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頂」這個成語來源于佛教中的用語,比喻以智慧灌輸于人,使人徹悟。
那麼,這個「醍醐」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醍醐」是指從牛乳中反複提煉出的精華。在涅槃經中,把它比喻佛性,是五味之一,并将它視為「世間第一上味」。而且它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佛教常用「醍醐」比喻「無上法味」、「佛性」等。
印度酥油,古稱「醍醐」,是從牛乳中反複提煉出的精華,一種液态脂肪。(圖片:維基/Neha Sonal)
「灌頂」,原來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時的儀式:取四海之水裝在寶瓶中,流注新王之頂,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統治權力。
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舍黎,也就是規範師時,行使這儀式。《大日經疏》卷十五說:「以甘露水而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永不斷故。」
後來詩人引用這個典故,寫出了「醍醐灌頂」的句子。
例如顧況的〈行路難〉詩寫到:「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
白居易的〈嗟落發〉詩亦言:「有如醍醐灌,坐受清涼樂。」
明代小說《西遊記》第三十一回說:「那沙僧一聞孫悟空三個字,便好似醍醐灌頂,甘露滋心。」
「醍醐灌頂」,現在用來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适。
例如:
老師的一句話讓我醍醐灌頂,明白了自己這顆利益之心是錯的。
好簡要的一句話,卻如醍醐灌頂一般,我的頭腦開始清明起來,整個思維被打開!
這就是「醍醐灌頂」這個成語的典故及用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