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鐘薛高31℃室溫下放1小時不化
引發熱議
此前報道:
鐘薛高在31℃下放1小時不化?回應來了
6日一早
鐘薛高相關新聞
再次沖上熱搜第一
鐘薛高雪糕疑似燒不化
上海市監局:已關注到此事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7月5日,一段網友用打火機點燃鐘薛高雪糕疑似燒不化的視頻再度引發關注。視頻中,一男子用打火機嘗試燃燒鐘薛高雪糕,雪糕上已經顯示有黑焦但是并沒有大量液體滴落,反而有冒煙現象。
對此,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宣傳處工作人員回應記者,已關注到此事,并告知相關業務處室。鐘薛高客服熱線工作人員表示,一般常溫下3-5分鐘融化,“燒不化的情況我們也是第一次聽到”,已記錄該問題,将有專員回應。
“網紅雪糕”在太陽下暴曬,多久會融化?
實測→
7月5日記者購買了市面上較為常見的6款“網紅雪糕”,價位在8-17元,進行測評。
中午11點36分,上海室外溫度為34℃,為保證條件一緻,本次測評記者幾乎同一時間打開相同時間内從冰櫃内取出的6款雪糕,并靜置1小時。
靜置10分鐘時,6款雪糕融化情況
靜置10分鐘左右,測評發現,最快融化的是哆啦A夢藻藍原味雪糕,其次是擰巴蕉,盲盒雪糕外部開始有些濕潤,而小黃人雪糕、鐘薛高和須盡歡依然保持原形。20分鐘後,哆啦A夢和擰巴蕉已經融化得不成樣了,盲盒雪糕開始逐漸融化,小黃人雪糕、鐘薛高須盡歡和盲盒雪糕已經化得比較明顯,小黃人雪糕跟原來的形狀基本保持一緻。鐘薛高形狀完整,但中間部分有些裂開。
靜置1小時後,6款雪糕融化情況
經過本次長達一小時的雪糕化凍測試發現,其餘5款雪糕基本都化得差不多了,最堅挺的依舊是鐘薛高。嘗試攪動之後發現,鐘薛高化凍後狀态最為黏稠,小黃人雪糕次之,剩餘4款融化後已完全呈液體狀。
鐘薛高發長文回應
稱用烤雪糕評斷品質不科學
6日@鐘薛高 發布聲明稱:
所有雪糕産品均按照國家标準GB/T 31119-2014《冷凍飲品 雪糕》合法合規生産,并于檢測合格後出廠。
鐘薛高海鹽椰椰雪糕配方中主要成分為牛奶(35.8%)、稀奶油(19.2%)、椰漿(11.2%)、加糖煉乳(7.4%)、全脂乳粉(6.0%)等。産品中蛋白質含量為6.3克/100克,固形物含量約40%,高于國家标準GB/T 31119-2014《冷凍飲品 雪糕》中對清型雪糕蛋白質含量≥0.8克/100克,及固形物含量≥20%的要求。
關于消費者關心的卡拉膠,其來源于紅藻類植物,廣泛使用于冰淇淋、雪糕和飲品中,适量的卡拉膠有助于雪糕中乳蛋白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态。平均每支78克鐘薛高海鹽椰椰雪糕中卡拉膠添加量約為0.032克,符合國家标準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中,卡拉膠可在冷凍飲品中“按生産需要适量添加”的規定。
鐘薛高認為用烤雪糕、曬雪糕或者加熱雪糕的方式,來評斷雪糕品質的好壞并不科學。
但網友對鐘薛高的這番回應,網友表示:科不科學無所謂,健不健康才是真正重要的。
多吃對人體有害嗎?
查看市面上雪糕的配料表,添加增稠劑來增加冷飲的抗溶性已是常規操作。國家标準中對食品添加劑的适用範圍和使用量有明确規定,在标準規定的範圍内使用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如果過量服用,則會影響消化和吸收,引發胃腸道的疾病。
據李保國教授介紹,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每千克的冷凍飲品中增稠劑的最大使用量是2克。而且,不同的增稠劑成分,限定量也不同。比如,海藻酸丙二醇酯為1.0克/千克,羅望子多糖膠是2.0克/千克,決明膠是2.5克/千克,刺雲實膠是5.0克/千克,而澱粉磷酸酯鈉可按生産需要适量添加。
食品是否值得吃,并不在于其中有沒有增稠劑,而在于它的營養價值怎麼樣。至于化了之後是不是變成液體狀态,也不是食品是否安全的評價指标。果凍在室溫下不會變成液體,肉皮凍也不會在室溫下變成液體,并不意味着它們不安全。
綜合 :南方 客戶端、中國新聞周刊、@鐘薛高、澎湃新聞、中國日報、網友評論等
來源: 西湖之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