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Ai5427(酷安)Hello,大家好!
感謝閱讀這一篇小米 9SE 深度體驗文章,完整閱讀這篇文章需要花費您 5 分鐘寶貴的時間。
用上小米 9SE 的朋友應該已經不少了,而我也是時隔一年多,再一次用上了傳統 5 英寸大小的手機。作為雷總口中 “小屏旗艦”,相比于 “真旗艦” 小米 9 來說,到底是 “小屏真香” 還是 “低配閹割”,那麼我就以一個小米 9 用戶的眼光審視一下這台 “小屏旗艦” 小米 9SE(所有體驗均基于 MIUI10.2.3.0 穩定版)。
外觀部分 - 小米數字系列第一好看的小屏手機
我買到的小米 9SE 為全息幻彩紫的 6 128 版本,與我的小米 9 顔色版本一緻。小米 9SE 給我的三個感受就是 “小、輕、炫”,我就着重以這三個點來說一下小米 9SE 的外觀。
從一開始,小米 9SE 就是以 “小屏” 為設計基準的手機,小是必然的。
小米9SE可以輕松一手掌握
70.6mm 的寬度、5.97 英寸全面屏,這兩點就已經基本奠定了小米 9SE 的小,全面屏時代,好像小于 6 英寸的 2000 元價位全面屏手機也就隻有小米 8SE 和小米 9SE 了,2019 年,估計小米全年也就這一款手機低于 6 英寸,因為 Redmi7 已經化身為大屏手機,所以想要 MIUI 小屏,目前也就隻有 9SE 這一款了。
第二個就是輕,對于我一個長期用過各大品牌最重手機的我,面對 176 克的小米 9 感覺 “輕的不像真機”,而面對 155 克的小米 9SE 感覺 “我好像沒有拿着手機”,上一代小米 8SE 為 164g,上一點說過小米低于 6 英寸的手機全年隻有這一款,其實,低于 160g 的小米手機也貌似隻有這一款…… 能做到這麼輕,勢必在一定地方有犧牲,具體犧牲在哪,我們後面再說…
第三個 “炫”。
這一點帶不透明手機殼的基本可以跳過。
炫也就是其後蓋,小米 9SE 與小米 9 采用了相同的納米激光全息紋工藝,這種工藝在其他測評機構的小米 9 評測裡已經說爛了,小米官微也同樣進行了科普,那麼我在這不在複述,如果不清楚這種工藝的朋友可以看下面這張圖(來自 @小米手機)。
來自微博@小米手機
雷總在發布會上也是用了大篇幅講述小米 9 這一工藝,用雷總的話來形容就是 “布靈布靈”…
取自小米9發布會
但我要說的是小米 9 與小米 9SE 後蓋的區别,一個非常明顯的區别就是:小米 9SE 采用的是 2.5D 玻璃後蓋,而小米 9 采用的是全曲面玻璃後蓋。
左為小米9,右為小米9SE
後蓋曲率的不同直接導緻了二者所産生的光紋的不同。小米 9SE 經過光照後其彩色是一條直線,而小米 9 會有一個 “美人魚線”,從美觀的角度說,小米 9 确實比小米 9SE 要更加好看。
還有一個細節就是,小米 9SE 的後蓋與邊框的過渡不像小米 9 一樣直接過渡至金屬中框,而是在中框和後蓋之間有一圈類似于華為 P20 一樣的塑料框。
但小米 9SE 比華為 P20 好太多,這一圈塑料很細,并進行了抛光工藝加工,而且過渡做的非常好,完全沒有割手的感覺,為小米的工業設計點贊!
屏幕部分 - 頂級 AMOLED,mini 版的小米 9這次小米 9SE 的屏幕不像上一代小米 8SE 一樣:從小米 8 的大弧 R 角變成了弧度很小的 R 角,加上小米 8SE 的 “大劉海”,使得小米 8SE 看上去總覺得有點 “詭異”。而這一代小米 9SE 屏幕與小米 9 的屏幕總體形狀基本一緻,可以說,小米 9SE 屏幕就是 mini 版的小米 9。
小米 9SE 采用了一塊大小為 5.97 英寸的三星 AMOLED 水滴屏,其額頭、兩邊、下巴均不等寬,其中,下巴寬度為 3.8mm,屏占比高達 90.4%。
屏幕下巴寬度為屏幕最邊緣至玻璃蓋闆最邊緣的距離
這在 2000 元價位段已經是相當優秀的存在了,我推測,小米 9SE 屏幕應該是采用了 COP 工藝才使得下巴寬度 如此優秀。我們也可以通過下圖來看一下一款 2000 元手機和 3000 元手機下巴的對比。
小米9(上)與小米9SE(下)下巴寬度對比
(所謂自己打自己) 屏幕整體觀感依舊是小米這兩年對于 AMOLED 的調教風格:觀感類似于 LCD 屏。即使其 NTSC 色域宣稱達到了 103%,但是其屏幕并沒有 OV 那般濃郁,小米 9SE 的屏幕非常适合初次使用 OLED 屏幕的用戶,也可以說,所有小米的 AMOLED 屏手機都是如此。
亮度方面,官方宣稱小米 9SE 屏幕的最大激發亮度為 600nit,實測…(沒有測試工具,所以隻能用肉眼…)在陽光下,小米 9SE 的屏幕也是十分清晰,這不僅僅得益于其 600nit 的高亮度,更得益于小米 9S 也采用了與小米 9 一緻的陽光屏 2.0。
圖一為所設置亮度圖二未激發陽光屏圖三激發陽光屏
陽光屏這一功能在小米 4 上就有了,第一次稱之為 “陽光屏” 是在小米 Note 發布會上,陽光屏的好處在于動态調整屏幕顯示的局部自視亮度,在陽光下,這塊屏幕能夠提升暗部的亮度,同時保證亮的地方不會過亮而影響屏幕觀感。
在夜晚,小米 9SE 也具備夜光屏。
小米9SE系統設置中對于夜光屏的設置
這項功能首發于小米 6 上,可謂是好評如潮,在暗光環境下能夠将其亮度調節至 1nit,從而更好地保護視力。
然而,小米 9SE 采用的是 OLED,所以避免不了低亮度下為了保證色彩的準确性将屏幕調光模式轉換為 PWM 調光。
左邊為小米9SE(穩定版PWM調光)右邊為小米9(開發版類DC調光)
但由于知名動漫博主 @魔法師蛋小丁 對 OLED 類 DC 調光的大量“吹捧”,小米 9 率先在開發版上更新了全域類 DC 調光。
相信在不久後,小米全系 OLED 屏會加上全域類 DC 調光。
其實,小米早在小米 Note2 上就已經實現了全域 DC 調光。何為 PWM 調光何為 DC 調光,我這裡不多闡述,想要了解更多,在文章末尾會有鍊接内容。總之,建議夜間打開護眼模式降低藍光率,更加建議晚上不要關燈玩手機。
還有一點最值得說的就是小米 9SE 使用了與小米 9 完全相同的第五代屏下指紋識别。
小米9SE第五代屏下指紋識别
這套指紋方案是目前使用最廣、速度最快的屏下指紋方案,來自于彙頂。小米 9 在開發版上貌似更新了屏下指紋的算法,升級為 “第六代屏下指紋識别”,所以,小米 9SE 對于小米 9 還是略有差距。
左為小米9(開發版已更新算法)右為小米9SE(穩定版未更新)
不過,這也是可以通過後續更新解決的,希望 MIUI 能盡快将小米 9SE 的開發版放出以更快更新好用的新功能。
相機部分 - 2000 元價位段無敵
小米9SE相機特寫
小米 9SE 的相機也是一大亮點,這應該是 2000 元價位段的第一款後置三攝手機。小米 9SE 的三攝設計與小米 9 相同,都是采用了廣角 超廣角 長焦的方案,主攝也都是采用了 SONY IMX586,但二者區别卻不小,我們一一來說。
第一點就是三攝的排序上。(這點很多人弄混了)
上圖為小米9相機排布,下圖為小米9SE相機排布(均取自/修改于小米商城介紹頁)
第二就是二者的廣角和長焦 CMOS 不同,小米 9SE 超廣角為 1300 萬像素,僅支持廣角,長焦為 800 萬像素。小米 9 則是妥妥的真三攝配置,超廣角為 1600 萬同時支持廣角和微距,長焦為 1200 萬。
第三點是一個很不起眼但是及其影響拍照體驗的功能 — 激光對焦。
有相同也有不同,但主攝終歸是相同的,那麼就用三組樣張進行對比,并說說拍照感受。
左為小米9SE拍攝,右為小米9拍攝均開啟AI相機和自動HDR
第一組圖是太陽落山時在樹蔭下對着陽光拍攝的照片,左邊為小米 9SE 所拍攝的,右邊為小米 9 所拍攝的,均開啟 AI 相機和自動 HDR。但在相同環境和相同拍照方式下,我竟然覺得小米 9SE 比小米 9 更好。小米 9 底部的地盤和草地亮度相當低,導緻很多細節丢失。小米 9 眩光十分嚴重,小米 9SE 壓制的很好。而且小米 9 并未拍攝出明顯的丁達爾效應,而小米 9SE 還原場景還原的非常好。
為了提升暗部亮度,我将小米 9 打開 HDR 再次拍攝一組照片。
左圖為小米9拍攝,右圖為小米9SE拍攝均開啟AI相機,其中小米9開啟HDR
這一組照片,小米 9 在暗部亮度上提升了許多,地面草坪更為清晰,但是,在樹蔭間可以看見有些許過爆情況,眩光現象依舊存在(擦拭鏡頭後拍攝),丁達爾效應完全不見。相反,它的老弟小米 9SE 表現依舊很穩,隻是亮度略低。
左為小米9,右為小米9SE,在超級夜景模式下拍攝
第二組圖是在天空将黑的環境下并開啟 “超級夜景” 模式拍攝的,此時路邊店鋪燈光已經基本打開,我們再來看一下二者區别。到晚上,二者區别相差無幾,但還是可以看出差距。首先就是亮度上,小米 9 在高光壓制上更為徹底,可以從兩張圖的紅綠燈以及 “某商務賓館” 的燈牌上可以看出此點。其次就是畫面上,小米 9 好像有點微微泛黃,可以從大樓的牆壁上看出。
雖然成像上差不多,但是在拍攝體驗上相差卻很大。使用小米 9 拍攝無論是對焦速度還是拍攝速度上都遠快于小米 9SE。這是因為,小米 9SE 不但沒有配備激光對焦,而且因為 IMX586 的自身遺憾,沒有 Dual PD 雙核對焦,這就導緻了夜間對焦速度比較慢。
上圖小米9拍攝,下圖小米9SE拍攝開啟超廣角模式,關閉HDR,開啟AI相機
第三組圖采用超廣角模式拍攝,小米 9SE 采用的是 1300 萬廣角相機,F2.4 光圈,125° 廣角,而小米 9 采用的是 1600 萬廣角同時具備微距的相機,F2.2 光圈,117° 廣角。
有趣的是,小米 9SE 所拍攝的角度(下圖)竟然大于小米 9(上圖),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小米 9SE 擁有比小米 9 更多的畫面。二者成像,對于我這位 “攝影小白” 來說似乎找不到什麼缺點,但對于放大後的清晰度也隻能說 “能看”。超廣角相機的使用範圍也僅僅限于白天,夜晚想用超廣角拍夜景幾乎不可能。
但是,小米 9 和小米 9SE 對于這顆攝像頭最大的區别就在于,小米 9 支持 4cm 的微距拍攝,而小米 9SE 不支持,所以這裡各位一定要按自身需求仔細選擇。
其次就是攝影,攝影對我來說完全不懂,我也隻會看參數,小米 9SE 和小米 9 雖然擁有同款主攝,但小米 9SE 是不支持 4K60FPS 錄像的… 好在,960FPS 的超級慢動作小米 9SE 還在。
左圖為錄像設置,右圖為超級慢動作
總結上述,小米 9SE 的表現有時候甚至是要好于小米 9,若不談小米 9,小米 9SE 似乎很難在 2000 元價位段找到一個競争對手,似乎隻有小米在 2000 元價位段擁有兩款搭載 IMX586 相機的手機。小米 9SE 擁有着小米 9 同款主攝、角度更廣的超廣角相機以及長焦相機,如果你喜歡拍照,而預算在 2000 元左右,小米 9SE 是你的唯一選擇,因為小米 9SE 在 2000 元價位段幾乎無敵。
性能部分 - 遺憾的骁龍 712作為小米 8SE 的換代,9SE 同樣采用了中高端的 7 系列處理器,但作為換代,處理器也要升級不是?于是,高通送了一顆比骁龍 710 強 0.1Ghz 的骁龍 712 給了小米… 所以我們可以看見,骁龍 712 基本是小米獨占。
骁龍712與骁龍710的對比圖
所以,這顆升頻了 0.1Ghz 的骁龍 712 到底比原來的 710 強多少,我們通過最熱門的兩款遊戲來看看。
・王者榮耀(環境溫度 10℃,最高畫質,未開啟人物描邊)
作為一個過億受衆的 MOBA 遊戲,自從王者榮耀開啟 2.0 版本更新了超高清模式後,這個本被骁龍 660 完虐骁龍 636 舒适的遊戲重新回到了測評舞台。那麼這款 712 跑這款遊戲如何呢?
廢話不多說,上快否截圖…(目前:骁龍 660 已死,骁龍 670 一口氣,骁龍 710 還行)
環境溫度10℃,最高畫質,未開啟人物描邊(測試工具-快否)
從快否的測試結果來看,幀率起伏是比較大的,最低到了 40 幀左右,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平穩。
遊戲體驗方面,在正常的遊戲過程中其實也感受不到 60 幀到 40 幀的過程,所以這突然一下的跳動影響并不大。其次我們看一下處理器的調度,處理器頻率變化是普通手機對王者榮耀的調度水平。起伏特别大,但是永遠不會讓你在需要頻率的時候降頻,這也是為了手機整體功耗的一個表現。
骁龍 712 其實面對王者榮耀還是遊刃有餘的,看幀率表現比 OPPO R17 Pro 還是稍微強點,就此,0.1Ghz 好像并不明顯…
・絕地求生 刺激戰場(測試于三把王者榮耀之後,環境溫度 10℃,破解流暢 極限幀率,開啟抗鋸齒)
刺激戰場應該是目前來說測試中高端手機性能最完美的一款遊戲,因為這款遊戲可以使得他們跑不滿畫質。現在,骁龍 855、骁龍 845 乃至骁龍 835 其實都可以跑滿 HDR 高清 極限幀率,尤其是骁龍 855,幀率波動屢屢控制在 5 幀之内…
介于 OPPO R17 Pro 的表現,我試探的将其畫質改為均衡 極限幀率,然後發現基本處于 40 幀左右。由于幀率優先級,所以我将畫質調至 “流暢”。
我們來看一下小米 9SE 的表現,上快否截圖…
環境溫度10℃,破解流暢 極限幀率,開啟抗鋸齒(測試工具上同)
可以看出,小米 9SE 連流暢 極限幀率都有點困難… 平均幀率在 55 幀,其實看起來已經不錯了,但是幀率的曲線圖着實有些膽戰心驚,且不說最低幀率在 20 幀,有一段時間平穩保持在 40 幀就有點影響遊戲體驗了。
不過我查詢了一下 “小白測評” 中的測試,發現小米 9SE 甚至可以在 HDR 高清 極限下達到平均 50 幀… 我一度懷疑我的是不是假 SE…
取自小白測評微信公衆号(侵删)
但是不得不說,小米 9SE 的續航控制相當完美,一款及其耗電的遊戲也可以與王者榮耀耗電相同,十分難得,這點我們後面詳細說。
就上述來看,骁龍 712 略強于 710,這是我的親身感受,但這個強又好似并沒有,因為一點也不明顯,總體性能夠用。
但我更想問一下,為什麼不用骁龍 855?有人說高頻率耗電太快,但是其 7nm 的制程幾乎可以支撐其 2.8Ghz 的超大核,同時在日常使用也會更加省電,不信看一下隔壁三星 S10e。這或許也是為了拉開與小米 9 的差距,收割 2000 元價位段用戶吧。
所以,不用骁龍 855 确實有點愧對 “小屏旗艦” 這一稱号,這是一點遺憾。
電池部分 - 中度使用 “妥妥用一天”小米 9SE 包括小米 9 電池或許是這兩款手機最大的槽點了,為什麼小米 9SE 和小米 9 這麼輕薄,電池也是做了不小犧牲的。
左小米9(邊框弧度很大)右小米9SE(盡力做出弧度)
相信很多人對小米 9SE 的電池十分擔憂,那麼這款 3000mAh 電池的手機的續航表現到底如何,我們從遊戲、日常使用、待機三方面來看看。
① 遊戲:遊戲是大衆使用手機過程中最耗電的一部分,在測試性能過程中也順帶測試了一下遊戲耗電。
王者榮耀耗電(測試工具-快否)
刺激戰場耗電(測試工具-快否)
三把王者榮耀平均 20 分鐘耗電 10%,三把刺激戰場平均 8 分鐘耗電 4%,也就是說兩款遊戲的耗電近乎一緻。
就此來看,小米 9SE 的耗電表現在其實從遊戲耗電來看,得益于骁龍 712 的良好功耗表現,在充分發揮 712 性能的基礎上保證了手機續航。小米 9SE 持續遊戲時間也能保持 3-4 小時。
② 待機:待機是在後台數據、WiFi、GPS 關閉,開啟省電模式且放入一張電信、移動卡的情 況下進行的。待機測試在遊戲測試之後,所以并非全程待機。
待機測試,3:30至7:28(測試工具:AccuBattery)
3:30 至 7:28 僅耗電 1%,也就是說,如果晚上 9:30 睡覺,早上 7:30 起床,最多也僅耗電 4%。
待機耗電場景其實很少有全程 100% 到 0% 的,絕大多數場景都是:假若晚上忘記充電,第二天手機還能不能使用或是還剩多少電,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小米 9SE 待機也超強。
③ 日常:一句話 “妥妥用一天”,3000mAh 能夠妥妥用一天,我是真不敢相信能夠用一天的,直到我真正用了一天…
階段測試數據(測試工具-AccuBattery)
共用時 14 小時左右,亮屏時間 4 小時多,且其中玩了 N 把遊戲,大部分為中度使用,且下午有部分時間一直沒用。
耗電前4APP(測試工具-AccuBattery)
我可以這麼解讀:中度使用從早起床至晚下班絕對夠用。 電池方面我需要為小米 9SE 正名,千萬不要因為電池小而認為續航特别差,比如小米 9……3000mAh 絕對和它骁龍 712 一樣夠用。
系統體驗 - 萬物基于 MIUI
小米 9SE 出廠搭載了 MIUI10.2.3 穩定版。MIUI 系統的體驗沒有話說,用過的人都說沒廣告就完美了… 整個 MIUI 已經上升到了一個生态完整、體驗完整的高度,但作為與小米 9 同期發布的 “小屏旗艦” 是不是有小米 9 一般的體驗?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小米 9 的絕大多數特色功能都有,從引導界面上看就知道,小米 9SE 的默認主題與小米 9 相同,都使用了 24 小時更替的 “雪山” 壁紙。其次,小米 9 目前獨占的 AOD 息屏顯示、深色模式、停留指紋識别呼出快捷方式均在小米 9SE 上出現。
圖一為小米9SE默認壁紙圖二為深色模式設置圖三為彩色AOD息屏顯示
并且,相機方面,短視頻、超級夜景、4800 萬直出、超廣角都是有的,所以大方面還是都共有的。
但是,小米 9SE 依舊有很多地方沒有更新與小米 9 相同甚至與 MIX3 相同的功能。
第一個就是 GameTurbo,這個可以稱之為遊戲工具箱 3.0,但是,小米 9SE 依舊是用了與上一代 8SE 相同的遊戲工具箱 1.0… 連 MIX3 上的遊戲工具箱 2.0 都沒有…
依舊為遊戲工具箱1.0
第二個就是相機方面,不但長廣角模式依舊不能開啟閃光燈,而且 4800 萬還藏在 “更多” 裡面,讓人很是難堪。
左圖小米9SE的48MP超清模式仍在“更多”内右圖超廣角依舊無法閃光燈
第三個就是指紋識别,一旦上滑後就無法再次使用指紋識别了,隻能老老實實輸密碼進入,更搞笑的就是如果你使用了有快捷進入 APP 功能第三方主題後,你點擊快捷方式,是不能用指紋解鎖的 但這個情況已經在小米 9 開發版上解決了,小米 9SE… 開發版都沒有是吧…
關于指紋識别邏輯問題
希望 MIUI 部門别隻顧 “戰鬥天使” 而抛棄這一個 “小屏旗艦” 了…
特色功能 - NFC 終回歸其實我在小米 8SE 的時候就準備買的,但是小米 8SE 沒有 NFC 這一點就直接勸退我購買…
而這次,小米 9SE 重新回歸了全功能 NFC 這一功能。小米可以說是國内功能最為強大的 NFC 手機廠商。早在 2016 年的小米 5 時就已經出現了 “手機就是公交卡 / 銀行卡 / 門卡 / 飯卡”,也同時是第一個上線交通聯合卡的廠商,更是第一個支持轉移公交卡的廠商。
圖一:支持公交卡轉移圖二:支持門卡功能圖三:支持MI Pay
小米 9SE 更是配備了小米的一項款款必備的特色功能 - 紅外遙控。
紅外遙控(圖片取自小米商城介紹頁)
雖然這個功能可能平時沒有什麼用,但是一旦當你找不到遙控器了,或是需要遙控器卻沒有的時候,這個功能可能就會讓你成為全場的 “焦點”。
小米 4 是第一款配備紅外遙控的小米手機,當年我使用小米 4,曾多次被他人贊歎道 “哇,這手機還能當遙控?”
在功能方面,小米從不會讓他人失望,帶來的隻會是種種驚喜。
總結 - 配置 “低配”,價格 “真香”小米 9SE 給我感觸最大的依舊是它的小,畢竟小米王騰王總也說過了,小屏旗艦不在會有,且用且珍惜…
隻是略有遺憾,沒有采用最為頂尖的處理器,也沒有使用更快的充電,也沒用更好的相機… 種種如此,都可以感受到,小米 9SE 的确有點 “低配”。
但是,1999 元起售的三攝、屏幕指紋、骁龍 712,到哪裡會有?隔壁友商 9102 年的骁龍 710 甚至将價格定到了 3000 元的高度… 在小米… 這可以買頂級旗艦骁龍 855 了…“真香” 一詞卻依舊适用于小米 9SE 上。
但我更甯願能夠有一款小米 9SE Pro 來彌補這一 “小屏旗艦” 的種種遺憾。 這款手機更适用于作為小米 9 的備用機,如果真想把這款手機當主力,必須得做好電池不太經用的準備,所以如果想在 2000 元價位選一款主力機,首選 Redmi Note7 Pro,其次就是小米 8 普通版了。
為何小米會出這樣一台手機?我想了想,小米 9 系列是小米在分離 Redmi 後推出的第一款旗艦手機系列,1999 元,代表了很多,它代表了小米 1 一直到小米 5 這 5 年的初心,代表了小米開始進入高端機市場的号角,更代表了小米永恒的 “感動人心,價格厚道” 的價值觀。
世界是屬于愛世界的人的,如果有一天,小米真正實現了 “讓全球 50 億人都用得起小米的産品” 的目标,小米将不隻是 “為米粉而戰”,而是 “為世界而戰”。
取自Redmi 3月18日發布會
取自Redmi 3月18日發布會
題外話: 這篇文章寫了一個星期多,反複修改了很多次,甚至中途還弄丢了… 文章長度很長,大概 7000 字左右… 感謝各位能夠閱讀我的拙作…
如果這篇文章有什麼寫的不好的或者不正确的地方,歡迎在評論處留言,如果我看到,每條評論一定會回複…
我一定會努力進步,讓我的拙作看起來不那麼拙劣… 感謝各位能耐心閱讀,感謝…
文章中關于 DC 調光和 PWM 調光的介紹來自 “數字尾巴”,侵删。
,
- 文章為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酷安立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