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小龍魚撞掉好多鱗片

小龍魚撞掉好多鱗片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7 04:26:33

海邊,成為大部分夏日避暑的首選

盡管近段時間天氣

反複無常

但依然阻擋不了小夥伴們到海邊

遊玩的腳步

小龍魚撞掉好多鱗片(看到這種魚立刻逃跑)1

不過,遊玩時千萬不要

忽視海灘中潛藏的危險

一個不小心

也會變成一件危險的事

近幾日,近幾日,雖天氣陰沉、偶有小雨

惠州各大濱海旅遊景區

仍有不少遊客踏浪、遊水嬉戲

小龍魚撞掉好多鱗片(看到這種魚立刻逃跑)2

不過有遊客反映

他們在遊玩時

突然感到腳或手後疼痛難忍

據統計,

8月25日、26日兩天,

共有60多名被不明生物刺傷的遊客

到志願服務站求助。

小龍魚撞掉好多鱗片(看到這種魚立刻逃跑)3

志願者表示,最近這段時間海水比較渾濁,一些深海魚都遊了過來,藏在泥沙裡,遊客一踩到它就會被蜇到。

志願者一開始是替遊客消毒,不過,後來發現并沒有用!

小龍魚撞掉好多鱗片(看到這種魚立刻逃跑)4

事發後,黃金海岸臨時管理處貼出《警告》,告誡遊客為避免發生意外不要下海。

小龍魚撞掉好多鱗片(看到這種魚立刻逃跑)5

但遊客們興緻不減,依然下海玩水,志願者隻能耐心勸導遊客上岸。

究竟刺傷遊客的海洋生物

到底是什麼?

記者将志願者提供的照片

發給大亞灣區海洋與漁業局

小龍魚撞掉好多鱗片(看到這種魚立刻逃跑)6

海鲶魚△

據工作人員分析

刺傷遊客的魚或是有毒的

↓↓

“老虎仔”和“海鲶魚”

老虎仔是“毒鮋”屬類的魚

多栖息在礁石和珊瑚中

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

小龍魚撞掉好多鱗片(看到這種魚立刻逃跑)7

老虎仔△

這幾天恰逢農曆十五,這幾天海水大退潮,礁石暴露,老虎仔藏身礁石,遊客抓魚蝦時容易被刺傷。(被刺後會感到劇痛,嚴重者甚至會休克、緻命)

上周末,惠亞醫院急診科

就接診了十幾例被海洋生物

刺傷的病例

當時,患者經治療

症狀緩解後便離院

那麼,被海裡不明生物刺傷後

我們應該怎樣做?

1

盡量保持靜止不動

2

手腳擡高過心髒

保持血液通暢

3

如疼痛劇烈

可以在傷口處進行冰敷

但不可對傷口處進行擠壓

小龍魚撞掉好多鱗片(看到這種魚立刻逃跑)8

如果擠壓,炎症反應會擴散更快,并恐導緻異物斷裂在傷口裡或往深部組織陷入,加大醫生處理難度。

新聞鍊接

2小時40人送醫!去海邊玩看到它馬上跑

今年8月6日,大連市皮膚病醫院接診了一位30多歲男子。他因在大黑石海域遊泳而不小心被海蜇蟄傷。

當時,他的雙腿均有條索狀排列的紅斑丘疹,如鞭打樣,左腿特别明顯,瘙癢難忍。

小龍魚撞掉好多鱗片(看到這種魚立刻逃跑)9

副主任醫師李明鑫表示,這是典型的被海蜇蜇傷後的海蜇皮炎反應,随即對這名患者進行了抗過敏止癢等對症治療。

而就在不久前,8月4日傍晚,短短兩小時,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皮膚科接診了40餘名被海蜇蟄傷患者。

海蜇毒比河豚毒450倍!

衆所周知,吃河豚肉會中毒導緻身亡,而海蜇毒比河豚毒還厲害!有研究表明,海蜇毒素的毒性是海蛇毒素250倍、河豚毒素450倍。

海黃蜂水母,刺絲囊可分泌類眼鏡蛇毒,對人類危害最大,蜇傷後5分鐘即可緻人死亡。

小龍魚撞掉好多鱗片(看到這種魚立刻逃跑)10

網絡配圖

專家解讀

海蜇蜇傷後的皮膚症狀

被蜇部位通常會感到刺痛、灼痛

大連市皮膚病醫院變态反應科副主任醫師李喬介紹:

海蜇的毒液經它的刺胞注入人體後,可引起皮膚過敏、中毒甚至死亡。

每個人蜇傷的輕重程度各有不同,這與海蜇種類、蟄傷方式、面積、時間、現場處理情況、就診早晚及個人自身體質的敏感程度均有密切關系。

被蜇的部位通常會立刻感覺刺痛、灼痛,持續數分鐘甚至數十分鐘,被蜇後最快可在半分鐘内便在蜇傷處會出現線狀排列的紅斑、丘疹或風團狀等皮膚症狀随着時間推移症狀可能會消退或加重,嚴重者會出現水疱、滲出等皮膚症狀。

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出現遲發性過敏反應,有的人被海蜇蜇傷後3-5日甚至更長時間後才出現皮膚過敏症狀,有的則是剛被海蜇蟄過後皮膚便出現過敏症狀,但經治療好轉後數日,皮膚同樣位置又再次出現同樣過敏症狀。

這種遲發性過敏反應病例在門診中也經常會遇到,不容忽視。

小龍魚撞掉好多鱗片(看到這種魚立刻逃跑)11

網絡配圖

被蜇傷後千萬别用淡水沖傷口

海蜇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但海蜇的觸須碰到人就會纏繞人體,釋放毒素,且漂浮在海中的死海蜇,也可能蜇人。

如果發現海蜇千萬不可碰觸,更不能捕撈。

當在海邊趕海或遊泳時,若感覺皮膚有不明原因的刺痛和瘙癢感時,要警惕是不是自己已經遭遇海蜇襲擊,應立即停止玩耍,立刻觀察自己的皮膚是不是出現條狀或片狀紅疹等症狀。

若發現已出現過敏等症狀時,一定不要用淡水沖洗傷口,這樣會促使留在皮膚上的海蜇觸手繼續釋放毒液。

可以用毛巾、衣服、泥沙擦去粘附在皮膚上的觸手或毒液,不能直接用手擦拭,可以用海水沖洗。

如果有條件可以用小蘇打或明礬水冷敷患處,這樣可以清除殘留在皮膚上尚未放射出毒液的刺胞,可明顯減輕蟄傷症狀。

進行緊急處理後,一定要細心觀察,若出現惡心、嘔吐、胸悶等症狀,要第一時間就近到綜合性醫院急診科就醫,進行急救和治療,以緩解過敏或中毒症狀,謹防緻命危險的發生。

千萬不要亂塗藥膏,亂用偏方,以免病情加重。

被蜇傷後的一段時間内,都要密切關注皮膚變化,一旦再次發生遲發性過敏反應,需要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動動手指擴散,

避免更多人受傷!

來源:廣東公共DV現場(GDGGDVXC)、半島晨報、廣州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