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保護環境,國家在前幾年,就開始對冬季取暖方式進行了改革,尤其是在很多農村地區,都開始禁燒煤炭,并進行了“煤改氣”和“煤改電”工程,尤其是前者,覆蓋的面很廣。
不過,近期有一則消息很值得注意,那就是今年的天然氣價格出現了調整,并将執行淡旺季雙重收費機制。而眼看着冬天來臨,大部分地區将開始執行天然氣的“旺季價”,換句話說就是天然氣價格要上漲,同時覆蓋到30個省市。
其實,“煤改氣”的變更,确實帶來了很多好處,比如污染氣體的排放減少,農村廚房的衛生條件有所提升,農民用天然氣做飯的成本降低等。但與此同時,燒天然氣取暖這種方式,也确實讓農民的冬季取暖成本,出現了1~2倍左右的上漲。
為何天然氣價格要上調?
據專業數據統計,從15年開始,我國進口天然氣的使用量占消費總量的比例,一直處于不斷攀升的狀态,并一度接近45%。也就是說,我國對于進口天然氣的依賴度,正在逐漸增加。而先前進行“煤改氣”的區域,由于覆蓋面廣、涉及人群比較多,從而使得天然氣的需求量,也出現了陡增的情況。因此,為了緩和天然氣供需兩端的“剪刀差”,便決定适當提高價格。
與此同時,就天然氣的使用分布來看,工商業用氣量與居民用氣量之比大概為3:1,而兩者的差異,在價格上更為明顯。工商業用氣價格要高于成本價,而居民用氣價格反而要低于成本價,也就是俗稱的“價格倒挂”。在現階段,全球能源因疫情和運輸等因素的影響,存在流通不順的情況下,适當提高天然氣價格,就能為天然氣企業增加一些生存的空間。
總的來說,正是由于天然氣供需兩端的“剪刀差”以及通過緩解居民用氣“價格倒挂”,來維持天然氣的穩定供應等因素的影響,才使得國家決定上調天然氣價格,但上調幅度并不大,一般為每立方米0.1~0.29元。不過話說回來,對于農村這種獨立取暖的方式而言,燒天然氣取暖的成本支出,确實給農民帶來了經濟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完善補貼政策就顯得很重要。
為了讓農民今冬燒得起天然氣,國家采取了一些措施。
在《關于加大對河北大氣污染防治資金支持力度的提案》中,國家明确表示,今年中央财政繼續加大對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的支持力度,河北省可用這筆錢建立天然氣冬季取暖長效補貼機制,并重點向農村困難群體傾斜。這一措施表明,國家将繼續為河北省等積極參與“煤改氣”的北方地區,給予财政支持。讓農民在今冬也能繼續燒得起天然氣。
除此以外,在《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清理規範全省城鎮供水供電供氣供暖行業收費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明确表示,上遊氣源和下遊供氣企業均不得以居民氣量不足等名義擅自限供、停供、減供或提高價格。這一措施實際上就是通過統一管理,杜絕私自對天然氣減供、提價的方式,保障農民今冬能夠用上足量且價格穩定的天然氣。
對于天然氣價格的上漲,農民應該注意什麼?
一般情況下,實行“煤改氣”地區的農民,并不受階梯氣價的影響,因為這一措施更多地是針對城市集中供暖用戶。因此,如果農民在今冬使用天然氣取暖時,如果被告知要階梯收費,建議農民及時向當地鄉鎮管理部門咨詢,一經發現違規收費,農民可第一時間舉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