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報建房地産的主體與土地證關系

報建房地産的主體與土地證關系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8 19:24:44

報建房地産的主體與土地證關系(房地産開發企業獲得土地後)1

房地産開發企業獲得土地之後,相關部門一直以各種理由不予報建,不予辦理報建手續,應當怎麼辦?如何維權?

湖北某房地産開發企業在零幾年就簽訂了土地出讓協議,通過招拍挂的方式獲得了一塊兒房地産開發用地,但是在報建的時候,相關部門就一直以手續不全為由推脫不讓建房。該開發商後來了解到這塊兒土地的總體規劃上已經發生了改變,已經不适宜再進行房地産的開發,導緻一直到今天都無法正常地開發建設。企業主問:如何維權?下一步應當怎麼辦?

該案件所揭示的是典型的行政協議違約。行政協議違約雖然叫違約,但是和民事上的違約是兩碼事兒。民事上的違約隻有一種情況,就是違法。違法在行政協議上的違約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是主觀原因引起的違約,比如說因為領導換屆、因為自己的職能調整、因為相關部門的權限調整等等行政機關内部的一些原因,導緻土地出讓協議無法得到正确履行的或順利履行的,這類的相關部門應當解除協議,并且予以補償或者履行協議。如果能履行的,繼續履行,履行協議進行賠償;如果不能履行的,應當解除并進行賠償。比較常見的是因為公共利益的需要,導緻該協議無法正常履行的,這類常見于規劃調整,比如說不能達到“三通一平”,比如說有個壓線,比如說有道路的規劃等各類的原因,導緻土地不能報建,不能正常建設的都屬于公共利益的原因。

另外,還有一些是因為上訪,比如釘子戶上訪等等,打官司等等這些糾紛,以及原來拆遷戶沒有搬走等等這些原因導緻的土地不能開發建設的,也屬于行政機關的原因。國土部2012年頒布的《閑置土地處置辦法》第八條明确規定,這些都屬于行政機關的原因。對于這類的問題應當如何處理呢?有以下幾個處理方式:

第一,改變規劃,把規劃調整成原來合同約定的樣子。規劃一般是做不到的,很少能做到。

第二,置換土地,賠償損失。

第三,收回土地給予補償和賠償。

無論如何都是相關部門應當主動解決的,最高人民法院也有很多這樣的典型案例,我們手裡這種典型案例更多一些。所以,各位企業主真的遇到了這類情況,相關部門該履行法定職責的時候不履行,一定不要再等、靠、拖,否則隻會讓您的損失加大,一定要主動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一定通過訴訟,也有可能通過非訴來解決。我們很多案件都是通過非訴來解決的。

各位企業主如果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首先要注意四個方面的工作:第一,一定要準确的定性,不要去走民事訴訟,有現實的案子太多了,損失達十幾個億,幾十個億的案子很多,幾乎每個禮拜都會有做錯了,來問我們律師說找了當地律師走的民事訴訟,要求他履約,結果法院說人規劃調整無法履約,屬于不可抗力。所以,把土地出讓金退給你,雖然土地的價值翻了幾十倍,但是不好意思,我把土地出讓金退給你,然後把相關的利息給你。

有的企業主在我們的辦公室坐着大哭,說損失了19個億,就是因為打錯了,後來其實他也知道是打錯了。一定要注意,這類糾紛屬于行政糾紛,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協議審理行政協議若幹問題的規定,規定得非常清楚。自然資源的出讓這類的協議都屬于行政協議,一定要注意啊。行政協議千萬不能打錯,因為行政協議依據的是《行政法》,《行政法》大多是保護行政相對于約束行政機關的,而民事協議依據的是合同法,是雙方平等的保護,不會單獨保護你。如果平等的保護,就意味着咱們受到的保護和相關部門受到的保護是一樣的,但是你們的權利又不對等,尤其在證據的搜集方面,權力的方面,信息的獲取方面,甚至證據的制作方面,行政主體相關部門有天然的優勢,你根本比不過,你憑什麼赢?所以,一定要定性準确。

第二,一定要盡量多的搜集證據,越多越好。第三,盡量多地找到法律依據、政策依據、法規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和典型案例。第四,要制定一個正确的、整體的、全面的維權方案。怎麼告?告誰?告不告?憑什麼告?依據什麼告?為什麼告?一定要弄清楚。這就要求咱們企業主一定要找專業的團隊進行咨詢。

律師也是分專業的,很多律師就隻做刑事訴訟,不做民事和行政,很多律師就隻做民事或者隻做融資,隻做上市類案件等等。楹庭就是主做政企糾紛類包括征收、招商引資合作當中的一些行政協議的糾紛的,包括關停引起的一些糾紛。如果企業主遇到此類的糾紛,要先咨詢專業的律師團隊。律師會根據不同的案件,制定維權方案,因為每個案子都是不一樣的,具體情況還需要具體分析。

本文法律知識并不代表其法律建議,如遇同類問題應當具體分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