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姓氏的演變過程的意義

黃姓氏的演變過程的意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5 14:22:27

黃氏家族其之一

黃姓氏的演變過程的意義(華夏黃姓氏起源)1

黃氏

黃氏出自赢姓。帝舜時代,颛項苗裔伯益是東夷部落首領,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姓赢氏。伯益後裔析為14支,即徐氏、鄭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合稱赢姓14氏。黃氏為其中之一。

出自黃帝第6世孫陸終。周初,陸終的子孫封于黃國(今河南潢川縣西)。至春秋時,黃國被楚國所滅,其後裔以國為姓。

出自少昊金天氏之後。金天氏苗裔台骀,世代為水官之長,颛顼帝封其于汾川。春秋時,台骀的後人曾建立沈、姒、蓐、黃諸國,後被晉國滅掉。子孫仍以國為姓,成為黃姓。

出自黃歇後裔。戰國時期四君子之一的黃歇,官拜楚相,封春申君,初封黃國故地12縣,後改封于吳(今江蘇蘇州一帶)。其後裔發展傳播,至戰國後期,江夏(今湖北武漢一帶)成為黃氏的繁衍中心。

黃姓氏的演變過程的意義(華夏黃姓氏起源)2

曆史上,黃姓形成江夏、安定、房陵、栎陽、上谷等郡望。

西周初期,黃姓傳至第65世有支系遷居河南光州固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會稽太守黃道隆棄官入閩,初居大尖山、小尖山之陽,改遷銅城西郊,後有子孫複歸固始。

三國時,東吳孫權有将軍黃興入閩,定居惠安。嘉慶《惠安縣志)有載:“黃興,吳孫權将也,與妻曹氏,棄官入閩,居邑南之鳳山。”

西晉水嘉二年(308年),中州闆蕩,衣冠八姓人閩,黃姓為其一。晉永嘉太守黃知運之子黃元方,官晉安司法參軍,舉家遷居侯官裡烏石山。黃元方為江夏黃氏

唐大和四年(830年),黃岸裔孫黃域自涵江遷至鞏溪。鞏溪第10代黃府藏于南宋紹熙五年(1194年)移居金墩,為金墩黃氏開基祖。黃府藏第4世孫黃松(字本茂)于南宋鹹淳五年(1269年)移居泉郡,第6世裔于元代至順元年(1330年)先後徙居各地。

黃岸弟黃崖徙居泉郡,派下黃守恭居桐城(刺桐城,即泉州城)西郊,生有5子:經紀、綱、綸、緯,後分居于南安、惠安、诏安,世稱“五安”。黃守恭為紫雲黃氏始祖。

唐垂拱三年(687年),紫雲黃紀攜眷遷居錦田(今惠安縣張坂鎮後邊)。第19世黃良俞析居今惠安縣洛陽鎮曾安村,派下第28世黃華應分支今惠安縣東園鎮内厝村。

唐光啟年間(885一888年),黃霸與其子黃敦、黃鷹随王潮兄弟入閩。至光化元年(898年),黃敦遷居國清梅溪風栖山,其4個兒子分别遷居永素東洋、福州西門、閩清黃石、甯德涵源,再行傳析居閩台各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