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行痹的治療方法

行痹的治療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8:36:00

自從科普五淫痹之後,很多病人問我行痹是怎麼回事?今天我跟朋友們分享一下風痹的相關知識。

風痹又稱行痹,是以風邪為主而導緻的以肢體關節遊走性疼痛為主要臨床特征的風濕病。

行痹的治療方法(五淫痹中的行痹是咋回事)1

一、風痹的由來

風痹首見于《内經》,稱為行痹。《素問·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而《内經》另有風痹稱謂,如《靈樞·壽天剛柔)言:“病在陽者命曰風,病在者命曰痹,陰陽俱病命曰風痹。”此處的“風痹”與風氣勝之“行痹”的含義并不相同。漢·張仲景提出了“風濕”、“曆節”的病名,與風痹有一定關聯。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所提到的風痹與行痹含義相似:“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風多者為風痹。“此後行痹亦稱風痹。宋代《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中列有“風身體疼痛”、“中風百節疼痛”等名稱。至金元風痹名稱較亂,除行痹外,還有麻痹、走注、流火、鬼箭、痛風、曆節、白虎風、筋痹等稱謂。金·張從正《儒門事親·指風痹痿厥近世差玄說二》說行痹當時“世俗莫知,反呼為走注疼痛虎咬之疾。”明·方賢《奇效良方·五痹門》承《諸病源候論》稱行痹為風痹,後世醫家多宗此說,認識逐漸一緻,多将行痹以其病因言稱為風痹。

行痹的治療方法(五淫痹中的行痹是咋回事)2

二、風痹的臨床特點

從臨床表現上看,曆代醫家認識大緻相同。漢·張仲景《金匮要略·中風曆節病脈證并治》中有“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諸病源候論》描述風痹症狀特點為“肌膚盡痛……手足不随”、“”或淫奕皮膚,去來擊痛,遊走無有常所”、“四肢痛無常處者,手足指節皆卒然而痛,不在一處”等。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論雜風狀》則說:“其風最多者,不仁則腫為行痹,走無常處。”《聖濟總錄》對行痹有特征性描述:“上下左右,無所留止,随其所至。”元·朱震享認為“風多為行痹痛,則行走無定,無常處。”《奇效良方·五痹門》言:“大抵風勝則遊走上下,無所留止,随其虛邪與血氣相搏,聚于關節,為弛縱筋脈不收也,此名風痹。”明·皇甫中《名醫指掌·痹證》則說風痹表現為“脈尺寸俱浮微,身體不仁,血氣凝聚,手足拘攣”。王肯堂《證治準繩·痿痹門》引用東垣雲:“……遂成風濕,流注四肢筋骨,或入左肩颙肌肉疼痛,漸入左指中……兩手十指,一指疼了一指疼,疼後又腫,骨頭裡痛,膝痛,左膝痛了右膝痛。發時多則五日,少則三日”,描述詳細且形象。塗紳《百代醫宗·風論》有“脈浮而緩,筋骨痿弱,肢體麻哪痹不仁”的風痹表現。張介賓《景嶽全書·風痹論證》則說風痹“走注曆節,無非定所。”李中梓《醫宗必讀·痹》有“遊走不定…或赤或腫,筋脈弛縱”的記載。清·李用粹《證治彙補·提綱門·中風》則說”遍身疼痛,即風痹症也。”馮兆張《馮氏錦囊秘錄·方脈痛風五痹合參》有“走而不守,不構上下,左右關節之間,流走而痛,或三日五日,又移一處”等風痹特點的描述。可見代醫家多強調風痹的特點就是:遊走性疼痛。

行痹的治療方法(五淫痹中的行痹是咋回事)3

三、風痹的病因病機如何

其實早在《素問·五髒生成》就指出:“卧出而風吹之,血凝于膚者為痹。”《諸病源候論》強調了正氣虛而感風邪緻痹,如曰:“由體虛受于風邪,風邪随氣而行,氣虛之時,邪氣則勝,與正氣交争相擊,痛随虛而生,故無常處也。”《太平聖惠方》言“風身體疼痛”是“由風濕搏于陽氣故也,夫人陽氣虛者,腠理易開,而為風濕所折,使陽氣不得發洩,而與風濕相搏,于分肉之間相擊,故疼痛也。”《聖濟總錄》則指出,如“中風百節疼痛”是“由體虛受風,風邪中于關節,令百節筋脈,拘急疼痛,寒熱更作,不可屈伸。此皆真氣怯弱,不勝風邪,真邪相搏,所以痛也,”并論述行痹曰:“夫氣之在人,本自流通,所以痹者,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病也。然三氣之中,各有陰陽。風為陽氣,善行數變,故風氣勝則為行痹,”朱震亨認為行痹病因為風,風性善行,風則陽受之,走經而且甚。明·朱橫《普濟方.諸風門》認為風走注疼痛,是由于“風邪乘虛,與血氣偕行,使榮衛凝澀,随所注處,悉為疼痛。”《奇效良方·五痹門》則認為風痹“随其虛邪與血氣相搏,聚于關節,為弛縱筋脈不收。”《景嶽全書·風痹論證》則言:“風之證,大抵因虛者多,因寒者多。惟血氣不充,故風寒得以入之。”《證治彙補·提綱門·中風》說“風勝則氣縱而不收,故走注疼痛。”清·秦之桢《症因脈治·痹症論》言:“風痹之因,或元氣不充,或病後體虛,或饑餓勞役,風邪乘之,則風痹之症作矣。”費伯雄《醫醇賸義·痹》認為“風為陰中之陽,中人最速,其性善走竄,入經絡,故曆節作痛而為行痹。”目前,中醫對風痹的病因病機認識較為一緻,即風痹為脈絡空疏,風邪入侵所緻。

行痹的治療方法(五淫痹中的行痹是咋回事)4

四、風痹如何治療能呢

在《内經》中就有針刺治療風痹的記載。《諸病源候論》載有導引法治療風痹。《備急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載有多首治療風痹的方劑。《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除有風痹諸方外,還有風邪所緻各種痹痛的方劑。且《聖濟總錄》概括有行痹治則:“治法雖通行血氣,宜多以治風之劑。”并首載治行痹之方—防風湯,至今臨床仍用。宋·王執中《針灸資生經·風痹》中列有跗陽、陽輔、陽關、委中、少海等穴位治療風痹。《症因脈治·痹症論》認為“風痹之治,風寒攻痛,防風湯;表裡有邪者,防風通聖散,和血散痛湯,大秦艽湯”等,其治療風痹的法與方,沿用至今。現代對痹病的治療雖仁智互見,但對風痹治法的認識較為一緻,即以養血和營、祛風通絡為原則,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行痹的治療方法(五淫痹中的行痹是咋回事)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