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縣旅遊景點大全介紹?6月13日至15日,2022年全省旅遊産業發展大會在吉安舉行會議将全面展示全省旅遊産業發展新成效、新特色、新形象,分析和研判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面臨的發展形勢和發展機遇,研究部署和加快推進旅遊強省建設,打造旅遊産業發展新高地,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贛縣旅遊景點大全介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6月13日至15日,2022年全省旅遊産業發展大會在吉安舉行。會議将全面展示全省旅遊産業發展新成效、新特色、新形象,分析和研判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面臨的發展形勢和發展機遇,研究部署和加快推進旅遊強省建設,打造旅遊産業發展新高地。
回首過去,“百縣百日”文旅消費季、“嘉遊贛”四季旅遊宣傳推廣等活動亮點紛呈。2021年,全省遊客接待量、旅遊綜合收入相比2019年恢複程度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文旅産業成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展望未來,鉚足幹勁,克服疫情對文旅行業的影響,完善文旅業扶持政策,幫助文旅企業纾困解難,重建旅遊市場信心,推動文旅業健康有序發展仍是我省文旅工作重中之重。
不斷滿足廣大群衆日益增長的文化和旅遊需求,在推動贛鄱兒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上用心用力,文化建設助推旅遊強省發展,取得的成績亮點紛呈
——聚焦提升服務效能,文旅服務便民惠民。全省新建了一批融合圖書閱讀、休閑娛樂等服務業态的新型文化空間,智慧圖書館、數字文化館建設加快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全面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實施,全省國有文藝院團組織送戲下鄉、進社區演出近萬場,各類群衆性文化活動“百花齊放”。智慧旅遊建設提速,“一廁一碼”和示範性旅遊廁所創建紮實推進,“一部手機遊江西”項目基本建成,“雲遊江西”平台用戶突破1000萬。省級設施短闆加快補齊,有序推進省贛劇院新院建設、江西藝術職業學院置換遷建。
——創新遺産保護利用,保護成果全民共享。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考古發掘工作成果豐碩,吳城遺址、築衛城遺址、南昌西漢海昏侯國遺址等一批重點項目順利實施,4處遺址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全國第五),樟樹國字山墓葬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成果,漢代文化研究全面加強,構建了“一中心五基地”平台體系。革命文物保護紮實推進,革命文物、紅色标語保護利用成為全國示範,我省在全國革命文物工作會上作典型發言。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加快推進,全面推進46項重點項目建設。
——展覽展陳出新出彩,博物館建設水平穩步提升。7個展覽入選全國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覽,江西省博物館榮獲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新增6家一級博物館、12家二級博物館,新增數量全國第四。非遺保護成效明顯,18個非遺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全國第四),成功舉辦“百藝慶百年”“江西非遺購物節”等一系列傳承展示活動。
創新發展,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不斷塑造文化和旅遊産業新優勢,在服務打造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重要戰略支點上竭盡全力,取得的成績振奮人心
——文旅産業競争力顯著增強。成功舉辦第八屆全省旅遊産業發展大會、2021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引領帶動全省旅遊産業加快發展。激發文旅消費潛力,5地入選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5地入選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開展了首批省級文旅消費試點城市創建單位、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評選。實施“百縣百日”文旅消費季活動,累計開展文旅消費活動16000餘場,總人流量超6500萬人次。着力為市場主體纾困解難,推動出台《金融支持文化和旅遊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若幹措施》,建立全省中小微文旅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一批文旅企業獲得金融扶持。
——文旅産品吸引力加快提升。全省新增25家4A級旅遊景區,認定6家省級旅遊度假區、13家省級旅遊休閑街區,新增國家鄉村旅遊重點村7個、重點鎮(鄉)3個,2個街區認定為首批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5條紅色旅遊線路入選“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線路”,10條鄉村旅遊學習體驗線路獲文旅部、國家發改委聯合推薦。文創旅遊商品再創佳績,在“2021中國特色旅遊商品大賽”“2021中國旅遊商品大賽”上,我省共獲6金10銀10銅。
——文旅品牌影響力全面提高。實施“江西風景獨好”品牌提升計劃,開展“嘉遊贛”四季旅遊宣傳推廣系列活動,策劃舉辦全省旅發大會旅遊推介會、2021贛湘紅色旅遊推介會等推介活動。實施“引客入贛”計劃,推出“嘉遊贛”文旅電子護照,實施“全國學子嘉遊贛”活動,開展“嘉遊贛”百日促銷大比拼活動。深化區域宣傳營銷合作,積極融入長三角旅遊合作圈,推動長江中遊三省旅遊合作發展,建立全省重點旅遊景區宣傳推廣聯盟抱團營銷機制。構建全媒體宣傳推廣矩陣,“江西風景獨好”抖音号多次上榜全國省級文旅新媒體傳播力指數TOP10榜單。圓滿完成2021年“歡樂春節”線上交流及與巴基斯坦中國文化中心對口合作交流工作,舉辦2021中日韓陶瓷文化藝術與旅遊周活動。
立足當下着眼長遠,不斷夯實文化和旅遊發展基礎,在營造文化和旅遊良好發展生态上盡心盡力,取得的成果可圈可點
——文旅治理體系加快完善。“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及藝術創作、公共服務、産業發展、非遺保護傳承、文物保護利用、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等專項規劃出台實施。出台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實施意見、加快城市旅遊發展的意見、推進康養旅遊發展的意見、推進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出台全國首部革命文物保護地方性法規《江西省革命文物保護條例》以及《江西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等法律法規。
——文旅人才隊伍不斷加強。聯合相關部門出台《新時代文博人才隊伍建設三年(2021-2023年)行動計劃》,制定《江西省文化和旅遊行業培訓三年行動計劃》,舉辦第四屆江西省旅遊産業高級管理人才研修班等各類文旅業務培訓班22個,完成932名專業技術人員支持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專項工作選派任務。
——文旅科技和标準支撐不斷增強。5個項目入選2021年度國家文化和旅遊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儲備庫,1個項目入選文化和旅遊部“2021年文化和旅遊裝備技術提升優秀案例”,3家單位被認定為省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全省鄉村旅遊度假區等級标準正式發布,全省紅色旅遊優質服務示範景區評定标準、紅色研學旅遊示範基地評定規範等地方标準正加快立項。
——财務統計保障有序推進。财力保障、資金下達和績效管理及時有效,保障了文旅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高質量開展内部審計工作。文化和旅遊統計工作進一步加強,為文旅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文旅市場監管持續加力。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深入推進,組織開展文旅市場“風暴”整治、安全生産專項整治、文娛領域綜合治理等一系列專項行動。旅遊消費誠信退賠機制深入實施,旅遊消費環境“江西口碑”加快形成。
聚焦
打造“五大目的地”
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全面建設“六個江西”的奮鬥目标,對文化和旅遊發展提出具體要求,要求推動紅色旅遊持續領跑全國,聚焦打造“五大目的地”建設旅遊強省。
打造全國紅色旅遊首選地。加快建設一批紅色旅遊精品區,優化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創建國家紅色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唱響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品牌,牢牢把握文旅發展目标任務。
打造最美生态旅遊目的地。建設一批世界知名、國内一流的山嶽型景區,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生态旅遊示範區,打響鄱陽湖生态遊、森林旅遊等品牌。
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驗地。依托考古遺址公園、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及曆史名人文化、中醫藥文化、書院文化等文化資源,建設一批名人文化體驗地、中醫藥文化體驗地、書院文化體驗地、農耕文化體驗地等國内有重要影響的文化傳承體驗地。
打造旅遊休閑康養勝地。建成一批國家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和示範項目,推出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康養旅遊産品,把江西建設成全國一流的康養旅遊目的地。
打造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遊目的地。推動陶瓷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推進景德鎮禦窯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高标準建設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
與此同時,按照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的部署要求,構建旅遊空間新格局,推進旅遊樞紐城市、重點旅遊城市、特色旅遊地建設。實施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融合建設工程。創建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打造一批國家級、省級文化和旅遊消費城市、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本版文圖由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提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