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在《紅樓夢》裡是很重要的人物,她三進賈府,穿起諸多重要的情節,故事剛開始的第六回,以劉姥姥之眼初步“浏覽”了這個大家族的潑天富貴;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四十二回,二進賈府的劉姥姥和賈府中上上下下幾乎所有有頭臉的人都打了照面;學者們籠統地把後四十回當中涉及到劉姥姥與賈府來往的情節統稱為“三進賈府”,其中也涉及到救巧姐等重要問題。
曆來的評點家們對劉姥姥的評價也很高,如魯迅稱其為“古今第一奇女子”,季羨林認為其為“紅樓夢中最聰明的人”。在最近由人文社舉辦的“小人物的大視野——劉姥姥進大觀園詳解”中,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曹立波與讀者們進行了分享。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劉姥姥:明确的結構作用與陌生化的叙述視角
《紅樓夢》的故事基本從第六回開始展開,這一回開始寫及賈府上下衆多人物事件,而穿起叙述的則是“千裡之外,芥荳之微”的劉姥姥。
曹立波認為,劉姥姥一出場就表現出她與一般的農村老太太的不同之處,她女兒家中很艱難,女婿隻是唉聲歎氣的,劉姥姥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所以她要到賈府去碰一碰。她說“如果果然有些好處大家都有益了,便是沒有銀子來,我也到那公府侯門見一見世面,也不枉我一生了”。所以劉姥姥非常果敢且不保守。“隻要賈府發一點好心,拔一根汗毛,比咱們的腰還壯。”這樣的話也經常被人們轉述、傳頌。所以她抱着試一試的信心,于是帶着闆兒走進了榮國府。
曹雪芹一方面在寫這樣一個小人物,更多的還是在小說當中她起到綱領性的作用,“他的設想是很清晰的,劉姥姥有很明确的結構上的作用。”
劉姥姥來到賈府裡,無論是一進還是二進賈府,都充斥着很多的錯覺,主要就是因為她這樣一個陌生化的叙事視角。她初進賈府的時候産生的錯覺是先認錯人,當她看到珠光寶氣的平兒的時候,她先想到有可能這就是王熙鳳吧,還比如她對自鳴鐘的一些錯覺。曹立波認為這種看似一筆帶過的情節可以反映曆史真實:“劉姥姥對西洋物件比如自鳴鐘、西洋穿衣鏡的錯認,提醒我們《紅樓夢》寫作時,工業化的物品已經走進賈府,但是在民間大家還非常陌生。”
我們順着自鳴鐘的線索,還可以注意到随着自鳴鐘報時,王熙鳳準點出場。作為賈府的女管家,她還是很敬業、很守時的,協理甯國府的時候,她經常及時過去點卯,所以王熙鳳從這一點來講很敬業,見到劉姥姥的時候也是一下子處理了好幾件事情,也沒有忘記打點劉姥姥提出的事情。所以在這個情節當中,清代的一位評點家姚燮寫過這樣一段話,他說“寫排場處,妙在筆筆從劉姥姥心意耳目中寫出。”
《榮國府的經濟賬》
劉姥姥一進大觀園的結果就是,因為周瑞家的幫襯,她得以見到王熙鳳,得到了二十兩銀子。《榮國府的經濟賬》裡詳細算過,二十兩銀子,足夠一個莊稼戶一家五口生活一年。但是在螃蟹宴當中,一桌就差不多是二十兩銀子,所以從劉姥姥眼中也能感受到賈府的奢華。
二進榮國府:以劉姥姥之眼,照見各人性格命運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是寫作的重點,第四十回左右的時候,劉姥姥、賈母一行人來遊園的時候大緻到了幾個比較重要的地方:先到的潇湘館,然後是秋爽齋,再接下來他們乘船一路向北又看了蘅蕪苑,到吃飯的時候賈母看好了藕香榭,她借着水音兒聽着曲兒,一方面是精神食糧,一方面是物質食糧,從中也可見賈母是一個很會享受的老太太。在藕香榭這一帶,酒足飯飽之後去栊翠庵,到了栊翠庵院子裡賈母說,我們剛吃了酒肉,你那裡面供着菩薩,拿點茶水就可以了。妙玉就奉上茶來了。
妙玉奉茶的一段充分體現了妙玉及寶玉的性格。如劉姥姥用過的很珍貴的杯子,有潔癖又自視甚高的妙玉斷然決定要扔掉,寶玉卻說:“那茶杯雖然髒了,白撂了豈不可惜?依我說,不如就給那貧婆子罷,他賣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在劉姥姥要離開送行的時候,寶玉送的這個茶杯也随劉姥姥帶走了。
在李纨的稻香村,李纨雖然一直給人清心寡欲的印象,但她是一個非常愛花的女子,劉姥姥來的秋天,她采撷了各色的菊花拿來給賈母戴,賈母就選了一個大紅的戴在自己頭上。剩下“各色的折枝菊花”,王熙鳳和鴛鴦等人就給劉姥姥橫三豎四的插了一頭,劉姥姥自己非常識趣,她說“我雖老了,年輕時也風流,愛個花兒粉兒的,今兒老風流才好。”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劉姥姥的一生,雖然很貧苦,但是她的内心似乎比李纨要豐富得多,李纨似乎隻有摘花的份,隻有賞花兒的份,但是這個花兒跟自己卻沒有緣分。還有一處互文的細節就是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宮花,有的版本記載周瑞家的就從李纨的窗下繞着走了。也有的版本安排李纨在睡中覺:“穿夾道從李纨後窗下過,隔着玻璃窗戶,見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覺呢,遂越過西花牆,出西角門進入鳳姐院中。”反正都是故意讓花繞過了李纨,這也是以花照見李纨的命運。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當然,作為線索的劉姥姥也非常有趣,比如酒宴上行酒令的環節,鴛鴦三宣牙牌令,劉姥姥的酒令也是赢得一片掌聲。第一個是鴛鴦說“左邊四四是個人”,劉姥姥說“是個莊稼人”。接下來鴛鴦又說,“中間三四綠配紅”,上三下四,上綠下紅。劉姥姥說“大火燒了毛毛蟲”,這個“三”像毛毛蟲,下面的四點像大火。接下來鴛鴦又說“幺四真好看”,劉姥姥說“一個蘿蔔一頭蒜”。劉姥姥雖然沒有多少文墨,但是她還是一個智商、情商都很高的老人。
“母蝗蟲”是林黛玉對劉姥姥的形容,關于這件事,針對林黛玉還曾經有不少微詞。《紅樓夢》的擅長之處往往是一筆寫出不同的色彩來。關于劉姥姥的問題,大觀園滿園的人,肯定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來評價她的,當然林黛玉的戲谑,小說卻以誇贊林黛玉的伶牙俐齒來切入,潇湘子雅谑補餘音,把“戲谑”說成“雅谑”。但是我們看黛玉的這句“母蝗蟲”,卻得到了寶钗的贊揚——寶钗笑道:“世上的話,到了鳳丫頭嘴裡也就盡了。幸而鳳丫頭不認得字,不大通,不過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兒這促狹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話,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這‘母蝗蟲’三字,把昨兒那些形景都現出來了。虧他想的倒也快。”
“三進”大觀園:劉姥姥與巧姐的命運
曹立波也關注到劉姥姥與巧姐的關系的問題,有人常常問王熙鳳和賈琏到底有幾個女兒?第二十七回會發現,“鳳姐等并巧姐,大姐”,鳳姐兩個女兒都來了,第二十九回清虛觀打醮,這時候大姐和小姐的年齡層分出來了,那就是“奶子抱着大姐兒帶着巧姐兒另在一車”,這時候大姐還沒有名字,巧姐是有名字的。
《紅樓十二钗評傳》
“我想小說有一個不斷的精煉化的過程,所以開始是設置王熙鳳兩個女兒,後來發現可能是金陵十二钗名額有限,賈府草字輩的女子隻能放一個,于是就給了賈巧姐,王熙鳳身上抱着的這個孩子,劉姥姥給她取名為巧姐,從此在四十二回之前的那個賈巧姐就不存在了,隻有王熙鳳抱着的這個女兒,取名為巧姐,所以合二為一了。”曹立波說。
劉姥姥從尊重她自己恩人的角度而言,不會讓自己家的闆兒跟巧姐聯姻,劉姥姥一定要給巧姐找到一個她認為更适合的大戶人家,與其貴族千金身份“門當戶對”,應該過比她家更好的日子,所以給她找了一個周姓财主家,而且那個孩子還是知書達禮的,這是後四十回當中劉姥姥這樣一位鄉下老太太能做到的,在當時她認為相對盡善盡美的一件事。雖然小說前面也有關于闆兒、巧姐相關的伏筆,但是我們目前沒有更充分的資料來證明巧姐的另類結局,我們隻能就着眼下的這四十回,因為它畢竟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就已經刊行的文字,經過兩百多年的經典化的過程,目前我們針對這一百二十回的文本,進行整本書閱讀。巧姐的判詞是這樣寫的:“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巧姐雖然是《紅樓夢》當中一個很小的女孩,但是她這個判詞卻把她家族的興衰,把世态炎涼都寫進去了。王熙鳳是小說當中很複雜的一個人物,大家經常說 “恨鳳姐,罵鳳姐,不見鳳姐想鳳姐。”她手裡真的也有幾條人命,從張金哥的孔雀東南飛,到賈瑞,到尤二姐,但是她也做了好事,就是善待劉姥姥。
劉姥姥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紅樓夢》裡面也寫了諸多的忘恩負義,同時也寫了劉姥姥的知恩圖報。她在秋收的時候,将“頭一起摘下來的,并沒敢賣呢,留的尖兒”,也就是把最新鮮的瓜果、蔬菜,孝敬姑奶奶姑娘們嘗嘗,感謝賈家的關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