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三峽集團2022年度中華鲟放流活動将在湖北宜昌舉行,屆時,超過20萬尾子二代中華鲟将被放流到母親河長江之中。這将是三峽集團連續實施的第65次中華鲟放流活動。
本次被放流的中華鲟共有PIT标記、T型标記、聲呐标記、熒光标記、衛星标記五種标記類型,相當于五種“身份證”,各有不同特點和“使命”。
3月25日,待放流的中華鲟已攜帶好各自的“身份證”,等待被放歸長江。
準備放歸長江的子二代中華鲟 攝影:鄭斌
PIT标記,有效期長,植入魚體内不易破壞,便于研究魚類整個生活史。
T型标記是一種外置“身份證”,懸挂在魚的背鳍上,标記上印有編号、放流單位和聯系電話,方便“監護人”對出現意外的中華鲟進行救護。
中華鲟研究所科研人員正在給中華鲟打T型标記。攝影:劉華
被打入聲呐标記的中華鲟,則利用附着于魚類體表或體内的超聲波發射器發射信号,通過接收裝置對自由生活狀态下魚類的狀況實施遙測,掌握群體的洄遊遷移特性。
熒光标記是肉眼可見的,在本次放流中運用數量最多。它用于标記個體較小的中華鲟,便于有效區分放流個體和野生個體。本次,中華鲟研究所随機挑選了2萬尾2021年子二代中華鲟,打上熒光标記。
中華鲟研究所科研人員正在給中華鲟打衛星标記。攝影:劉華
此外,還有13尾幾近成熟的中華鲟佩戴了彈出式衛星标記。當到達預設時間後,标記的釋放裝置将脫離魚身并浮出水面,通過衛星傳輸該放流魚的海洋分布範圍、遷移特征等數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