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經曆了什麼才會開悟

人經曆了什麼才會開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7 07:35:32

作者:黎荔

人經曆了什麼才會開悟(覺解與意義人生四境界)1

哲學的任務是什麼?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它的任務不是增加關于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馮友蘭,上個世紀國學研究的一代宗師,賦予西方理念“人是理性的動物”以中國化的表達方式,由此提出了具有深厚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的人生四境界說:

第一層是自然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其行為是“順習”的。習,習俗,習慣,規則。“順習”的表現就是照章行事,按人的天性行事。自然境界的人“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古詩中”鑿井而飲,耕田而食,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識天工,安知帝力”幾句最能代表自然境界中的人的心理狀态。自然境界中的人渾渾噩噩地混日子,以近乎本能的狀态行動着,他們“少知寡欲,不著不察”,生活純樸自然,常常得到道家的贊美。其實,自然境界的人,并無覺解,或不甚覺解,他所做的事,對于他沒有意義,或很少意義,自然境界的人是自然的必然性的奴隸,與道家已經認識到了這種必然性而去順應它,完全不同。因此,照人之所以為人的标準說,自然境界不是人所應該有的。要追求理想的人格,就不能停留在混沌自然之鄉。

人經曆了什麼才會開悟(覺解與意義人生四境界)2

第二層是功利境界:在此種境界的人,其行為是“為利”的,做事完全出于利己的動機。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為都有确切的目的,他們的目的即利。一個人增加他的财産,其行為是利,一個人增進他的名譽,其行為也是利。“求名于朝,求利于市”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就社會現實說,絕大多數人都處于功利境界之中,功利境界是常人的境界。功利境界的人的人生目的是為己或為我,最終目的隻有一個“取”字。但是,為實現這一目的,有時必須用“予”這種手段。

第三層是道德境界: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為是“行義”的。這種境界的人,心目中有社會整體,覺解到道德的意義,自覺地為社會的利益做事,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正其義,不謀利,是賢人。但這并不意味着道德行為必然是與利相沖突的。道德行為在其實現的過程中,也可能帶來某種利,甚至給行義者個人帶來某種利。但行義的人在主觀上絕不是謀利的。道德行為必須以道德自覺為前提,沒有思想上的自覺,是不能稱道德的。道德境界中的人,對于人之性已有覺解。

人經曆了什麼才會開悟(覺解與意義人生四境界)3

第四層是天地境界:在此種境界中的人,其行為是“事天”的。了解社會的全之外,還有宇宙的全。天地境界的人,心目中有宇宙這個更大的整體,覺解到宇宙的利益,自覺地為宇宙的利益做事,這樣,他就與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價值,謂之聖人,達到了人作為人的最高成就。天地境界的人不僅能盡人倫人職,而且能盡天倫天職,即能事天、樂天。也就是說,隻有天地境界的人,才深悟人之所以為人之理,盡人之性。道德境界中的人,是以人性的自覺行人道;而天地境界中的人,是以天理的自覺行天道。宗教可以使人得到一種近似于天地境界的境界,但實質上并不是天地境界。因為,宗教隻求人之信仰,不叫人洞察,沒有洞察便是無明,無明便是無覺解,無覺解便不可能有天地境界。

馮友蘭認為,哲學的任務就是教人超越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而達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前兩者是人生來就有的,而後兩者是人經過培養才能達到的,自然境界,幾乎不需要覺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較多的覺解;天地境界則需要最多的覺解。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馮友蘭認為,人類做事的意義本是客觀存在的,有功利的意義,有道德的意義,有天地的意義。但是人們覺解的程度是不同的,覺解了,就處于覺悟狀态;不覺解,就處于“無明狀态”。人生的意義各不相同,人生的境界也就各不相同。

人經曆了什麼才會開悟(覺解與意義人生四境界)4

北京大學哲學家張世英,在馮友蘭先生的基礎上,也提出人生四境界說,他按照人的自我的發展曆程、實現人生價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把人的生活境界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境界:欲求境界:此種境界“其異于禽獸者幾希”,但伴随人之終生,即使生活于越來越高級的境界,此種境界仍潛存其中,就是處于“道德境界”和“審美境界”中的道德家和詩人,亦不可能沒有此種境界。孟子說“食色性也”,大概就是指這種境界。單純處于“欲求境界”,既未脫動物狀态,也就無自由之可言,更談不上有什麼人生意義和價值。

第二層境界:求知境界:人自我意識的覺醒,不再僅僅滿足于最低生存的欲求,而進一步有了認知客體規律和秩序的要求。此種要求是科學的求實精神的萌芽。故第二境界“求知境界”,又稱之為“求實境界”。有了知識,掌握了規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大大提升了一步。人之所以有求知欲,最初是出于無功用的好奇心,後來則多出于功用心,希望通過認識規律,為我所用。無論如何,求知最後都落實到功用,理論最後都落實到實踐。所以“求知境界”與“功用境界”緊密相聯。

第三層境界:道德境界:個人的道德意識有一個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當獨立的自我尚未從所屬群體的“我們”中顯現出來之時,其道德意識是從“我們”出發,推及“我們”之外的他人。隻有當人發展到從“我們”中突顯于外,有了獨立的自我觀念之後,才有敢于獨立負責的觀念,才有深層次的道德觀念。每一個人都應該是獨立自主的,我與他人相互尊重,平等相愛。因此“道德境界”也分兩層,一是停留在“推己及人”和“同情”、“憐憫”的階段,那是一種“俯視”“他人”的态度﹔更高的“道德境界”應是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對他人負責。

人經曆了什麼才會開悟(覺解與意義人生四境界)5

第四種境界:審美境界: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審美的境界”。審美意識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實踐關系。在審美中,欲念消退了;審美對象作為“有用的手段”這種異己的目的關系也消失了;那種單純的有限關系也消失了。美既超越了認識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應該的限制,而成為超然于現實之外的自由境界。單純的感性沖動讓人受感性物欲的限制,單純的理性沖動讓人受理性法則的限制,兩者皆使人不自由,人性的完滿實現在于超越二者的限制,以達到無限,這才是最高的自由,隻有審美的人,才是獲得最高自由的人,完全的人。

在現實的人生中,四種境界總是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很難想象一個人隻有一種境界而不摻雜其他境界。一個現實的人,一般都有一定的第三境界即道德境界,把道德境界滲透在第二境界“求知境界”中,就會使科學活動具有道德意義。又如最高境界審美境界滲透在其下三種境界中,就使人生各種活動、各種境界都具有美的性質:把審美境界滲透到欲求活動之中,就會在茶中品出詩意,産生“味之美”。反之,一個以“欲求境界”占主導地位的人,則隻能知道飲茶不過是解渴,無美之可言。孔子贊賞的學生曾皙,甚至把沐浴作為一種至美的人生境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在當時那種禮壞樂崩、烽煙遍燃的中原大地時代,這正是孔子等儒者們所朝思暮想、夢寐以求的和樂、幸福的大同理想。

人經曆了什麼才會開悟(覺解與意義人生四境界)6

生活在自然境界與功利境界中的人,是現在之人,大多數人;達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為的人,稀少之人。前兩者是自然的産物,後兩者是精神的創造。歸根到底,境界是由人的主觀覺悟和了解造成的精神狀态,是人之一生真正的安身立命之處。思維向獲得最大的自由和生命的永恒區域發展,智慧就上了一個層次。人對于人生愈有覺解,則人生對于他,即愈有意義,這一過程,就是“我之自覺”的過程。人生的意義在于覺解,無覺解的人生便無意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