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無處不在,在物理學中,把一切能量的傳遞,以及微觀粒子的移動狀态都稱為輻射。
能量的最直觀表現就是溫度,所以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任何有溫度的物體都有輻射。
那麼冰有輻射嗎?
凍結的冰
雖然水在零度狀态下才會結冰,但我們所謂的零度,隻是攝氏溫度中的零度,如果把它換算成華氏度,那麼一塊冰的溫度就是32華氏度。如果換算成蘭氏度,那麼一塊冰的溫度則高達零上491蘭氏度。在熱力學理論中,認為物體的溫度是由物體内的粒子移動所導緻的,粒子移動越快,溫度越高,當粒子不動時,這塊物體就沒有溫度。經過計算,如果一塊物體中的粒子處于不動狀态,那麼他的溫度就是零下273.15攝氏度,這個溫度也是開爾文溫度中的零度。也稱為 絕對零度 。
理論中的最低溫度
目前人類的技術,還無法制造出絕對零度的溫度,所以可以說,我們世界的任何物體都有溫度,都有輻射。輻射就是能量的傳遞,溫度高的物體輻射溫度低的物體,你身邊的物體不斷輻射你,你也同時在輻射它們。
輻射無處不在
但如果輻射隻是溫度的傳遞,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對此談之色變了。在常見的溫度傳遞類輻射中,有一些特殊群體,它們是 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攜帶大量能量,以至于足以打斷原子或分子的化學鍵,并且使他們的電子與主體分離。
電離輻射可破壞DNA
電離輻射并不常見,他們主要來自于原子量較大的化學元素中(衰變),其中α射線,β射線以及γ射線是對人體最具破壞性的。
α射線
α(阿爾法)射線是 放射性 原子在衰變過程中不斷發射出來的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也就是失去電子的氦,這種輻射因為顆粒較大,一般無法穿透人的皮膚,但一旦進入人的體内,氦核就會開始剝奪人體組織的電子,從而使 器官 癌變,基因變異甚至快速死亡。
β射線
β(貝塔)射線是放射性原子在衰變過程中發射出的高速電子流,電子不如質子和中子大,所以相對于α射線,他的能量并不強,但因為身材小,他的穿透力強于α射線,如果人有人遇到了β射線,那麼他一定會在很短的時間内皮膚被燒傷,并且因為電子的電離能力,皮下組織以及細胞會被徹底破壞,很難恢複。
γ射線
γ(伽馬)射線是放射性原子在衰變過程中發射出的光子,如果你有幸看到了它,它将會是你這輩子看過最亮的光。随之而來的,你将短暫失明,DNA斷裂,細胞突變(漫威漫畫中,布魯斯博士就是因為擋住了一束γ射線而變異為綠巨人)當然,如果是你,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不會是變異,而是在短時間内死于輻射病。
電離輻射标志,有危險
非電離輻射标志,無危險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難接觸到以上提到的電離輻射,而更為常見的非電離輻射如紫外線,無線電波,手機輻射等都隻相當于溫度的傳遞,對于身體幾乎沒有任何傷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