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最難得的是好言好語,替孩子驅走害怕和恐懼,給孩子帶來動力和能量。
——薩姐
作者:春雨布谷
周末去朋友家吃飯,正好碰上她在“教育”孩子:
“朵朵!趕緊把東西收拾幹淨,整天就知道搗亂!
“朵朵!過來吃飯,别磨磨蹭蹭的!
“朵朵!你愣着幹什麼,趕緊去練琴!”
朋友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夾槍帶棒,十足的命令口吻,仿佛在噴射火藥味濃烈的炮彈。
“哦,知道了。”孩子眼睛低垂,神色落寞地應和道,然後趕緊照着媽媽的吩咐去做。
原來挺活潑好動的一個小女孩,現在看起來憂郁又沉悶。
其實我特别了解這個朋友,她非常愛孩子,既不焦慮也不雞娃,還耗費了大量時間陪伴孩子。
但就是與孩子的溝通方式上,總是有點“沖”。
教育家威廉·坦普爾說過:“在所有因素中,對孩子的教育影響最大的,是家裡的談話。”
如果父母不注意說話方式,語氣強硬,勢必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性格發展。
01
父母的“暴力溝通”,是一份帶刺的愛
在綜藝節目《放學後》中,也有一個愛數落孩子的嚴厲媽媽。
媽媽上班前給兒子布置了作業,但她剛一出門,兒子就忍不住“逃”出書房,到客廳裡玩玩具,吃東西。
媽媽回家後,發現兒子沒完成作業,氣得立馬“黑臉”,并不停地質問他,為什麼沒有好好學習。
晚飯後練鋼琴時,媽媽也是全程嚴肅臉,兒子小心翼翼地摸着琴鍵,一臉驚恐。
彈到不對的地方,媽媽還會用高出好幾個分貝的聲音吼他:
“給我過來站着!
“你能不能不彈錯?能不能彈好?
“你給我看好譜子,行嘛?”
練完琴後,爸爸陪兒子寫毛筆字,但是兒子不小心把墨汁弄到了臉上。
媽媽這時候又開啟“噴火”模式,不停地批評兒子:
“你幹啥呢?你給我解釋解釋,你這墨怎麼弄的?你給我洗幹淨去!”
這幾個生活片段裡,全是媽媽用命令、挑剔、斥責、質疑、反問、不耐煩的語氣,對兒子進行“暴力溝通”。
她把兒子當成了一個攻擊對象,用各種包含着負面情緒的語言,對其進行心理打壓。
而事實上,她的出發點是好的,希望兒子未來能練就一身本領,養成良好的習慣。
可是經過語言這道傳送門後,愛子之心變成了一份帶刺的禮物。
在《可複制的溝通力》一書中,樊登老師指出了幾種常見的“暴力溝通”,其中就提到,忽視對方的感受,和用威脅的口氣說話,都屬于暴力溝通。
即便父母再疼愛孩子,如果溝通方式中夾雜着這些暴力成分,都會給孩子的内心,留下不可磨滅的傷害。
02
父母的嚴厲,醞釀出自卑的種子
如果持續接受父母的“暴力溝通”,孩子會産生什麼變化呢?
知乎上許多網友給出的答案,竟然出奇的相似。
一位網友說,5歲那年,媽媽教她認識時間,她面前擺放着一台鬧鐘,旁邊坐着的媽媽,會用很兇的語氣警示她:“看你能不能說對!”
媽媽的嚴厲,讓她至今非常害怕。在這種環境下,她長成了一個看起來很乖很聽話的孩子。
然而内心深處,她卻異常多疑、敏感、自卑、膽小,雖然她知道自己有優點,卻仍不受控制的跟自己過不去。
還有一位網友也有類似的經曆。
他從小被冠以“别人家的孩子”的名号,本科名校,出國留學,現在就職于一家世界500強企業。
光鮮亮麗的履曆下,卻是一顆孤獨、弱小、卑微的内心。
他非常不自信,對自己評價很低,還有嚴重的拖延症,難以接受來自他人的負面評價。
而之所以被這些心理問題困擾多年,都是源于父母過于嚴厲的批評和評價。
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把自卑分為原生自卑和次生自卑。
所謂原生自卑,都是源于不恰當的家庭教育,比如父母長期的情感忽視、否定打擊等原因造成。
如果父母習慣于把孩子置于一個被評判的境地,用嚴厲的語言不停地給出負面評價,就是在不斷地告訴孩子一個事實:
“你不夠好,你不值得我愛。”
這個可怕的聲音持續地回響在孩子耳邊,會讓他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自己的價值、懷疑自己的存在。
他從父母的态度中,收集到的信息是“我很差”,這種觀念植入内心深處,就結成了自卑的種子。
正如日劇《3年A班》中的那句台詞:
“語言有時候就像兇器,和刀子無法比,卻更銳利、更深的插入你的心裡。”
03
低聲教育,才是最佳的溝通方式
關于溝通,美國社會語言學家Albert Mehrabian 提出過一個理論——“55387法則”:
它指的是,在決定溝通效果的因素中,55%來自于視覺,38%來自于聽覺,隻有7%來自于内容。
在日常的親子溝通中,比起談話的内容,父母說話的語氣和表情,會更大程度上影響溝通效果。
高聲教育,隻會增加孩子的恐慌。
低聲教育,才能搭建親子溝通的橋梁。
作家劉墉在書中講過一個故事,印證了低聲教育的有效性。
他的一位朋友,中年待業,脾氣很差,經常跟兒子沖突。
有一天早上,他沒睡好,起床後還是給兒子準備了早餐,并打了一杯果汁。
校車來到家門口,兒子姗姗來遲,剛剛從卧室沖出來。他沒有接爸爸遞過來的果汁,而是匆忙穿鞋準備出門。
那天爸爸因為睡眠不足很疲憊,也沒有力氣訓斥孩子。
結果沒想到,已經沖出家門的兒子轉身回來,拿起果汁一飲而盡。
爸爸非常不解,晚上問兒子,卻得到了這樣的回答:
“因為你沒像平時一樣罵我。我知道你辛苦準備的,不喝對不起你!”
所以你看,并不是非要用壓制性的語氣去對孩子發号施令,才能達到教育效果。
孩子們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是父母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權威,用尊重、平等和理解的态度,去跟他們對話。
這種方式,會讓他們感到更多的安全感,更受家庭的尊重和情感關注。
而一個獲得足夠尊重和關愛的孩子,才能内心有底氣,性格積極開朗,自信陽光。
04
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教育無小事,事事皆育人。”
深以為然。
那些父母習以為常的眼神、動作、話語,看似問題不大,卻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教育影響力。
強勢、嚴厲、苛責,永遠都不是教育,教育的底色,應該是溫暖,平和,長久的。
好好跟孩子說話,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共情孩子内心的溫度,這些都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
當父母成為一個溫暖寬厚的園丁,孩子才會在安全感的萦繞下,長成一棵棵挺拔健壯的參天大樹。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