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亞宣布其國寶級動物考拉在新南威爾士州和昆士蘭州等主要栖息地被正式列為瀕危物種,引發人們關注。究竟是哪些因素導緻考拉數量銳減的呢?
澳大利亞陽光海岸大學生物學家彼得·蒂姆斯分析認為,近幾十年來澳大利亞城市發展、道路建設以及農業和礦業的土地清理,導緻大量桉樹被伐。沒有桉樹,考拉的食物來源受到極大影響。
考拉瀕危引發關注與其“親民”有很大關系。考拉有着泰迪熊般的臉龐、天真無邪的眼神和異常溫順的性情。作為一種樹栖動物,考拉也被稱為“樹袋熊”,一舉一動都充滿了喜感,圈粉無數。
動物園内含着桉樹葉酣睡的小考拉。
考拉數千萬年來已進化出了獨特的生存之道:隻吃營養稀少、難以咀嚼的桉樹葉,以避開與别的動物競争。桉樹葉水分大且有毒性,考拉因此無需下地喝水(在土著語中,考拉意即“不喝水”),且為“排毒”每天必須睡眠20小時。為了更有力地抓住樹幹,考拉還進化出了兩個大拇指。所有這些,都減少了被天敵發現和獵殺的可能。1788年歐洲殖民者登陸前,澳大利亞的考拉多達1000萬隻。但短短230多年,考拉數量就銳減至今天的5.8萬隻。鑒于澳大利亞自然環境并未發生巨大變化,這一悲劇顯然主要是人禍所緻。早期歐洲殖民者發現考拉的毛皮可制作外套、手套和帽子等後,便開始肆意獵殺,到1927年整個澳大利亞的考拉數量降至約10萬隻。1930年,澳大利亞宣布考拉在所有州為被保護動物,此後考拉數量到1990年已回升至43萬隻。但森林采伐、城市發展、道路建設等大面積破壞了栖息地,考拉再次遭遇厄運。目前,考拉的分布範圍相比歐洲殖民者登陸前已縮小了至少50%,數不清的考拉在失去家園的同時也喪失了性命。2020年2月,維多利亞州的一處伐木工地就有25隻考拉被推土機等重型機械所傷而亡。各類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常常将考拉的栖息地一分為二,導緻考拉在兩片森林之間覓食時常被車撞。據保守統計,新南威爾士州在1980年至2018年就有3500多隻考拉被車撞死。城市發展越來越向森林延伸,家狗咬死考拉的比例在不斷上升,目前已占考拉死亡總數的3%。
需要強調的是,導緻考拉大面積死亡的“世紀大火”(2019年—2020年),在某種程度上也有人禍的成分。2020年1月初,澳大利亞警方在東部4個州就逮捕了183名縱火嫌疑人。澳大利亞政府也承認未能及時調動國家資源,導緻火勢加速蔓延而無力撲滅。據世界自然基金會估計,澳大利亞“世紀大火”共燒毀了1900多萬公頃土地,導緻超過6萬隻考拉死傷。
在森林大火中,考拉可能被燒死、熏死或餓死。圖為大火過後的新南威爾士州森林。
澳大利亞政府日前表示,将在未來4年投入5000萬澳元(1美元約合1.39澳元)來保護考拉栖息地。澳大利亞考拉基金會呼籲政府切實采取法律措施,減少叢林開墾,加大對考拉栖息地的保護。(文/圖: 陳效衛)
轉自:“人民日報國際”微信公衆号
來源: 海外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