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工藝所和污水站人員的通力合作,不停設備,不停生産,我們實現了在線改造氣動閥,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11月2日21時,在完成污水站軟化過濾崗最後一台手動氣動閥“改造手術”後,特種油開發公司工藝研究所副所長範宏岩感到驕傲又欣慰。
一直以來,該公司集輸大隊污水站過濾崗和軟化崗共計32個罐共用一路電源,随着設備老化和生産的不斷深入,逐漸暴露出“一個心髒”的弊端:隻要一處設備短路或斷電,32個罐的生産閥門就會全部關閉,造成管線憋堵、集輸出水堵庫、注汽鍋爐斷水、生産井關停等一系列後果。
為滿足生産需要,同時排除這一隐患,該公司着手開展氣動閥改造攻關,決定對整個過濾和軟化系統進行一次大型“外科手術”——重建氣動閥與總用電的線路改造,将集中供電改為獨立供電,實現一對一地調控。
“不停産完成線路改造,是這次攻關的難點所在。”該公司自動化室主任馬骁介紹。
不停産實施改造,這在遼河油田氣動閥的應用史上還未有過,沒有成功經驗可借鑒。污水站32個過濾軟化罐、近千條線路,更容不得半點馬虎。
為了保證“改造手術”萬無一失,該公司科研人員大膽設想,小心論證,反複推敲,對污水站748條線路逐條測試流程,在摸清就地櫃裡氣動閥線路後,确定了在氣動閥旁增加手動控制開關,實現氣路與電路各自獨立運行,再對總電源增加冗餘電源的改建,既保證氣動閥的正常運行,又完成電源改造的工作方案。
這場“手術”自11月2日9點開始,一方面必須不能影響生産,在極短時間内一氣呵成将32個罐改造全部完成;另一方面必須保證過程安全可控,杜絕因操作失誤可能導緻的管線爆裂等事故。
過程中,該公司科研人員始終以嚴謹的技術方案作為指導,沉着高效組織改建,12小時後,這場手術圓滿完成,标志着因突然失電造成過濾崗生産停運的隐患永久解決。
(作者:孫姣 文 曹錦春 圖 編輯:尚健 責任編輯:姚微)
特種油開發公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