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說起小人,人人咬牙切齒,人人得而誅之。
可是,小人也有很多種,并不能一概而論。
《菜根譚》裡說:“待小人不難于嚴,而難于不惡。”
要懂得,小人也是父母的孩子,也是社會的一份子,隻是他們迷失了方向。如果你能夠和他們走近一些,就能夠知道他們的真實情況。
把“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反過來說,就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這樣思考,你就容易理解了。
一般來說,以下四種小人,不要回擊,需要拉一把。
02
第一,被迫加入小人圈的人,要拉他出圈子。
有的小人,本性善良,但是礙于親戚朋友的面子,不得不做一些同流合污的事情。
比方說,在一個家庭裡,父母喜歡做霸道的事情,哥哥姐姐也緊随父母的腳步,唯有弟弟“格格不入”。久而久之,大家都對弟弟有意見,因此弟弟不得不“随大流”。
有道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挖洞。
一個人怎麼能夠不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呢?要擺脫原生家庭,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還需要遇到一個拉他一把的人。
同樣,在盜賊圈、奸詐的商人圈、拉幫結派的霸淩圈,都有好人、老實人、想要脫圈的人。我們不能盲目信任“近墨者黑”的說法,總有一些人,還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03
第二,有悔悟心的小人,要給他改過的機會。
《了凡四訓》裡有這樣一個故事:明朝時,屠勳在刑部當差,常常夜宿囚牢,和囚犯們一起聊天。
經過用心溝通,他發現很多囚犯并沒有滔天大罪,而是受到了冤屈。
他把囚犯的情況,詳細記錄下來,交給了尚書林聰。因此,很多冤屈的人,走出了牢籠。然後,他有建議,每隔五年,就進行一次“核實”行動,糾正官方的錯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有人犯錯了,我們就一直踩着他,孤立他,那麼他就沒有辦法改正了。哪怕他真心悔悟了,也會因為處處受到排擠,産生新的怨恨。
比方說,一些人生有污點的人,要出去找工作,但是他在任何地方,隻是看到了異樣的眼神,并沒有看到一張笑臉。因為沒有謀生的手段,他不得不做一些缺德的事情,維持生計。
如果有悔悟心的人來找工作,你收留了他,情況就逆轉了。你的舉手之勞,會讓他很感動,并且你的身邊,也會多一個好人。
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說過:“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标簽,就會成為标簽所标定的人。”
“标簽效應”告訴我們,一個人被貼上了标簽,就很難撕下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也需要很多的事情去見證。
如果你願意幫助“小人”撕掉标簽,說明你的内心,有了“公正”兩個字,心胸變得寬廣了。如果有一群人願意這樣做,社會就其樂融融了。
打擊一個“想要悔過”的小人,就像一堵高牆,擋住了一縷春風一樣,讓春天遲遲不會到來。我們不必如此這般。
04
第三,故意為難你的“小人”,也許是在考驗你。
在職場上,我們會 遇到這樣的上司:明知某項工作不是你的,但還是安排你去做;知道你能力不夠,但是還是要把重任交給你;下班了,還要打電話給你。
你憤憤不平地做完工作,忽然發現,自己進步了。雖然你做工作的時候,有怨氣,但是你為了保住飯碗,硬是逼着自己做完了。
當你很優秀的時候,上司會提拔你。
終于明白,上司為難你,其實是在考驗你,給你更多表現的機會。
人的潛力是無限的,是需要激發的。如果你一直很安逸,做很簡單的事情,你就不會進步。必須一次次挑戰自己。
做生意的人,會遇到刁鑽的客人,但是你不要憤怒。這時候,你能夠積累“生意經”。
我們的“對立面”,看起來是小人,其實是渡你的人。隻是你沒有換位思考,沒有深入分析。隻要你接受了考驗,小人也是可以握手的人。
05
第四,胸懷大志,又誤入歧途的小人,幫他一把,就是“冷廟燒香”。
明朝思想家袁了凡講了這樣一件事:在嘉善,有一個姓支的人,在牢房當差。當他得知有個犯人受到了冤屈,就主動搭救。
犯人出獄後,把女兒嫁給支家。支家因此有了兒子——支立。支立長大後,官至翰林院孔目。
别以為,有志之士都高高在上,他們很多時候,也是在泥地裡爬行的。
有句話說得好,智者人擡人,愚者人踩人。
如果沒有特别的情況,我們不需要踩踏任何人。伸出溫暖的手, 你就能抓到溫暖的手,如果不是這樣,你的手裡就什麼都沒有。
平時,我們把一株病恹恹的花,扶起來,過一陣子,就會發現“生機勃勃”的花,給你帶來“美感”。
我們常常說,要去冷廟燒香。可是你遇到有志氣的“困難人”,都不理不睬,又怎麼能做到呢?平時幫人,有用時,人助。
06
古人說:“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面對小人,我們要明察秋毫,不要戴着有色眼鏡看人。隻有那些不知悔改、十惡不赦的小人,才是我們要打壓的對象。
抱着公正公平、治病救人的想法,堅持幫助那些還能變好的小人,你就是做了善事。
做人,要常常這樣:别人潑過來的冷水,你焐熱了,送給他。
社會真的不是那麼糟糕,隻要你學會愛,就能感動别人,溫暖自己。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