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2
灼見(penetratingview)
不要偷懶,不要複制粘貼,這樣是沒有意義的,一定要自己重新寫一次。
作者 | Lachel
來源 | L先生說(lxianshengmiao)
傳統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大抵上,可以分為三種:
1)關鍵詞。用關鍵詞簡要記錄下要點,并标注出處和來源;
2)摘錄。把整個句子、段落、知識點,直接抄錄或複制粘貼,保存下來;
3)标注。在原文或者摘錄的段落旁,加上自己的注解和思考。
這三類方法很常規,也很符合直覺,但你有沒有發現,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會遇到一個問題:
當筆記堆積很多時,很難有效地進行整理和利用。
尤其當筆記數量達到成千上百條時,這個問題會尤為明顯。
要麼,就是堆在一邊積灰,再也不去翻看它們;要麼,就是在需要時怎麼也找不到,甚至根本忘了「自己做過筆記」這件事,白白做了無用功。
你或許會說,可以給筆記分類,用層級和樹狀結構進行管理。但本質上,這并無益于解決問題,反而會把問題複雜化。
舉個例子:我今天讀到一段數據:
無印良品從1991年開始進軍海外,截至2015年,在海外共有301家店;相比之下,優衣庫從2001年開始進軍海外,截止2015年已有798家分店;而2000年進軍海外的大創,則達到了1400家。
我該把這個知識點放到什麼分類下面呢?企業?日本?數據?
而當我想用到相關内容的時候,我又該到哪個分類下面去找呢?
本質上,樹狀分類是一種「還原論」的思維,它認為任何一個對象,都可以被一步步拆解至更小的組成部分。
用這種思維處理文件、思考問題,都很有效,但唯獨對知識并不成立。
為什麼?因為知識是一種「聯系」,它本身就是多元的。因此,你很難把一個知識「納入」某個分類,因為它建立的聯系不同,類别也會完全不同。
同樣,标簽看起來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但實際上,它反而增加了認知和記憶的成本,造成大量的冗餘。
如果你試過給筆記加标簽,你就會發現:标簽更适合的,是用在「封閉場景」。
但針對開放場景,最可能的後果就是,産生一連串層級不明、名稱混淆的标簽。光是要把它們整理好,都會消耗不少心力。
更别說用它們去管理成百上千、内容繁雜的筆記了。
01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呢?這背後的症結究竟是什麼?
本質上,它的問題在于:把「收集」當成了「記錄」。
這兩者的區别是什麼呢?
收集,是把散落在外部渠道的資料、信息,彙總起來,轉移到其他平台上,從無序狀态轉變為有序狀态,方便我們去查找和搜索;
而記錄,是把你的想法、思考、念頭,進行外部化,以便于我們更好地整理思維。
舉個例子:做一個項目,第一步先要收集資料,把它們彙總起來,歸類放好,方便我們處理;第二步,再對這些資料進行篩選、閱讀,提煉出其中有價值的信息,把這些信息「記錄」下來,去歸納出結論和解答。
後者才是真正有用的内容,也才是我們需要重視的。
我很理解這種想法:讀到一個知識點,明明作者已經寫得非常好了,文辭優美、表意精确,有什麼必要自己重新寫一遍呢?
再者,自己寫的東西,很大概率是不如作者精确的,甚至有可能會出錯。把錯的東西保留下來,豈不更加有害?
但如果是複制和摘抄,那就隻是停留在「收集」而已,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為什麼讀了很多書,卻總是感覺沒學到什麼東西?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我們隻是把書上的知識「收集」了起來,根本沒有進行深入吸收和内化。
就像很多人隻是在「集郵式閱讀」一樣,許多人做筆記,其實也隻是「集郵式筆記」,本質上隻是把内容挪了個地方,并沒有真正進入我們的大腦。
那麼,如何從「收集」轉變為「記錄」呢?
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需要思考的參與。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你無論聊到什麼,都能從一個大的體系中拎出相關的東西?如何才能記住那麼多的知識?
其實,我根本無需「刻意」去記住知識,我隻是不斷地對它們進行思考加工。在這個過程中,它們就自然而然地被記住了。
也就是說,通過思考去記住知識,而不是刻意去複述和記憶。
認知心理學裡面,有一個概念,叫做「加工水平模型」(LOP,Levels of Processing Model,由 Craik 和 Lockhart 提出)。
它告訴我們:是什麼決定了信息的儲存和提取效率呢?是對信息本身的「加工水平」。
舉個例子,像前面這段信息:
無印良品從1991年開始進軍海外,截至2015年,在海外共有301家店;相比之下,優衣庫從2001年開始進軍海外,截止2015年已有798家分店;而2000年進軍海外的大創,則達到了1400家。
單純讀這段文字,摘錄到筆記本裡面,你是記不住的,甚至會忘記「自己曾經看過這段數據」,因為它屬于「淺層加工」,起不到做筆記應有的效果。
那麼如何才能記住呢?答案是:對這段信息進行分析,讓思考參與進來。
比如:
為什麼無印良品海外擴張的步調這麼慢?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這段數據中還有哪些有用的信息缺失了?比如,無印良品開一家店的成本,是否遠高于優衣庫和大創?
這段信息可以用在什麼場合中?我能用它來說明什麼?它本身可靠嗎?
諸如此類。甚至,你要記錄的,不是這段信息本身,而是你這幾個問題和相應的延伸思考。
這就叫做「精細加工」。它是把一段信息揉碎、拆開,強迫它跟我們腦中已有的概念建立聯系,從而把這個新的知識點「固化」下來,把它牢牢地内化在腦海中,成為一個節點。
到了這裡,具體的數字本身,已經不是很重要了。我們完全可以根據這個節點,從筆記裡或原始出處,再次去找到它。
這樣,才能真正讓筆記發揮起作用,成為連接我們跟實體世界的「聯結」。
02
那麼,有什麼好的筆記方法,可以應用這個原理呢?
我以前曾提到過一個自己總結的技巧,叫做「知識卡片」。
文章發出後,陸續收到許多留言,都說:試用了這個方法,感覺很贊,能否就這個方法再多談一些?
所以今天,我會系統地拆解這套方法,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
這是「知識卡片」的模闆:
我們一項項來拆解。
1. 主題:這條筆記關于什麼?
很多人做讀書筆記時,喜歡一股腦把信息全部放進來。
比如這麼一條筆記:
湯姆·彼得斯在寫作《追求卓越》時,研究了43家優秀公司,從中找出8條共性,寫入書中。該書因而一炮走紅,成為商業管理經典。然而從圖書出版至今,這43家公司裡,隻有15家公司的股票表現優于市場平均水平,有20家公司股票低于市場水平(共有35家公司上市)。
這個轶事看上去挺有意思,你可能會把這一整段都複制下來,放進筆記裡。但如果到此為止,是沒什麼用的,因為過不了幾天,你很快就會忘記它,忘記自己曾經記下過這段轶事。
為什麼呢?最直觀的原因,就是它缺乏一個主題。
一段缺乏主題的材料,是沒法在你的記憶裡占據一個穩定的位置的 —— 它沒法成為一個單獨的節點。
用認知心理學的話來講就是:你沒法給它一個編碼。
所以,第一步,是給每一條筆記一個明确的、具體的主題,告訴你的大腦:
這條筆記是關于什麼的?
是哪一點吸引了你?
它的核心信息是什麼?
比如,像剛才這例子,就可以賦予這樣的主題:
《追求卓越》的成書過程;
商業管理的書未必靠譜;
一個關于選擇性觀察偏差的實例;
……
諸如此類,按你的興趣而定。
不同的主題會有不同的側重點,故而在記憶裡也會有不同的編碼方式,會藉由不同的觸發點被聯想到、提取出來。
但無論是哪種編碼方式,儲存和提取的效率,都要優于沒有編碼。
所以,這一步看似簡單,但卻必不可少。它相當于對這段筆記進行提煉,提取出它的核心信息。
其實,從這一步開始,你就已經開始在進行「精細加工」了。
2. 信息:這條筆記講了什麼内容?
明确了主題,接下來,就是對筆記進行剖析和分離。
每一條筆記,吸引你的點可能都不一樣。它可能是一段精辟的斷言,一個巧妙的觀點,一則重要的數據,一個濃縮的片段……無論是哪一種,這一步你要做的,就是把它進行分析,把其中描述的新信息提取出來。
什麼是新信息?簡而言之,就是你原先不知道、現在知道了的東西,并且有一定的可靠性。
它往往是一些對客觀事實的描述,或者一種全新的解讀方式、觀察視角。
如果一段筆記沒有新信息,那它其實就是無價值的。就算寫得再精彩,也不過是把你知道的東西重新講了一遍而已。
比如:
不要拒絕思考。和思考做朋友。
這是我們渺小的生命,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唯一能發出的光。
這段話,有必要記下來嗎?沒有。因為它沒有告訴你任何新的東西,沒有提供任何新信息,它隻是把你已經知道的内容(思考很重要),重新描述了一遍。
但像這一段:
就像很多人隻是在「集郵式閱讀」一樣,許多人做筆記,其實也隻是「集郵式筆記」,本質上隻是把内容挪了個地方,并沒有真正進入我們的大腦。
這裡,「集郵式筆記」對你來說,可能就是一個新信息。那麼,你或許就可以進一步去發問:什麼是集郵式筆記?它有哪些特征?它的原理是什麼?我們如何規避它?諸如此類。
這就可以構成一條有效的筆記。
它會在你的腦海中,創建一個新的節點「集郵式筆記」,并把它跟其他節點聯系起來。
這才是我們通過做卡片,需要達成的效果。
3. 思考:這些信息告訴我們什麼?
對一段内容進行「信息分離」之後,你腦海中一定會自然地産生一些想法:可能是對這條筆記的共鳴、感觸,也可能是進一步的問題、疑惑、聯想到的其他信息,甚至天馬行空的靈感火花,等等。
這其實才是閱讀時,最有價值,也最值得記錄下來的東西。
可惜的是,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急于「把書看完」,或者耽于傳統教育「被動灌輸」的慣性思維,忽視了這些想法的價值,一心埋頭于書中去尋章摘句,任由它們轉瞬即逝。
這實在是有點舍本逐末了。
實際上,我自己讀書時,一個必備的條件就是「選擇大腦活躍的時段」。因為這樣才能激發更多的想法。
我的讀書筆記裡面,絕大多數,都是這些在讀書時閃現出來的思維碎片和靈感,而不是書中的知識點。
可以說,我讀書的過程,其實就是收集想法的過程。
相比之下,書裡面講了什麼,提供了什麼信息,隻不過是催生和支撐想法的土壤而已。
舉個例子:我最近在讀一本書《唐代高層文官》(賴瑞和著),這本書是研究唐代官僚體制的集大成作。那麼,我有必要把書裡的重大曆史事件、官員體系等記錄下來嗎?沒有。因為這本書已經幫我整理好了,我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呢?查就行了。
我要記錄的是什麼東西?是在閱讀這本書過程中,所産生的觀點、想法和結論。比如:
唐代的宰相其實是一種「使職」,并不是一個實際的崗位。隻在有需要時,才讓其他官員來兼任。這更像我們所說的「智囊」和「議事會」。
像這條内容,我就可以把它記錄在「思考」一欄中,然後從書裡找到相對應的客觀事實,記錄在「信息」一欄裡。比如:
唐代的宰相都沒有品級,也沒有人員編制;
上至一品,下至五品,都有擔任過宰相的記錄;
……
當然,更細化的,你可以在「思考」中,注明這是作者自己得出的結論,還是你的想法。
我一般會在自己的想法前面,用一個符号「#」表示,以作區分。
同樣,你也可以把自己的問題和疑惑記錄下來。比如:
#這種制度是隻有唐代如此,還是其他朝代也有?
諸如此類。
這不僅僅是在記錄知識,也是在不斷訓練和強化你的思考能力。
4. 後四欄:
1)行動/反饋:我要做些什麼?
這一欄無需贅述,非常簡單,就是接續「思考」:在産生了這些想法和問題之後,下一步,我可以做些什麼,來解決問題、完善想法?
譬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就可以寫:查閱其他朝代的「宰相」一職。
或者,你讀到一個耳目一新的方法(比如本文的「知識卡片」),就可以寫:找機會嘗試應用。
然後,定期對你做的知識卡片進行檢視(一般建議每1-2天一次),把這些寫下來的行動,抽空去完成。并把行動所得到的結果,填寫到這一欄的「反饋」裡面。
這才能使筆記「流動」起來,真正發揮它的價值。而不是一直被「囤積」。
2)鈎子:關于這條筆記,我會聯想到什麼?
這一欄你要記錄的,是相關的「關鍵詞」。
簡而言之,就是:當我需要提取這條筆記時,我可能會想到哪些東西?
它和标簽(tag)的區别是什麼呢?你完全無需考慮層級,也無需考慮類别、措辭、是否重複……隻要把你第一時間的直覺,全部寫上去就行。整個過程就幾秒鐘的事。
像這段内容:唐代的宰相其實是一種「使職」,我可能就會寫上:唐朝,官員,官僚制度,中央集權,曆史逸聞,等等。
而像「許多人做筆記,其實也隻是「集郵式筆記」,我可能就會寫上:讀書,筆記,學習方法,誤區,認知心理學,文章素材,課程素材,等等。
這樣,需要的時候,搜一下,就能找到你做過的卡片。
當然,這一步起到的主要是輔助作用,幫助你提綱挈領,不要過于依賴。重點是,通過前面幾個步驟,把這條信息的「大綱」和「印象」,牢牢地記在腦海裡。
3) 出處和時間
這兩欄就不用講了。主要目的是留下原始出處和時間、狀态,方便你進行查閱,同時也便于你儲存「情景記憶」,更好地再現和回憶起閱讀時的原始狀态。
到這裡,一張「知識卡片」的主要内容,就已經基本完整了。
放一個範例,供大家參考:
最後,再提幾點小 Tips:
1)這是一個完整版,一開始上手這個方法,可以先從簡化版開始。
怎麼簡化呢?可以用費曼技巧:抱着「把這個知識點,教給一個零基礎的人」的心态,用最簡單的語言去描述出來。
在這過程中,寫清楚要點、結構、邏輯關系即可。
放一個簡化版的範例:
文章來自:學了很多知識,沒多久就忘光了,怎麼辦?
這是針對全文做的一張卡片。
2)不要貪多,每天隻做一張卡片就夠了。
如果能按這個方法,每天做一張卡片,吃透一個知識點,一年就是365個知識點,已經足夠在好幾個領域打下堅實基礎了。
當然,假如你時間很充裕,可以多一點,但務必保證質量,切勿過度追求數量,陷入「集郵式筆記」的怪圈中。
3)最關鍵的,是要用自己的話重新表述一次。
不要偷懶,不要複制粘貼,這樣是沒有意義的,一定要自己重新寫一次。
哪怕隻是一兩百字,哪怕隻保留下原文一小部分内容,也遠遠優于不過腦子的摘錄。
畢竟,輸出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喜歡,就給我一個“好看”
灼見 2019
☀本文選自L先生說(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25萬關注的高效思維達人,知識管理專家,多家媒體專欄作家,36氪年度優秀作者。灼見經授權發布。
MORE
灼見熱文
◐◑“你未曾真正失去我。”
◐◑出身清華姚班,斯坦福博士畢業,她的畢業論文成了「爆款」
◐◑高亞麟: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
◐◑看哭!過年時爺爺奶奶的一封家書:囑咐幾句話,供你們斟酌吧
◐◑她觸摸了人的靈魂
◐◑他們在這裡重新定義“家”的含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