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郭子碩
匪夷所思,信用卡銷戶後仍産生年費。
“2020年,我還清華夏銀行的信用卡欠款後便注銷了,但後來仍舊收到680元年費的繳費信息。”1月7日,此前持有華夏銀行信用卡的蒲興(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華夏銀行的工作人員讓他把680元還上後,5天内用銀行卡消費5筆,他們才會把年費打回原卡。
對此,華夏銀行相關負責人回複時代周報記者稱:“華夏銀行信用卡成功銷卡後不會産生年費。若客戶收到年費繳費通知,可能存在其他未注銷産品交易未達标所産生的年費。”
蒲興的情況并非孤例。近期,黑貓投訴平台的微博賬号“@黑貓投訴”發布消息指出,華夏銀行存在信用卡注銷後仍扣年費的問題。有網友稱,還清貸款注銷信用卡,華夏銀行仍要扣取680元年費。時代周報記者以“華夏信用卡”為關鍵詞搜索發現,黑貓投訴平台與此相關的投訴有1091條。
此前,華夏銀行也曾因信用卡業務違規收取年費問題被監管點名批評。2021年12月16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華夏銀行侵害消費者權益情況的通報》(下稱《通報》)指出,華夏銀行向未激活信用卡續卡的客戶收取年費、超政府定價标準的1.6倍向持卡人收取助農取款手續費、向1.99萬名已注銷信用卡賬戶的客戶緻電營銷保險産品等問題。
央行發布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明确規定,金融機構不得将金融消費者授權或者同意其将個人金融信息用于營銷、對外提供等作為與金融消費者建立業務關系的先決條件。
華夏銀行将零售金融業務作為未來五年轉型戰略重點,卻因信用卡業務頻遭用戶投訴。對于華夏銀行而言,能否如願完成建設“有特色的财富管理銀行”的目标,還要大大地打上一個問号。
年費惹争議
部分消費者反映,收到繳費信息才發現信用卡年費規則變更。
北京市民陳玖(化名)就遇到這一事情困擾。當時辦理信用卡時,華夏銀行的工作人員告知,每年消費滿5筆,信用卡就能免除年費,“哪怕買瓶水也算一筆。”不過,現在華夏銀行的客服則告訴陳玖,信用卡消費未達2萬積分,按銀行收費規則,需要收年費。
時代周報記者浏覽華夏銀行産品和服務變更頁面時發現,華夏銀行的變更收費标準公告内,大都沒有寫明具體的消費者告知途徑。
“部分銀行業務人員存在為完成業績,無論何種類型信用卡,都宣傳辦卡‘免年費’。“在信用卡資深人士董峥看來,銀行對工作人員的培訓、管理不到位,都是導緻這些問題屢禁不絕的原因。
對此,上述華夏銀行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稱:華夏銀行信用卡不同産品的年費優惠政策不同,且年費優惠政策為階段性收費優惠活動。年費優惠活動變更将提前在官網公示,并告知客戶。此外,客戶還可撥打華夏銀行客戶服務熱線了解具體情況。
“年費争議可能因為信用卡年費變更而告知工作不到位。“一位不願具名的銀行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指出,銀行金融産品和服務五花八門,規則條款也各不相同,如果僅憑官網公示和用戶緻電,确實無法确保“金融消費者确認其已接收完整信息”。
2021年12月17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關于加強信用卡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消費者權益通知》(下稱《消費者權益通知》),并強調:當領用合同(協議)、信用卡章程、信用卡收費标準的部分條款發生變化時,銀行應按照相關監管要求在網站主頁、移動端APP等互聯網自助渠道等進行公示,并通過短信、微信或與持卡人約定的賬單接收方式将相關變化條款或查詢方式發送給持卡人。
金融科技資深觀察人士蘇筱芮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無論是信用卡申請階段的規則披露,還是變更階段的規則公示,對涉及影響金融消費者權益事項的變更,金融機構都應及時、有效告知金融消費者,保障消費者權益,降低信息不對稱引發的争議。”
交叉銷售的合規難題
年費問題隻是華夏銀行信用卡業務合規問題的冰山一角。
2021年12月10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信息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華夏銀行投訴量為1921件,同比增長2.9%。華夏銀行第二季度投訴量1855件,同比增長137.8%。其中,信用卡業務投訴量同比增長148.8%。
華夏銀行信用卡業務交叉銷售是争議焦點。據《通報》,華夏銀行信用卡中心向1.99萬名已注銷信用卡賬戶的客戶緻電營銷保險産品,部分客戶多次明确表示拒絕來電,該行仍持續向其電話營銷。截至2021年6月,華夏銀行信用卡累計發卡 2894.38萬張,比上年末增長 7.14%。
另外,華夏銀行信用卡申請客戶也必須默認同意接受其他産品的營銷信息。《通報》指出,“客戶通過華夏銀行信用卡網站申請辦理信用卡時,領用合約作為申請材料嵌入申請環節,合約約定客戶需同意該行向其推薦或營銷其他産品和服務。”否則将無法成功申請信用卡。
早在2016年,央行就發布《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明确金融機構不得将金融消費者授權或者同意其将個人金融信息用于營銷、對外提供等作為與金融消費者建立業務關系的先決條件,但該業務關系的性質決定需要預先做出相關授權或者同意的除外。
同時,《消費者權益通知》也強調,銀行要規範信用卡客戶信息在銀行内部或所在集團内共享管理。銀行應以客戶主動勾選或者簽署相關授權書,而非默認同意的方式,獲得客戶信息授權。銀行在信用卡領用合同(協議)或者授權文件中,應明示收集、共享的客戶信息内容,明示客戶信息共享的機構範圍。
針對銀保監會《通報》,華夏銀行回應稱,已完成全部問題整改工作,并逐項有序落實責任追究。1月10日,時代周報記者浏覽華夏銀行信用卡申領頁面發現,申請頁面下方設有提示,申請人可勾選是否願意接收相關的營銷信息。
蘇筱芮認為,金融機構将個人信息用來交叉銷售必須征得用戶同意。金融機構應主動、以明顯方式告知消費者。“金融機構必須尊重金融消費者的知情權,包括個人信息的采集傳輸和共享等。未來,個人金融信息保護要求也将不斷趨嚴。”蘇筱芮說。
強監管之下,如何處理零售業務與業務合規之間的平衡,仍是華夏銀行面臨的考題。華夏銀行在2020年年報提出,要堅持零售金融戰略轉型,“信用卡業務整合數據資源,加強交叉銷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