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一個中年職場的尴尬

一個中年職場的尴尬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9 17:41:49

來源 | 格總在人間

一個中年職場的尴尬(什麼才是職場中年人)1

1

職場中年人這個話題,都已經聊爛了。

翻翻網上文章,什麼“我們不招35歲以上的中年人”,什麼“要罵就罵中年人,他們不敢跳槽的”……寫得都很對,事實也是如此。

但是這種文字解決不了問題,什麼問題,中年人職場天花闆的問題。

一般而言,一個人進入職場第10年開始,大概也就是30到35歲左右,開始遇到天花闆,上又上不去,往下又不甘心,真的不要太普遍。

你說中年人不拼嗎,也是很拼,業務熟不熟呢,那必須是很熟的。

即使是收入,很多中年人其實并不貴。

但就是卡在那裡,很無奈,也很無力,有點像在海裡往岸上遊泳,你使勁遊,海岸還是那麼遠,要不遊吧,立刻就掉下去了。

問題出在哪兒?

我踏入職場已經第15個年頭了——真是個讓人傷心的數字——經曆過好幾家公司,身邊的中年人沉沉浮浮,也算是看得多了。

當是有感而發吧,今天這篇,我想跟所有職場上的中年人,談談什麼才是你真正的天花闆。

咱們不煽情、不扯淡,心平氣和把話聊開。

當然了,我是寫來提供建議、解決問題的,不是寫來讓你爽的。

所以你最好先有個思想準備,如果覺得有用,也沒耽誤時間,覺得說得不對,歡迎留言批評。

要是感到被冒犯了,關上文章走人就好。

這個年紀了,親疏随緣你說是不是。

2

第一個天花闆是“傲慢”。

我知道很多人都不服氣,因為傲慢這個詞是很重的,說來讓人受不了。

我沒胡說,确實是傲慢。

大多數人成長最快,都是在剛進職場的時候,為什麼,因為你不成長就得完蛋,一句話,都是逼出來的。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覺得生存才是,而且生存是特級教師。

但人這個東西,真的很賤,學到越多,工作越順手,越沒人逼着往前趕了,就越容易松懈下來。

于是你開始“傲慢”,人一旦變這樣,什麼新思路、新知識、新技能……就統統跟你沒關系了。

但你自己是不自知的,反而優越感還強得很。

大部分人都是如此,人性使然,所以到了職場中年,大家面臨的問題都是類似的。

這種傲慢,還體現在信息的“隻出不進”。

我每次參加聚會,有些人在别人說話時一言不發,有機會就大聊狂聊自己熟悉的事,這一看就是“隻出不進”。

信息“隻出不進”,顯示自己在某個領域很牛很強,而對别的領域不感興趣。

這種人,一般這輩子就這樣了。

第二個天花闆是“勤奮”。

你又不懂了,你覺得自己超勤奮呀,每天從早到晚忙個不停,跟個陀螺樣。

之前我也這麼想的。

我第一份工作離開華為之後,有一次跟一個前同事聊天。

他說發現之前的工作,其實90%都是離開公司以後,沒什麼用的。

隻有10%,是可以沿用到别的公司,甚至别的行業的。那10%不是具體工作,而是:思考。

準确的說,是思考之後的成果,比如看待行業的某個角度,比如快速學習新東西的套路,還有辨人識人、待人接物的細微體感,等等。

我說,我覺得也是。

幹活兒當然重要,但是思考比幹活兒重要100倍。

一個人剛進職場,不得不思考如何幹活兒、如何與人打交道,但是當他越來越熟練,形成思維定勢以後,他就停止思考了。

現在你懂我什麼意思了吧?

你雖然勤奮,但是太忙太累,以至于不再思考。那“勤奮”就是你的天花闆。

3

上面兩個天花闆,你可以突破,因為天花闆其實是你自己。但是第三個天花闆,是“行業”,這與你個人的勤奮無關。

這個不用我多講了,不同行業,掙錢快慢确實不一樣。

那就得說到另一個事:換行業。

很多人在後台問我,想換行業,行不行?我之前文章裡提到過,換行之前應該怎麼發掘自己的核心競争力,今天這裡就不講了。

我這裡重點講另一個事,就是換行業的勇氣。

我本人呆過……數了一下,15年來創業加打工,呆過一共6個行業,其實就是6份工作,涉及通信、金融、能源三個領域,基本上每次跳槽我都在換行。

如果跳槽還在本行業,我覺得成長太小。當然了,這隻是我,不代表你也該這樣。

正好平均2.5年換一個行業,沒這樣的經曆,我拿啥給你們寫職場文呀。

對于跳槽,你問我哪兒來的勇氣,我的答案是:錢。

我第一份工作很忙,對消費興趣也不大,就攢了些錢下來。

所以第一次跳槽時,我簡單算了下,存款夠活兩年了。那還猶豫啥呢?就算新工作不滿意,我總不能兩年都找不到更合适的新工作吧。

有了第一次跳槽,後面就不糾結了。

有一次做盡調,我接觸到二線城市年收入10萬出頭,工作已經10年以上的技術人員。

可能他們覺得,生活得還可以,但在我看來,這種生活抗風險能力還是比較差。

問題在于,以他們的聰明、努力、盡職盡責,完全不輸給金融、互聯網那些年薪好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同齡人。

即使不換金融、互聯網,為什麼不可以試一試别的高收入行業呢?在自己還年輕的時候。

我猜可能是因為“錢沒攢夠”不敢跳,也有可能,是把沉沒成本看得太重。

勇氣這種東西,不是學出來的,是幹出來的。

人生苦短,沒必要那麼糾結。

4

好了,我心平氣和聊完,不知道你看完,還能不能保持心平氣和。

無論你怎麼看待自己的工作、生活,我覺得有兩點還是應該保持。

一個是開放的心态,二是學習的欲望。

前幾天面試了一個41歲的大姐,雖然她比我大不了幾歲,但是我感覺好像跟她差了不止一代。

她總給我一種“堅持再幹個十幾年,然後退休”的印象,而我這樣的人,老覺得機會還有大把,時不時就想蹦跶蹦跶。

現代醫學發展、生活質量提高,2019年我們國家的人口平均壽命已經到了77歲了。

50幾歲退休,遊山玩水二三十年的生活,反正我不敢想象,我也不渴望。

一個人沒有工作,不再創造價值,我覺得就算再有錢,也有種被社會抛棄掉的感覺,說直接點,就是找不到存在感了。

你可能會反對。沒關系,不用互相說服,大家各自開心就好。

最後,無論你打算什麼時候退休,希望文章能對你有所啟發。

一個中年職場的尴尬(什麼才是職場中年人)2

一個中年職場的尴尬(什麼才是職場中年人)3

一個中年職場的尴尬(什麼才是職場中年人)4

一個中年職場的尴尬(什麼才是職場中年人)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