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電影《八佰》正是火熱全國的時候,周末我想邀請一位朋友一同欣賞,誰知他說:“哎……這周不行啊,我們公司馬上季度會議,我要做PPT”
我說PPT有啥好難的,晚上在搞,誰知他白了我一眼:“做PPT不難,要做好難哦,我都整了快一個禮拜了,周一就就要用,我得再熬兩天”。
結合我自己的親身經曆,身邊朋友還有貼吧網友的痛苦呐喊,我發現原來已經有很多人深受其害。
沒錯,這就是這幾年被吹上天的熱門辦公軟件:PPT。
為什麼是被吹上天?
我百度搜索了下,看到了滿屏的軟文:
從什麼時候開始寫PPT成了升職加薪的必備本領,成了通往财富的星光大道。
我們不否認寫好PPT能給你帶來一定的工作便利,是職場技能加分項;好的PPT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能讓公司形象得以提升。
PPT應用在每一個崗位,作為一個輔助行的工具,掌握并應用他是一個基礎技能,真的有必要都搞的花裡胡哨的麼?
好看有用,可是你要表達的創意、内容、報表、數據、素材都是營銷人員、銷售人員、技術研發人員辛苦拼來的。
如果非要把功勞歸功于會寫PPT,就好比将士們出生入死,被一個會花言巧語紙上談兵的人領了軍功,這誰服氣 ?
不服氣不行啊,現在都這麼認為的,你不寫好PPT就等着收下老闆、上司還有同事鄙夷的眼神吧甚至“失寵”!
所以,為了寫好PPT,人人都把時間花在寫PPT上,熬夜寫,花錢學,絞盡腦汁變花樣。
打個比方,在過去,我們給領導或客戶作報告,往往隻要準備一份簡單的手稿。 但随着PPT的面市,我們開始把它作為重要的工具。
但你發現沒?原本隻要花一小時就能完成的手稿,現在可能要花一天時間來做PPT,更何況現在不光要會寫PPT還得很好, 估計一般人沒個3、5天是搞不定的。
所以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下,PPT到底是解放勞動力還是在消費勞動力。
我們發明的工具,本來是為了提高效率的,但是越往後,卻發現越阻礙效率,這不正和PPT有相同之處麼?
這也叫反生産力,PPT就是反生産力的一種表現。
再舉一個例子。
當初汽車的發明是為了方便出行,可是為了買一輛車你得工作整整一兩年,甚至更久,得花幾個月時間考駕照,還有後期的保養費、油費、保險費、停車費等等。
同時你會發現,你在城市開車的次數越來越少,因為道路越來越堵,車速越來越慢,還不如地鐵公交來的方便快捷。
這麼算下來買一輛車,除了急用、面子等用處,它真的解放勞動力了麼?
由此看來,我們的幸福感,正在被反生産力剝奪。
内卷效應下的無奈那有人說了,我不買車不寫PPT就幸福了麼?
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因為我們身處内卷效應中,
這是一位60世紀人類學家吉爾茨提出的概念
舉例,我們去年熱議的996,很多人反對996,但是隻有薛兆豐老師說了一句大實話:“讓你996的不是你的老闆,而是其他願意996的人”
通俗的說就是:我想多賺一點我加班一小時,你也想賺的比我多一點那也得加班,沒人逼你,隻是大家都在為超過别人而努力,但到頭來,所有人都累到筋疲力竭,但整體利益并沒有提高。
這就是内卷化效用。
再回到PPT,你不做好PPT,一定有人願意花這個時間,花這個精力去做好他,在老闆面獲取眼前一亮的機會。
于是老闆記下了,在某些事情上多給了這個會寫PPT的人一些機會。其他人看到了怎麼辦?當然是争先恐後的努力表現,挖空心思寫PPT咯
人類在進步,科技在發展,越來越多的先進工具在輔助我們,可是我們卻越來越累,越來越忙,越來越感覺不到幸福。
我們的呼籲其實評估一個員工最簡單方法是什麼?一句話:“有他沒他是不是一個樣”這就是簡單思維。
這是LINE創始人森川亮在《簡單思考》裡講到的一種方法。
或許這将是對抗“反生産力”“内卷化”效應的最佳辦法。
如果你是老闆和管理者,幾句話、幾封郵件就搞定的事,就别非要弄個PPT。
如果非要PPT,意思表達清楚了、邏輯清晰了,就夠了!别折騰員工啦,
如果你是員工,我們的建議是,把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聚焦、專注與一件事情上,做到完美。
生活上奉行簡單思考,簡單生活,所謂知足常樂,豈不美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