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産生各式各樣的垃圾。每天清晨,當你将一包包生活垃圾扔進小區垃圾桶時,可曾想過,他們會經曆些什麼,将會去到哪裡??
1
按照垃圾四分類法,看看上海的各類垃圾都去哪兒了吧!
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是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主要包括廢電池、廢燈管、廢藥品、廢油漆桶等。
他們去哪兒了?
有害垃圾投入到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後,專用的收集車會将有害垃圾運送到暫存點,随後由環衛專用有害垃圾車輛運輸至中轉站進行分揀和存儲,最後進入各類危廢處理企業進行無害化處理。
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環利用的廢棄物。主要包括廢玻璃、廢金屬、廢塑料、廢紙張、廢織物(簡稱:玻、金、塑、紙、衣)以及電子廢棄物和利樂包裝等。
他們去哪兒了?
可回收物通過“直接賣給廢品回收企業”、“投放到設置在居住區公共區域可回收物收集容器中”、“投放到兩網融合服務站點”這三種方式進入廢品回收系統,然後經再生資源回收服務點、站、場收集後,通過市場化渠道運往各類再生資源工廠再生利用,變廢為寶。
濕垃圾
濕垃圾是日常生活産生的容易腐爛的生物質廢棄物。主要包括剩菜剩飯、瓜皮果核、花卉綠植、肉類碎骨、過期食品等。
他們去哪兒了?
這些濕垃圾(投放濕垃圾時記得要去除包裝袋)投放到設置在居住區公共區域“濕垃圾”收集容器中後,由小區物業保潔員短駁至垃圾箱房,再由環衛通過濕垃圾專用收集車輛進行收運至濕垃圾資源化利用廠,實現日産日清。郊區主要通過“就地就近、一鎮一站”的濕垃圾處理設施和分散設備進行資源化處理。
幹垃圾
幹垃圾是除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濕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廢棄物。
他們去哪兒了?
這些幹垃圾投放到設置在居住區公共區域的“幹垃圾”收集容器中後,經分類短駁到垃圾箱房,随後由環衛“幹垃圾”專用車輛運輸,實現定期清運。中心城區經過中轉,集裝運輸到市屬設施(老港、江橋)兩大基地進行焚燒和衛生填埋處理,郊區則依靠區屬設施進行焚燒處理。上海力争2020年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2
看完了上面的内容,相信大家對上海各類垃圾的去向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啦,但難免有些枯燥,對不對?
别着急,綠容君特此奉上
由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制作的
一部關于上海生活垃圾從源頭到末端全流程的紀實片
——《綠色之城》
在片中,
上海那猶如毛細血管般的垃圾處理網絡每天都高速運轉着,生活垃圾被一袋袋、一桶桶地裝進垃圾運輸車,然後被送往碼頭,壓縮進集裝箱,再乘坐專業輪船彙聚到垃圾處理場(老港固廢基地),開始他們專業處置的旅程。
居民将垃圾分類後投進小區内設置的分類垃圾桶
幹濕垃圾分别有不同的垃圾處理流程,需要分開運輸
垃圾中轉站卸料大廳
深夜依然作業的生活垃圾轉運碼頭
行駛在黃浦江上的垃圾集運船
垃圾船最終到達老港固體廢棄物處置基地
垃圾将被進行焚燒或填埋
正在監控垃圾焚燒各個環節的中控室
事實上,這就是上海目前最主要的垃圾處理模式,上海的這座老港固廢基地,承擔着上海市市區約70%的生活垃圾量的處理!
然而,你知道嗎?随着上海城市的迅速發展,老港固廢基地,作為中國最大的生活垃圾處理場,它的處置能力,也遠遠趕不上垃圾的增量!
為破解“垃圾圍城”,為進一步提升本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實效,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于今年4月21日發布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上面提到:到2020年上海将改造完善17000個垃圾廂房,更新全市40600個道路廢物箱标識,建立8000個兩網融合回收網點,建立混裝混運監督舉報平台、改造41個中轉站,增加180隻濕垃圾專用集裝箱,可回收物回收量達到1100噸/日,濕垃圾處理能力将達到7000噸/日,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垃圾分類,人人有責!
讓我們一起做好垃圾分類,
從源頭開始減少垃圾的産生,共建綠色之城!
來源丨綠色上海
微信編輯丨張夏
為你推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