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汽油車發動機需要将空氣吸進缸内和汽油混合,然後點燃混合物來獲得力量用以支撐活塞往返運動,重複以上動作就是一個運作着的汽油發動機。而我們今天要聊的隻是上述多個動作中的一個,噴油混合這個步驟。在這兩項技術改進之前,汽車都是使用一個叫化油器的部件來實現供油。雖然可以實現同樣的供油功能,但是化油器沒辦法實現精準的供油。所以後來沒辦法滿足日益嚴格的排放要求,逐步被多點電噴所取代。
缸内直噴示意圖
多點電噴示意圖
電噴的好處就是可以通過行車電腦的精準控制油泵實現精确的噴油,這也是它能代替化油器成為汽車廠商應對嚴格排放要求的利器。多點電噴因為其結構簡單,也因為這個特性,造就了它對油品的要求不高,對噴油嘴的壓力也沒什麼要求,粗生粗養的它除了可靠性高之外,後期的維護保養成本也很低。成也噴油嘴,敗也噴油嘴,由于噴油壓力小,所以燃油霧化程度不高,燃燒效率也比較低,從而導緻汽車的燃油經濟性相對較差、高轉速下尾氣排放也同樣粗狂,動力輸出也受到影響(以上隻是相對于缸内直噴來說的)。目前多點電噴主要還在自然吸氣發動機上使用。
由于多點電噴和化油器的的工作位置都是在氣體進入缸内之前,所以噴油的時機也就沒辦法做到缸内直噴那樣那麼精準。因為得益噴油嘴直接安裝在氣缸内,噴油嘴可以在空氣進入缸内後選擇最佳時機噴油。同時噴油量也可以由傳感器檢測到空氣的多少來決定,因此,缸内直噴可以控制好兩個因素——噴油時機和噴油量,很好地解決了多點電噴的缺點,燃油更加物盡其用。那麼這麼完美的技術就沒有缺點了嗎?不是的,相對于電噴系統,缸内直噴更怕積碳。由于缸内直噴不能像進氣歧管噴射一樣通過汽油對氣門背部進行沖刷,所以缸内直噴的進氣歧管會是積碳的重災區,就算使用汽油添加劑也無法清洗到進氣門的積碳。随着缸體的廢氣直接經過廢氣循環閥堆積在氣門口,氣門口積碳堆積速度遠高于多點電噴發動機,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影響ECU對進氣量的判斷,造成啟動困難、發動機抖動、敲缸爆震、動力下降、油耗增高等現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