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香港回歸25年間,港劇是内地觀衆探知香港文化的窗口,香港演員便是窗邊的講述者。戲中,他們以角色動情演繹香港變遷,向内地娓娓道來香港故事;生活中,他們也親身感受着國家的日新月異,用心懷抱内地。
滄海浮沉随浪,戲中盡攬;今朝韶華共賞,此情依舊。香港回歸25周年之際,新京報獨家策劃專訪14位香港演員,他們中有些人如今依然堅守在電視業一線,有些人則過上了低調平凡的生活。但他們都是香港回歸的重要幕前見證者。通過他們的動人講述,我們試圖重溫香港電視劇最珍貴的黃金年代,喚起兩地血脈相通的情感共鳴。
歐陽震華有一句固定的自我介紹:“我拍過很多電視劇,大家可能也看過不少”。每當說這話時,他都有些腼腆,又有一絲自豪。腼腆在于,他不認為做到觀衆心中的“最佳男主角”有多厲害;自豪出于,表演是他最熱愛的事業,他無時無刻都感激自己走過這一趟,遇到了那麼多的好角色。
出道多年,歐陽震華是内地觀衆最為熟悉的港劇男主角之一。 受訪者供圖
作為港劇巅峰時期多部經典劇集的主演,《壹号皇庭》《洗冤錄》《陀槍師姐》《法證先鋒》《一屋老友記》……隻要有歐陽震華在,觀衆就會準時坐在電視機前。“為什麼香港人都愛歐陽震華”“這個顔值不高、身材發福的‘胖胖’為何能成為港劇常青樹”,聊起表演時,歐陽震華說得最多的是“熱愛,堅持,琢磨”:“劇本寫的隻是角色,演員演的是人物,要融入到人物的生活裡,才能創造經典。”
問他如何給自己的演藝道路定性,歐陽震華想了想說:“實力派與偶像派的分别,可能是偶像派通常在比較年輕時就被力捧,但實力派往往都是年過30後才‘出頭’,我也是30多歲才有機會當上主角的,應該算是實力派吧。我不是被捧出來的,也算不上是大器晚成,一般大器晚成是形容四五十歲才出來的(人)。但無論如何,在這條路上我能做主角就是幸運,我擁有的福氣是能慢慢融入觀衆的心,讓他們喜歡我。”
誤打誤撞入行
眼前的每件事、每個人都是新鮮的
很多人喜歡将歐陽震華的經曆作為勵志案例分享。上世紀90年代,港劇的黃金鼎盛時期,他被稱為“收視福将”,哪怕演藝圈競争激烈,帥哥紮堆,他始終擁有大批忠實觀衆。他出演的作品基本都會獲得超高收視率,甚至還會因為劇集太受歡迎追加續集,比如《陀槍師姐》《洗冤錄》《法證先鋒》,都是經典的港劇IP。
港劇《洗冤錄》中,歐陽震華飾演宋代法醫宋慈(左:林文龍、右:歐陽震華)。
小時候的歐陽震華沒發現自己身上有什麼演藝天賦,也沒想過做演員會成為他的終身職業。
畢業後,歐陽震華找到了一份工作,遇上朋友想去考TVB藝員訓練班,叫他一起去。這一去,朋友沒考上,他卻被錄取了。心裡想着訓練班這麼不容易才能進去,歐陽震華幹脆辭了工作,進入全日制的TVB第十一期藝員訓練班,和梁朝偉、周星馳、吳鎮宇成了同學,開始苦讀演員課程。
他自認不是型男,也沒什麼天分,隻有靠努力和實力來印證自己是“可以的”。盡管同窗在不久的将來都成了行業裡的佼佼者,但歐陽震華說當時根本沒什麼壓力,就安安分分做自己該做的事:“剛讀訓練班時,心态是比較平和的,同學間不會做比較,也不會覺得誰比誰強。每天就是完成老師留的表演練習。那時我每天都很開心,也很興奮,因為眼前的每件事、每個人對我來說都很新鮮,對白怎麼說、表情怎麼做,唱歌、跳舞、練武功,當然也會學很多表演技術上的東西,比如怎麼走位、如何配合攝影機、了解燈光的角度等等。”他說,那是一個全新的自己,面對樣樣都很新鮮的世界,“我們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班級‘卧虎藏龍’,那都是畢業多年後回望過去,大家總結的。”
十年“龍套”遇轉機
陳小生就是我,樂觀、專心又專一
在歐陽震華看來,表演的迅速成長期發生在訓練班畢業後。那是港劇的鼎盛時期,他開始在大大小小的電視劇裡跑龍套、當配角,這讓他快速成長起來。可這龍套一“跑”就是十年。不過,表演之于歐陽震華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情,就算拿到的角色再小,哪怕給他人當背景闆,他也要經過自己的一番設計,在有限的空間裡将表演能量全部釋放出來才算滿足。他記得某部戲中,男女主角坐在他後面聊天,他要給這兩個角色做前景,沒有一句台詞。為了讓畫面顯得自然,他幾乎把桌上的所有東西都玩了個遍。
那段時間,他什麼角色都演,壞人、劫匪、路人、沒名字的小和尚。眼見老同學們一個個成名,自己卻仍在片場做着甲乙丙丁。他說,他也不是沒有焦慮和懷疑過,一次在街邊看到服裝店招聘店員,保證月收入過萬,差點兒動了心思。但轉念一想今天都不知道明天拍什麼,不如再給自己兩年時間,再“沖不出來”就盡早轉行。終于,在1992年,他等來了人生第一次做主角的機會——主演港劇《壹号皇庭》。
港劇《壹号皇庭》是歐陽震華事業的轉折點(左:歐陽震華、右:陳秀雯)。
歐陽震華說,如果沒有《壹号皇庭》他可能早就轉了行,變了樣,也不會在這裡接受采訪。
這是他熬了十多年第一次做主角的劇,播出後大受歡迎,不僅獲得了認同,他也意識到原來自己可以演一些有喜劇特點的角色。找準定位後,歐陽震華的片約不斷,且部部都是男主角。轉向古裝劇領域後,他和關詠荷搭檔拍攝了港劇《醉打金枝》,二人還憑借該劇拿到了當年TVB萬千星輝賀台慶最佳惹笑冤家大獎;再之後的《洗冤錄》,他又憑借宋慈一角拿下TVB33周年萬千星輝賀台慶我最喜愛的男主角。古裝劇之外,時裝職業劇裡,香港警隊的所有部門,從重案組到公共關系科,從法證部到罪案調查組,都有歐陽震華的身影,這些角色睿智、博學,風趣幽默。由他主演的《陀槍師姐》播出後,許多男人會“罵”歐陽震華,因為自家的太太和媽媽終日喋喋不休,每天質問他們“為什麼不學學陳小生(其在劇中飾演的角色)”。
港劇《陀槍師姐》中,歐陽震華飾演陳小生(左起:歐陽震華、關詠荷、滕麗名)。
“在我看來,這麼多角色裡其實最像我的就是陳小生(笑),他樂觀、做事專心,愛情專一。我演的角色大部分都是這樣的,引導人向善向好,不做壞事,比如宋慈、鐘馗、高彥博都是教大家做好人、做好事,這就是港劇的意義和魅力,也是我最驕傲的部分。”
掏不空的“貨櫃”
一天能拍20個小時,隻因為喜歡
陶大宇、蘇永康喜歡用“貨櫃”形容這位相識多年的老友。意思是,歐陽震華有太多的戲劇感,遇到角色時能“掏”出很多東西,多得連貨櫃都裝不下。
作為演員,歐陽震華從來不缺努力,他甚至曾一年拍了120集的電視劇,一個星期都沒回家,實踐着“在TVB做主角,忙起來是沒有時間睡覺”的人生信條:“那時确實需要很強的毅力才能完成工作,我們在公司洗澡、睡睡袋。有一段時間,我還睡過公司洗手間的長凳。天氣冷時就把手放在長衫袖裡,抱着自己度過了無數個夜晚。拍起戲來,也是不分晝夜,一天大概拍20個小時,但我隻有一個念頭就是‘熬過去’,希望每次出鏡都能讓觀衆看到最好的表演。”
“就沒有頂不住的時候嗎?”記者問。“答案就兩個字‘喜歡’,我喜歡表演。不喜歡的話,身心都是難以堅持的。我也有拍得很累很累的時候,也會埋怨、喊苦。我記得前輩波姐(馮素波)問過我一個問題,‘你不是想做主角嗎?’是啊,我已經很幸運了,就一定要熬過去。這一路上,我得到了很多前輩的鼓勵和提點,這也是電視人應該傳承的精神。”
歐陽震華說,拍戲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受訪者供圖
這些年,娛樂市場北移,演員北上,歐陽震華也來内地參演過影視劇、綜藝節目。他身上依舊保留着香港演員勤奮踏實的煙火氣,也越來越覺得拍戲最重要的是開心。而他最珍視的就是他的那些觀衆,“雖然我是演員,但我也就是個普通人,每天面對的也是普通人,有什麼資格高高在上呢?”他想了想,又補充道:“我的親和力不是做出來的,就像我喜歡和人合影,有時看到他們不敢開口,我就會主動問他們‘想不想拍照啊’。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能讓我繼續堅持下去。”
幕前幕後兩不誤
有意嘗試創作,喜歡人情味濃的作品
生活中,歐陽震華喜歡問别人他的“形象如何”,不等對方給出答案,他會反問,“是不是圓圓的,萌萌的?”他常把笑容挂在臉上,超好的人緣,也讓他成了觀衆、同行心中最喜愛的演員。2007年,他憑借港劇《賭場風雲》入圍國際艾美獎最佳男主角,師兄周潤發特意給他打來電話,大贊他是“中國香港第一人”,但這些榮譽似乎從沒讓他覺得自己有什麼不一樣,他說,要判斷自己是否受歡迎,隻能看劇集的表現和工作量:“現在有了社交平台可以傳播資訊,以前我們就悶頭拍戲。隻有去做宣傳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熱情的觀衆。既然當時不知道自己紅,所以我也從來不會飄飄然。”
不過,這幾年,歐陽震華決定将工作的步伐放慢,多留時間陪家人,并為自己增值:“這兩年,我突然覺得幕前、幕後是可以同步進行的,因為疫情原因,不少工作受到影響,既然多了時間在家,不如多做嘗試,多學習。比如拍攝《壹号皇庭》時,很多對白都需要自己去豐富,這樣出來的是第二手的材料。如果自己能寫對白,那就是第一手材料了,演起來也會更容易。”他想了想,說自己現在也希望能做些創作:“我喜歡《一屋老友記》這類溫馨題材的作品,關注的也都是身邊人、身邊事,是人情味很濃的電視劇。”
今年是香港回歸第25個年頭,歐陽震華也不禁感歎,這25年裡他是幸運的:“我感恩從事了演藝事業,也很高興可以在戲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體驗不同角色的人生。這25年間因為拍戲的關系,認識了很多台前幕後的同僚。有些人可能是很多年前合作過,之後一直沒機會再見;有些人相隔多年後還可以再合作,再有機會見面,那種心情是很奇妙的,也很開心……”
同題問答
新京報:作為香港演員,你心中的港劇是什麼樣的?
歐陽震華:奮鬥、努力上進、同心合力去做一件事,最後都能開心完結。我認為港劇大多是教人上進追求成功的,是有教育意義的。
新京報:在你看來,哪個角色最能代表港人精神?
歐陽震華:《法證先鋒》中的高彥博,《陀槍師姐》中的陳小生,以及《一屋老友記》中的寶歡。
與關詠荷(左)合作的港劇《陀槍師姐》中,歐陽震華(右)飾演陳小生一角。
新京報;今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你個人在生活上和事業上最明顯的變化是什麼?
歐陽震華:生活上沒太大變化,但作為演員,工作上多了與内地演員合作的機會。大家都來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表演方式,合作交流多了也會豐富我的演藝生涯。
新京報:你覺得在内地生活(或往來于香港與内地之間),最深刻的體會是?
歐陽震華:最開始以為到内地拍戲,沒有家中的飯菜,沒有太太照顧,一定會很辛苦、會瘦(笑),事實是每次拍完戲都會變胖(大笑)。其實,在内地拍攝沒有那麼緊張,時間也不會那麼緊迫,不會不分晝夜地開工,相對來說較為輕松。劇組又對我很好,起居飲食、大小事情都會為我妥善安排。有時在内地不同的城市開工、出席活動,能感受到大家的熱情,在内地的工作體驗都是非常開心、愉快的。
新京報:學說普通話的過程中,有沒有印象最深刻的詞?
歐陽震華:普通話裡有些字的發音對講廣東話的人來說是很困難的。有些音也較相似,很難分辨,例如:式、私、施、絲、四、十、死這組近音字,又如山、善、散、珊、生這類近音字,除了讀音咬字困難,使用詞彙也很困難。又比如廣東話會說“質素”,普通話則用“素質”,但意思是一樣的,所以在學普通話方面我還需下工夫。
新京報:來内地發展後,掌握了哪項新技能?
歐陽震華:以前信息科技沒那麼發達,不像今天有那麼多社交平台,這是大勢所趨,也是好事。我們可以用社交平台為自己宣傳,分享一些關于自己正能量的消息,也可以通過平台知道更多的事。
新京報:作為很多人的“回憶殺”,最想和當年的劇迷說什麼?
歐陽震華:我想向我的劇迷、粉絲說多謝,多謝你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希望能帶給你們美好的回憶,繼續拍出好的作品給你們欣賞。
新京報:用一句話形容你現在的生活狀态?
歐陽震華:能做的就一定會去做,但現在會稍微放慢腳步,希望能做到精益求精。
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首席編輯 吳冬妮
校對 趙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