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今天科學考試了,回來說第一道選擇題,他和他們班學霸的答案不一樣。
原題是鐵和鐵鏽是同一種物質嗎?
A是 B不是 C 有時候是有時候不是
兒子選的是C,我問他怎麼想的,他說這道題不會,想起來考試答題小竅門:三長一短就選短,三短一長就選長,兩長兩短就選B, 參差不齊C無敵。選項參差不齊,所以選的C.
正在喝水的我,聽到這幾句話,差點沒把水噴出來,也瞬間想起我們當年考試也背過類似的選擇題答題竅門,不管是不是真理,有些東西還是流傳了下來。冷靜了一會兒,開始和兒子對話。
我: 你知道新的鐵釘是什麼顔色嗎?
兒子: 好像是銀白色。
我: 那你見過長鏽的鐵釘嗎?
兒子: 不記得了。
我: 長鏽的釘子上面有一層紅色物質,就是鐵鏽,是鐵長期在潮濕環境中被氧化後形成的。
兒子: 氧化是啥?
我: 咱們吃蘋果的時候,把蘋果切開,過了幾分鐘,沒有吃掉的那塊蘋果表面變得發黃了,就是蘋果被氧化了。 鐵被氧化後形成的物質叫三氧化二鐵,和鐵的化學成分不一樣了。
兒子: 化學還沒有學呀,鐵和鐵鏽顔色不一樣,所以不是一種物質了,我先這麼理解吧~
想起來得到聯合創始人兼CEO脫不花的《怎樣成為高效學習的人》裡 有一種學習方法叫:“十歲假設法” 就是把學到的知識講給一個十歲的小孩聽, 如果能給十歲小孩講明白了,你還能扛得住對方的追問,那這個知識你就真正地懂了,消化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