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周星馳為什麼離開星女郎

周星馳為什麼離開星女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9 01:58:15

說到當今影壇能夠同時在藝術和商業兩方面自成體系的導演還隻在少數,其中有些導演隻注重票房,而完全忽略藝術追求,這其中以“爛片之王”王晶為代表,另有一部分導演,隻關注藝術,而忽略了影片票房上的表現,這其中以“文藝片之王”王家衛為代表。而另有一部分導演,如杜琪峰、陳凱歌、馮小剛、姜文等人,則遊弋在商業和藝術之間,他們這種創作上的漫無目的性,有時候也會造成一些影片呈現在大銀幕上時不倫不類。而要說在藝術和商業之間,能夠做到遊刃有餘,恰到好處的,還要數張藝謀和周星馳兩位。

然而這兩位導演的職業生涯卻天差地别,其中張藝謀是典型的科班出身,隻是他最初的專業是一名攝影師,而非導演。但是在曆經了幾年的幕後工作後,張藝謀逐漸自我肯定了自己的導演才華,所以在1987年時,張藝謀憑借執導的處女作《紅高粱》一戰成名,而多年後,中國影壇誕生了以鞏俐為标志的“謀女郎”女星合稱。

周星馳為什麼離開星女郎(星女郎和謀女郎)1

就在1988年,張藝謀因為執導的影片《紅高粱》獲得了柏林電影節上的金熊獎,而一躍成為了國内最具代表性的導演時。周星馳也出演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捕風的漢子》,這部影片圓了周星馳多年來的電影夢。然而這隻是他傳奇職業生涯的第一步,在兩年後,周星馳憑借《賭聖》和《賭俠》占據了香港年度票房榜的前兩位,從此周星馳從“星仔”變成了“星爺”。

周星馳為什麼離開星女郎(星女郎和謀女郎)2

如果說張藝謀的電影是從藝術逐漸的商業化,那麼周星馳的電影則是從商業逐漸藝術化。兩位電影大咖的發展方向看似背道而馳,實則是殊途同歸,他們都在追尋着電影行業的至高境界,那便是将藝術和商業進行最有機的融合,在雅俗之間,在電影節評委和普通觀衆之間,在投資人和自我藝術表達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結合點,這樣電影既能夠更大範圍的傳播,又能在傳播時,将影片中要表達的思想内核展現給銀幕前的觀衆。

所以我們看張藝謀和周星馳後期的作品,越來越難以準确清晰的界定商業片還是藝術片。曾經以“無厘頭”為主打特色的周星馳,也拍出了諸如《功夫》、《喜劇之王》、《大話西遊》這樣有内涵的喜劇電影,而張藝謀也拍出了《英雄》、《影》、《山楂樹之戀》這樣在藝術和商業之間,非常均衡的電影作品。

周星馳為什麼離開星女郎(星女郎和謀女郎)3

當年張藝謀執導的影片《紅高粱》除了讓他自己成為國内一線導演外,也捧紅了影片的女主角鞏俐,憑借在《紅高粱》中的優異表現,鞏俐也從一個沒有畢業的大學生,一夜之間成為了華語影壇的巨星。鞏俐的成功,讓人們想起了007系列的“邦女郎”,所以後來張藝謀電影中的女主角們,也被冠以了“謀女郎”的稱号。

至于後來的“星女郎”也有借鑒“謀女郎”的意思,但是和“謀女郎”大部分啟用新人不同,周星馳的“星女郎”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華語影壇的頂級巨星,這其中尤以梅豔芳、鞏俐、張曼玉、鐘麗缇、劉嘉玲為代表。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在最初的時候,周星馳主要以演員的身份出現,而為了加強影片的票房号召力,所以投資人也會為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安排一位絕對的超級巨星。但是在1995年之後,周星馳逐漸掌握了電影的主動權,所以在這段時間裡,陸續因為周星馳的電影走紅了一些剛出道的明星。

周星馳為什麼離開星女郎(星女郎和謀女郎)4

這其中以朱茵、莫文蔚、張柏芝為代表,這其中特别是張柏芝,僅僅憑借主演了周星馳帶有自傳性質的影片《喜劇之王》,便一躍成為了華語一線女明星,當時的張柏芝被譽為香港影壇的新一代“玉女掌門人”。在這之後,周星馳執導的影片,幾乎都是以剛出道的女明星為主角,其中包括後來和周星馳鬧翻的黃聖依,以及出鏡時間并不長的張雨绮。這些不知名的女明星,因為有了“星女郎”稱号的加持,而在娛樂圈中混得風生水起。

和“星女郎”成名後更偏重于娛樂圈不同,“謀女郎”大部分還是立足于電影事業,或者幹脆還有一些“謀女郎”甚至是退出影壇。其中成名的,以鞏俐、章子怡、周冬雨為代表。特别是鞏俐和章子怡,她們幾乎代表了華語一線女明星在電影事業上的最高成就,鞏俐除了主演了張藝謀的代表作《紅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挂》等作品之外,她還主演了陳凱歌的巅峰之作《霸王别姬》,周星馳的轉型之作《唐伯虎點秋香》等諸多經典之作。

周星馳為什麼離開星女郎(星女郎和謀女郎)5

而章子怡更是憑借張藝謀的影片《我的父親母親》出名後,主演了李安的電影《卧虎藏龍》,而後者成為了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華語電影。《卧虎藏龍》成功後,章子怡又主演了張藝謀的《英雄》、《十面埋伏》等。所以章子怡又後來有了“國際章”的稱号,以顯示她在華語影壇的地位。

不過在張藝謀橫跨30多年的職業生涯裡,他除了鞏俐、章子怡、周冬雨之外,還合作過許多形形色色的“謀女郎”,這些女明星又特點各異,除了漂亮外,還有許多謀女郎則以“醜”聞名。較為突出的則是《一個都不能少》裡面的魏敏芝,其實在魏敏芝之前,鞏俐也曾在《秋菊打官司》中“扮醜”。

周星馳為什麼離開星女郎(星女郎和謀女郎)6

不過這些“謀女郎”扮醜并不是真醜,而是導演希望通過他們的裝束,将銀幕上的畫面和人物恢複到一個特點的曆史時期,以寫實的影像風格,發掘出一代人記憶中所蘊含的獨特情感。所以張藝謀影片中女主角的醜并不是真的刻畫醜,而是用“土”來形容則更為貼切。特别是鞏俐憑借着《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一角,還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上的最佳女主角獎,鞏俐因此成為了華語電影曆史上第一位國際影後。而魏敏芝主演的影片《一個都不能少》也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上的最佳影片獎。

所以“謀女郎”的醜,醜出了自信,醜出了自我,是一種自我肯定後的自嘲,是一種自嘲之後的自我肯定。

周星馳為什麼離開星女郎(星女郎和謀女郎)7

相比于“謀女郎”的醜,“星女郎”們也不甘示弱。但是在周星馳的電影中,為了票房的考量,所以這些以醜為特點的“星女郎”隻能擔任配角。但是周星馳的電影卻也因為有了這些有特點的配角,主題變得更加鮮明,思想變得更加豐富。

而且周星馳的電影也有把美女明星變醜的喜好,在《大話西遊》中有把朱茵飾演的紫霞仙子變成豬八戒的橋段,在《唐伯虎點秋香》中,有把鞏俐飾演的秋香變成醜八怪的橋段。并且在同一部影片中,還誕生了“石榴姐”、“如花”這樣以醜為特色的配角“星女郎”。

周星馳為什麼離開星女郎(星女郎和謀女郎)8

相較于以“土”為醜的“謀女郎”而言,“星女郎”的醜則更顯得創意十足,而這些“星女郎”中的醜角,如今已經成為了周星馳影片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苑瓊丹飾演的石榴姐,李健仁飾演的如花,讓周星馳的影片低入塵埃之後,注入了生活中的五味雜陳,唏噓諷刺。在沒心沒肺地大笑裡,這些同命相連,相貌平庸的小人物,更能夠打動我們的情感。

周星馳為什麼離開星女郎(星女郎和謀女郎)9

在2013年周星馳執導的影片《西遊.降魔傳》中飾演“荒野四大美人”之首的張美娥成為了其中的代表,這位當年天收入僅有150元的“星女郎”成為了整部影片的亮點。多年後也許很多人忘記了影片的主角舒淇,甚至是影片的劇情,但是他們依然會記得那個說着“空虛公子”的張美娥。這也許就是周星馳電影最大的魅力,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創造力。

周星馳為什麼離開星女郎(星女郎和謀女郎)10

同樣是比醜,顯然周星馳的“星女郎”更勝一籌,更接地氣,他用醜表達了對市井小人物的悲憫和自嘲,表達了對平凡生活的詠歎和贊美。在周星馳充滿創意,醜到極緻的“星女郎”的演繹中,觀衆們能夠感受到蘊含在生命裡最豐富的味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