為内核的輝煌史前文明,是栽培稻及稻作農業最早出現的地區。先民們從有意識的照看野生稻,再到選育和栽培管理,最後直到馴化及廣泛栽培形成稻作農業,曆經了長達數千年的發展曆史。目前長江流域已見報道的相關最早稻遺存發現有三處遺址,即江西省的萬年縣仙人洞、吊桶環遺址,湖南省的道縣玉蟾岩遺址及浙江省的上山遺址,這三處考古遺址出土的稻遺存距今都超1萬年。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吊桶環遺址的稻遺存是通過植矽體分析方法發現的,植矽體是石化的植物細胞或組織,屬于植物微小遺存;湖南省道縣玉蟾岩遺址的稻遺存是從鈣化闆中發現的,尚未炭化;浙江省上山文化中稻作栽培是迄今考古專家發現最早的源頭,出土形式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從出土的夾炭陶器斷面上發現摻和着完整的稻殼及植物葉莖殘片;第二種是經由浮選得到的稻谷遺存。

如何判定夾炭陶器中摻和着的稻遺存屬于栽培稻還是野生稻呢?鄭雲飛等專家通過對陶片取樣和古稻測量得出:與野生祖本即多年生普通野生稻相比較,這些摻和在夾炭陶器中的稻殼是一種砻糠,即脫粒取米後的碎殼,表明上山居民在制作陶器摻入稻殼的同時帶入少量稻葉及産生出于某種目的大量焚燒稻殼現象,由此判斷先民與稻屬植物的關系較為密切,對稻的整體需求較高。此外,從陶片中的谷殼局部形狀發現,相較于野生稻,部分谷粒的長度略短,寬度也略大,整體存在區别,從而推斷出是經人工選擇的早期栽培稻,即實施了某些耕作、馴化行為,這是反應出上山居民有種植稻能力的重要信息。

長江上遊主要景觀有哪些(科普成果長江流域的璀璨文明)11

稻作農業(手繪原創)

長江上遊主要景觀有哪些(科普成果長江流域的璀璨文明)12

稻作農業(手繪原創)

除此之外,考古專家們通過浮選法在樣土中發現兩粒屬上山時期最早的炭化稻米遺存,僅一粒較為完整,另一粒已經殘破。從較為完整的稻遺存中發現,早期栽培稻的稻米有可能是現代粳稻,也可能是熱帶粳稻的原始栽培稻,形态特征鮮明,如米粒個體增大,厚度增加,長寬比值縮小,粒型趨向短粗和胚芽肥大等。同時,稻殼中所保留的小穗軸也證明上山先民們已經開始栽培稻,小穗軸是稻谷籽粒與小穗兩者的連接部位,在稻谷籽粒上稱作稻谷基盤,一旦分離便為脫粒,因此是否喪失成熟後自然脫粒的功能是區分栽培稻與野生稻關鍵點。更重要的是小穗軸特征不但是辨别馴化稻與野生稻的最佳标準,而且也是區分栽培稻兩個亞種的關鍵指标。從上山遺址出土的摻和料穎殼中,考古專家們不僅發現了有野生稻特點的小穗軸,而且也發現了有栽培稻小穗軸特征的稻殼,進一步證實上山古稻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近似野生稻類型,另一種是近似現代的,處于馴化初級階段的原始栽培粳稻類型,而到上山文化晚期,小穗軸所體現的栽培特征更為确定。通過以上種種推測出,上山居民采取某些耕作行為的最初目标僅是為了提高稻谷産量,而不是為改變其原有生物特性和形态特征,因此離完全馴化水稻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長江上遊主要景觀有哪些(科普成果長江流域的璀璨文明)13

水稻脫粒(手繪原創)

長江上遊主要景觀有哪些(科普成果長江流域的璀璨文明)14

脫粒碾碎(手繪原創)

此外,上山居民已可以使用工具對水稻進行收割與脫粒。從夾炭陶的水稻植矽體中發現了稻葉的植矽體,證明上山先民割穗時也一同收割了稻葉與稻杆。從先人使用的鐮形器和石片石器上的微痕及殘留物發現,人們已能用石器來收割植物,如水稻、蘆葦和莎草等植物,同時也能用石器加工肉類、皮革與竹木。考古學家們還發現,在原始農業階段人們采集野生稻,以敲打為主要方式收獲子粒,幾乎沒有稻葉混入。然而當水稻被有意識的耕作或馴化後,人們則采用割(摘)穗為主要方法進行收獲,劍葉與稻穗一同收割,難免會在脫粒和加工過程中混入稻葉的殘片。雖然這項研究的樣本數量不多,但結果足已證明上山先民們在當時,已有使用石器收割水稻的行為,并對水稻的生長與産出進行了幹預。而且,更展示出先人智慧的是,當時人們已能使用石磨盤和石磨棒這兩種石器工具對稻谷進行碾磨與脫粒,且在碾磨脫粒後,可以對谷物糧食進行簡單的加工,有煮和蒸兩種方法。人們将碾碎的糧糁放入釜或鼎類的炊具中,和水而煮,或将糧糁揉成飯團面餅置入甑、赢中順汽而蒸,粥羹類軟食與飯團面餅,這些便成為上山居民們的主要成品食物。

長江上遊主要景觀有哪些(科普成果長江流域的璀璨文明)15

稻作農業(手繪原創)

長江上遊主要景觀有哪些(科普成果長江流域的璀璨文明)16

稻作農業(手繪原創)

參考文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山文化:發現與記述》,2016;蘭廷成,趙大川:《錢塘江流域新石器時代馴豬研究——上山文化篇》,2019;徐紫瑾,陳勝前:《上山文化居址流動性分析:早期農業形态研究》,2019;趙志軍:《浙江浦江上山遺址浮選出土植物遺存分析》,2016。

浙江省社科聯社科普及課題成果

課題編号:21KPW01M

課題名稱:長江流域的璀璨文明——上山文化

負責人:錢沉

推薦單位: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