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制作過程

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制作過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04:00:45

荔枝殼、西瓜皮、廢棄菜葉……這些廚餘垃圾都能變廢為寶,成為環保酵素! 創新垃圾分類知識推廣,廣州城管邀請達人直播介紹經驗。7月20日,市城管部門主辦2022年廣州市“愛環境,愛分類,保護地球家園”網絡直播活動,邀請不同領域的垃圾分類推廣達人分享日常垃圾分類經驗和小故事,還有達人“素素姐”現場傳授制作酵素秘方。

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制作過程(果皮菜葉這些)1

環保酵素推廣達人吳永娟:

“素素姐”傳授環保酵素制作秘方

夏季到來,荔枝、龍眼、黃皮等嶺南佳果相繼上市。相應地,果皮廢棄量也越來越大。其實,這些果皮及壞掉的水果,都是制作環保酵素的最佳原料。日常生活中,除了果皮,甚至菜頭菜尾、廢棄菜葉等廚餘垃圾,都可通過回收制作成為環保酵素。來自越秀區東山街新河浦社區的酵素制作達人吳永娟現場示範手把手教學,為市民們講解環保酵素的制作秘籍。

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制作過程(果皮菜葉這些)2

“将荔枝殼、西瓜皮等鮮垃圾剪碎,與紅糖粉、水,按照1:3:10的比例混合攪拌,在寬口塑料瓶裡密封發酵三個月,就可以成為一罐顔色豐富的環保酵素。在發酵活躍期,記得及時開蓋放氣……”吳永娟介紹,在日常生活中,環保酵素用處多多,在澆花種菜中既能驅蟲害又是難得的營養液。另外,它們還可以與洗衣液、清潔劑、洗發水、沐浴露等配制使用,清潔效果非常好。

近年來,吳永娟深入社區、學校、老人院推廣環保酵素制作,帶領成千上萬人學習将垃圾變廢為寶。“記得最多的一年中,我參加了上百場推廣活動。隻要有機會,我都非常樂意分享環保酵素制作。”吳永娟介紹,為了方便推廣,她便将自己的微信名取名為“素素”,此後“素素姐”的名聲便傳播開來了。吳永娟認為,環保酵素制作是一項有趣又有意義的垃圾分類親子實踐活動,老少皆可動手參加,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學以緻用,為環保貢獻力量。

環境監測工程師羅龍娟:

垃圾分類,對海洋生态保護有積極作用

直播中,來自廣州市環境技術中心的環境監測工程師羅龍娟以海洋生态保護為切口,結合工作實際,向大家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垃圾分類對海洋生态保護的積極意義。

羅龍娟認為,從源頭上正确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有助于實現廣州海域“水清、灘淨、灣美”的人海和諧共生環境,“生活中,所有正确的生活垃圾分類方式都有助于保護環境,有助于海域清潔,希望市民們積極行動起來。”

在直播間,羅龍娟具體分享了做好生活垃圾分類的妙招及益處。她表示,大數據時代,可以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對正确投放生活垃圾的居民群衆給予積分獎勵;也可以面向廣大學子開展垃圾分類相關遊園、畫展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形成正确的生活垃圾分類觀念,“每一個人都從小事做起、從小細節做起,相信我們的環境會越來越好。”

垃圾分類督導員霍志勇:

垃圾分類行動派,帶動親友齊參與

基層垃圾分類督導員的辛勤付出,是垃圾分類工作取得有效進展的重要推動力。直播期間,海珠區素社街基立新村社區居民霍志勇帶着小學三年級的女兒霍梓丹做客直播間,分享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帶動身邊親友、鄰居共同做好垃圾分類的故事。

當天,霍志勇簡要介紹了垃圾分類督導員的日常工作内容及如何以身作則樹立榜樣,踐行垃圾分類。

據了解,在社區督導期間,一旦發現有垃圾分類分錯的情況,霍志勇會及時糾正并現場指導分類;在家庭生活中,若發現家人将生活垃圾分錯,他同樣會馬上提醒糾正,樹立家人正确的垃圾分類意識。與此同時,他還積極帶女兒參加垃圾分類活動,讓女兒也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在爸爸的帶動下,女兒已經成為垃圾分類知識的“小專家”。霍梓丹介紹,家裡不同區域放置了不同類别的垃圾桶,且均貼上類别标簽,可謂是把垃圾分類踐行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市城管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直播活動從不同維度,加深大家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引導大家形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并帶動身邊親友共同參與垃圾分類。據介紹,日常生活中,市民可通過“廣州垃圾分類羊城通”小程序查詢垃圾分類知識。這個小程序功能齊全,集分類識别查詢、分類知識微課堂、分類互動小遊戲、分類上門回收、分類挑戰賽、分類科普知識、分類資訊欄等功能為一體,可以直接搜索使用。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賈政 通訊員:成廣聚 黨政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耀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