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越喜歡講道理的父母,孩子到了一定年紀,往往就越逆反。
原因很簡單,喜歡講道理的父母往往太重“理”,而忽略了“情”,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出現反抗情緒。
父母最大的底牌,不是知識豐富,不是道理知道地多,而是親子關系,是與孩子在情感上流暢地互動。
深信“以理服人”的父母,總有一天會發現,孩子比父母還會講大道理。
回憶一下,當你請孩子幫忙時,孩子有沒有回過一句你曾經教他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這時候,很多家長就啞口了,隻能用聽話、孝順來壓孩子。
而孝道,歸根到底,也是情感。
父母希望得到孩子的尊重和孝敬,
孩子其實也希望父母能真正在乎自己,而并非冷冰冰的道理。
所謂“情理”,先有“情”,後有“理”,一切好商量,反過來,則容易出問題。
那麼,父母該如何和孩子構建積極、健康的情感鍊接呢?
做到以下三條,親子關系便不會差。
首先,學會示弱
工作時,如果有領導願意給機會,讓你展現自己,你是不是會對這個領導特别有好感,特别親近?
親子關系也一樣,别把什麼都做全了,留點縫隙,讓孩子去發揮。
特别是能幹的父母,更要約束自己。
你做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孩子就隻能用無理取鬧、蠻橫任性來發洩自己的不滿了。
綜藝《媽媽是超人》裡,霍思燕經常因為擰不開瓶蓋等各種事情而“不得不”向兒子嗯哼求助。
雖然事情都很小(畢竟她兒子當時隻有5歲),但在霍思燕的培養下,小小年紀的嗯哼,非但自理能力強、情商高,而且,和媽媽的感情也非常好。
不管幾歲,人都渴望被需要。
示弱會不會被孩子看不起?這是很多家長之所以不願向孩子示弱的擔心所在。
其實示弱不是軟弱,它們最核心的區别在于父母的自信程度。
越不自信,越外強中幹,而越自信,越表現為外柔内剛。
一定要從外部表現裡找痕迹的話,
話少的人比較自信、強大,這些人的示弱有時候隻需要一個表情,或一個眼神就能完成了。
其次,需要克制
蔡康永在《奇葩說》裡說過這麼一個故事:
聚會中,一位太太認識了2個新夥伴,且都相談甚歡。
第二天早上,當這位太太一覺睡醒後,她回憶昨天的聚會:
第一個新朋友已經有點記不清了,
但對第二位卻印象仍很深,而且每每回憶雙方對話情景時,總不自覺的會嘴角上揚,由心裡感到開心。
那麼這第二個人做了什麼,會讓和她交談的人如此愉悅呢?
她隻做了一件事:真誠的傾聽。
人都喜歡以及習慣于表達,卻很少能真正聽别人說話。
所以,如果能克制自己表達的欲望,多聽聽對方表達,就會讓對方感到被重視,被尊重,如此,這段關系自然就很容易變地融洽了。
美國人際關系學大師戴爾·卡耐基曾提出“8020對話法則”,
他認為:一次談話中,應該用80%的時間去傾聽,剩下的20%則用來提醒或啟發對方說下去。
這樣的交流方式,能成功征服人心。
父母要想征服孩子的心,也應該“多聽,少說”。
最後,适度引導
或許有人說,又要示弱,又要克制,那麼幹脆父母全都閉嘴算了。
那也不行!
佛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性學三論》中曾談到:無回應,是黑暗,有人說話,就帶來了光。
前面卡耐基老先生的“8020法則”也說了,要留20%時間回應對方。
更何況,作為父母,還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
那麼父母該怎麼用好這20%呢?
推薦蘇格拉底式對話。
蘇格拉底式對話的方式,簡單說,就是“少說多微笑,隻問不回答”。
不給結論,隻用提問引導孩子表達和思索。
蘇格拉底式提問的經典六連問句式是:
每一個問題提出後,都要讓孩子充分表達,不要輕易評判。
這六個問題折射出的内容,就是事實、動機、能力、環境、執行。
所有的問題都逃不出這幾個角度。
話不用多,但經常這樣問,除了練就孩子出色的邏輯運轉能力,
還能走進孩子的心裡,讓親子關系更加心連心。
《圓桌派》的嘉賓周轶君在談到自己父母時說:
“我覺得我最感激我父母的,就是他們對我所有的事情是兩個字,叫忍着。”
人生在世,克制和忍耐,是主旋律,越成功,越是如此。
事業上,很多人認同這點,并能切實做到,
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卻很少有家長能做到。
鐘南山院士在談到自己父親時,第一句話就是:“我父親是個話很少的人。”
父母隻有話少,才能将真正重要的話印進孩子的心裡。
同時,還能在不失權威感的同時,将親子關系維系地更親密。
少即是多,
很多時候,父母不用長篇累牍地天天給孩子“講道理”,點到即止,信任孩子。
這樣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非但責任感會增強,同時對父母也會敬愛有加。
—END—
作者簡介:
處處有心
兒童發展及教育心理學專業,二級心理咨詢師,上海心理學會會員。
營養師,教師,EAP咨詢師,婚姻家庭治療師,育兒類原創文章獲獎作者。
在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咨詢工作中,有10年以上實戰經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