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認識人與環境的關系是我們認識事物、提高人類自身素質的一個重要環節。人與環境的關系在不同的學科中,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而表現為不同的關系。語言學中有詞語和語境的關系;人學中有人與環境的關系;心理學中有心理素質和心理環境的關系。在這些關系中,人對于環境既主動又被動,二者相互作用,由此而推動人自身的發展。
在詩學中,也有一個詩與詩境的關系。同時,詩是人類心靈的創作,所以還有一個心與心境的關系。在這兩種關系上,還有詩境與心境的關系。這種關系在格律詩的創作閱讀中,被作了充分的研究和展示,因而,造成了中國古典格律詩特有的意境美。
詩境,直接地看就是通過文字語言構成的人造的自然之境,這種自然之境是第二自然,是人類對自然選擇的結果,它是心外之境。
心境,是人類心智對自然之境的體驗和内省,不是表現在文字語言表面的。而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内心環境。
詩境和環境是詩中不可缺少的兩個東西。它們互相印證和拱托,從而表達作者所要反映的意境。杜甫《江亭》:“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故林歸未得,排夢強裁詩。”這裡的詩境是水流、雲遲、春晚、物私。水在流動,而作者的心情卻因苦悶而沉寂;雲在飄蕩,而作者的思想安祥而穩重,這是心境。王維《終南别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水窮雲起這一環境,是詩人觀察自然之後,營造的一個特定的自然環境。在這樣一個環境之中,作者的心情是恬淡而閑适的。可見,一首詩的意境就是靠作者的心境和再造的詩境來完成并表現出來的。
詩境來源于心境。心有所思,詩有所言。梅堯臣《東溪》:“野凫眠岸有閑意,老樹着花無醜枝”,是作者有閑意,故讓野鴨子到岸邊去睡覺;是作者的心情好,才會覺得老樹醜枝也是美好的。王禹偁《村行》:“萬壑有聲含晚籁,數峰無語立斜陽”。峰本無語,而因作者無心說話,反倒覺得山峰本應是會說話的。隻因了作者無意說話,也就無語立斜陽了。李清照《春殘》:“春殘何事苦思鄉,病裡梳頭恨最長。”由恨而病,因病更恨。然而,梳理那病中的長發時,那恨顯得更加悠長。病裡長發的詩境,來源于病裡恨長的心境。因此,無論讀詩,還是寫詩,都需有一定的心境。否則,就無法寫出好詩來,好詩也無法去理解。就象讓一個心急火燎地要去看病人的人去讀什麼“水流心不競”,寫什麼“坐看雲起時”,那是絕對做不到的。
心境又是再創于詩境的。一個人的心情如何,固然和所臨之事有關。但是,如果能借助于詩,或讀或寫,就可以再造出個心境來。或者是改變原來的不好的心境,或者是把某一種心境推向更高層次。李清照在《聲聲慢》一詞中用了十四個雙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把作者悲涼愁悶的心情推到了極點,真是“怎一個愁字了得”。辛棄疾卻在真正愁得不得了時,不再言愁了:
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詩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在嘗盡了愁滋味之後,便使人欲哭無淚,欲說還休,已經連說愁的興趣也沒有了。與其強打精神去說那吃盡了欺淩苦頭的愁滋味,倒還不如什麼也不說。可又不得不說點什麼,于是隻好說好涼的秋這樣的淡話了。這裡,他在詩中創造了一個無法言愁,而隻好扯淡話的詩境,而使作者的心情達到了無法再說什麼的境界。杜牧《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夜泊秦淮,歌女唱月,這是一個多麼優雅的環境,然而,這種醉生夢死的歌舞升平的景象,更加引出了作者的憂國之情,亡國之慮,反而使作者的心情更加沉重。
心境與詩境總是緊緊相連的,而心境與詩境合一的最高境界是無我之境。人們在詩歌藝術的創作與欣賞中,總是追求一種心靈上的升華,忘我就是這種升華的最高境界。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孟夫子遠去了,将李白的情思也帶走了,留下來的是長江的水。而當長江的水也漸漸在天際消失了,似乎一切都沒有了。這是一種忘我之境,一種無我無物的空靈之境。陳子昂《登幽州台》: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當古人和今人都不見時,作者想到的是地久天長,宇宙宏荒,歲月悠悠。這時,雖然詩人也怆然淚下,但他不在這幽州台上了,也不在詩中了。他将自己和古人、今人都溶入到那曆史的長河中去了。有的隻是那連綿不息的曆史,隻是那人類永恒的生命力。
我和朋友登上了懸甕山下的留山亭,眼前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而心境則是更加美好的。 詩曰:
意欲留山伴玉泉,小橋流水綠秧天。
心田時有白雲出,新柳疏風聞杜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