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表格是作者花了較大精力進行整理的,裡面對80味香辛料進行了詳細的功能備注:功能包括:香、辛、甜、麻、除異味、祛土腥、和味、回味、調色、潤燥、滋補、防腐、透骨、飄香,相應的建議用量和香料一般性描述。對于香辛料的研究有很大的參考意義,分享給大家。
圖源:千圖網會員授權使用
01、香辛料功能對照表
02、一款香辛料配比公式
香辛料的品類繁多,性能各異。那麼如何正确的使用和配方變成了一個難題。對于我們這類普通廚藝人來說,知識水平的欠缺,也就對香辛料的知識一知半解。往往在使用時,認為香料用得越多越好,越多越神秘。其實不然,因為香辛料存在相似和消殺的作用。用多了就有可能造成發悶、苦澀、怪味、發黑和浪費等。
因此,我們在使用香辛料時要保持一個甯少勿多,增香、合味、去異抑臭,合理搭配的原則。這就要我們應努力學習,去具體了解香料,隻有了解了,才會更好的使用。這才是硬道理。
以下是一個比較完備的香辛料配伍公式,裡面詳細記載了針對牛羊、豬、雞、魚、下貨等食材應采用的香辛料配伍結構。并按照方劑學君臣佐使的框架區分,可以讓香辛料配伍出來的味道更具有層次感,分享給諸位。
圖2 香料配比公式
每1 kg肉類所用香料比例:
甘松:3-5 g;丁香1-2 g;八角5-10 g;小茴10-15 g;
草果1-2個;砂仁3-5 g;山柰5-10 g;靈草3-5 g;排草3-5 g;
白蔻3-5 g;肉蔻2-3個;桂皮5-10 g;荜撥1-3 g;
甘草3-5 g;白芷3-5 g;香茅草1-3 g;草豆寇1-3 g;
木香1-3 g;陳皮1-3 g;良姜5-10 g;香菜籽3-5 g;
川芎3-5 g;香葉1-3 g;百裡香1-3 g;
針對以上公式進行幾點說明:
1、我們以“五香料'為中軸料,也就是基礎料。也就是說先決定這五味香料,再根據我們所制作的食材種類,搭配其它香料進行組合。(大家可以總結一下,其實很多配方都離不開這幾味香料)
2、我們在五香料的基礎上,根據制作的食材種類,選擇“定味料”。定味料稱為君臣料。那麼,你烹饪的何種食材,我就要選幾種适合這種食材的香料進行組合。并且要突出這幾種香料的味道,所以這幾種香料為定味料,用量稍大。(比如,牛、羊、雞、魚等,我們就選擇相應的香料。這是很關鍵的)
3、最後我們再選擇一些綜合味道、增加内香透骨、除異壓腥、調色等香料。
4、一般通過這些組合,除鹵水香料用得多點,其它的也就十幾種香料就能解決問題。
5、根據食材的多少,按比例決定用多少份量。
以上所論,隻是我的粗淺認識。和大師相比,相差十萬八千裡。不對之處可以評論、指教。
來源:食品論壇網友Eric_Sune及網絡信息整理,轉載必須注明此來源。封面圖來源:千圖網會員
提醒:文章僅供參考,如有不當,歡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讀者不應該在缺乏具體的專業建議的情況下,擅自根據文章内容采取行動,因此導緻的損失,本運營方不負責。如文章涉及侵權或不願我平台發布,請聯系處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