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2:10:17

前言:在92号汽油都突破9元/升的時代,省油、經濟性已經成為消費者買車最重要的參考指标。

那麼問題來了,給你50元加油,你猜一台燃油車能跑多遠?

50公裡?100公裡?不,都不是!

這台車不僅能帶你去環遊120公裡左右的洱海跑一圈,還能剩60多公裡的續航。換算下來,它的實測虧電油耗僅有2.9L,比常見省油的燃油車還要少一半的油耗。

那麼問題又來了,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咱們從車評社在蒼山與洱海間試駕2022款比亞迪宋MAX DM-i說起。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試駕比亞迪款宋MAX)1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試駕比亞迪款宋MAX)2

50元挑戰環洱海公裡

2022款比亞迪宋MAX DM-i是比亞迪DM-i超級混動家族的新成員,該車定位為緊湊型MPV,共有5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4.58-17.28萬元。相比老款,該車主要變化是搭載了由1.5L高效發動機、EHS電混系統、DM-i超級混動專用功率型刀片電池等組成的插電混動系統,并分别推出純電動續航裡程為51公裡以及105公裡的兩種版本,另外新車還有六座與七座空間布局可選,以及還推出了一款“升艙”行政版車型。

本次的試駕體驗,車評社拿到的是一台白色6座的頂配車型,這款車采用了比亞迪全新的“Dragon Face”設計理念,外觀造型、空間配置堪稱颠覆,當然一台MPV再有了DM-i超級混動的加持後,讓比亞迪宋MAX更具吸引力。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試駕比亞迪款宋MAX)3

為了增加挑戰的難度,主辦方在節油賽這個環節共設置了4個檔的挑戰目标,依次分别為:3.6L、3.8L、4.0L、4.2L。從常理來講,第四檔的4.2L都已經很有難度了,可我們(A3車)依然且決然地選擇了最高難度的3.6L/百公裡,要問我們為啥這麼自信?

秘訣之一就是,你要相信DM-i這套超級混動。

而且,我們不會一味地從“省油”角度去駕駛,反而是在安全駕駛的前提下,以最貼近實際的駕駛路況去體驗車子的加速、超車等性能。隻有用這樣“實戰”的駕駛方式才能夠測試出比亞迪宋 MAX DM-i在滿載的情況的最佳表現。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試駕比亞迪款宋MAX)4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試駕比亞迪款宋MAX)5

出發之前,我們為車子加了50元的汽油,能量模式設置為HEV,電量都保持在43%,SOC設置為“智能保電”HEV-CEOMO模式下,将能量回饋設置調節到最大,車内空調設置在22攝氏度,1擋風速。

此次的試駕路線是先從加油站出發,先後經過楊麗萍大劇院、羅時江生态濕地、雙廊古鎮、小普陀等景點,最終回到起點。全程上半段路主要為下坡路段,後半段路則是穿過村莊、小溪等,環海上坡路居多,全程約為120km 。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試駕比亞迪款宋MAX)6

動力平順,超長續航

那麼,另一個“節油”的秘訣那就是勻速。

從加油站到楊麗萍大劇院最初的這段路途比較短,整個過程在保證不違章的前提下,我們控制在45km/h的速度,采用日常駕駛習慣,不空擋滑行,也不拖擋行駛。此時,2022款比亞迪宋MAX DM-i的油耗表現已控制在 2.6L/百公裡。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試駕比亞迪款宋MAX)7

需要指出的是,當宋 MAX DM-i處于饋電狀态下,起步時電機仍能參與驅動工作,到達15km/h左右,發動機就開始介入。這還得益于有EV純電模式、HEV串聯模式、HEV并聯模式、高速發動機直驅模式四種可調節的模式,起步與中低速時能夠充分發揮驅動電機最大扭矩與高效優勢,零百加速更快,發動機的熱效率高達43.04%,這些關鍵技術為它的節油環保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試駕比亞迪款宋MAX)8

而且宋MAX DM-i在虧電狀态下電動機有協助車輛驅動,采用了無極變速的EHS系統,才能有零百加速超快,油耗低,綜合續航長,動力媲美純電動車的駕控體驗,這都是它的亮點之一。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試駕比亞迪款宋MAX)9

配置豐富,舒适安全

打卡羅時江生态濕地時,從前一站到這一站的距離約30km左右,經過銀橋鎮時,車子速度提升到了50km/h。這條路遍布攝像頭,若是超速就有被拍的風險,好在2022款宋MAX DM-i搭載了DiPilot智能駕駛功能,像全速域自适應巡航、緊急制動、車道偏離、車道保持都具備,這就方便了駕駛員車速與其他信息的查看,也就減少了出意外或被扣分的幾率。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試駕比亞迪款宋MAX)10

與此同時,該車還配備了DiLink 4.0智能網聯系統、15.6英寸自适應智能車機旋轉Pad、無線充電、立體式環繞氛圍燈、全息透明影像系統、全系标配VTOL移動電站、語音控制多媒體等功能,隻要進行語音控制,就能夠變換駕駛模式,激活輔助駕駛等硬件的聯動,不僅響應快還智能。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試駕比亞迪款宋MAX)11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試駕比亞迪款宋MAX)12

跟着導航走,所以對車輛的平順性要求極高,關鍵是下坡路段還要看能不能“刹得住”,不過從結果來看,我想說宋 MAX DM-i“真香”。

這段路程,我們将宋 MAX DM-i擋位切換到S擋運動模式,起步加速輕盈有勁,0-100km/h加速時間在6.7秒左右,這是一款大7座的車型很難跑出這樣的成績。

當然了,處于下坡路段,底盤調校對車輛的穩定性也很重要,這直接影響了車内的乘坐舒适環境。

從比亞迪官網上了解到,宋MAX采用前麥弗遜後扭力梁式懸架,由前奔馳S級專家漢斯精細調校,非常紮實。另外,宋 MAX DM-i方向盤還支持運動、舒适調節模式,個性化适應駕駛者需求,就連刹車的踏闆腳感都是可以進行調節的,并搭載了博世集成智能IPB系統,百公裡刹停距離僅38.6m。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試駕比亞迪款宋MAX)13

從真實反饋情況來看,宋 MAX DM-i對于路面細碎的颠簸過濾的效果很好,無論是碎震還是較大的坑窪都有着不錯的緩沖,回彈的起伏抑制都表現得很出色,駕駛在高低起伏的路面時表現得也很平穩,制動踏闆的行程短反饋較為良好,測試的平均刹車距離為38.53m,這在同級别車型中表現都很優異。

NVH靜音科技,享受靜谧空間

最後經過小普陀回到加油站的這段路程,宋MAX DM-i 讓我get到了它的另一大亮點,它沒有因為了照顧舒适而舍棄操控,也沒有因為要成全操控而忽視它的靜谧性。

在直線加速、緊急制動的過程中,宋MAX DM-i沒有出現明顯的擡頭與點頭現象,懸挂的設定充滿了韌性,因為該車後扭力梁懸架的穩定性比較高,在上坡狀态下,急速轉彎過程中車輛尾部也能有效地跟随,第二三排也并沒有傾斜感,腿部空間也更加寬裕舒适。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試駕比亞迪款宋MAX)14

靜谧性的體現是,我們從不同的怠速階段來進行了測試一番。

得益于國際知名風噪專家車熙範的全程把控,宋MAX DM-i的NVH靜音科技可圈可點,處于怠速狀态下,發動機噪聲控制得很不錯,車内噪聲為40dB屬于A級,相當于輕聲說話的水平;正常行駛時,車輛碾壓減速帶與路面接縫時懸架都處理得很不錯。

此外,宋 MAX DM-i提供“2 3 2”與“2 2 2”兩種最佳座椅布局,車高1880mm,所以滿足我們一行三人出行,能達到在車内站立,駕乘完全感覺不到壓抑的地方。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試駕比亞迪款宋MAX)15

至于風阻系數如何?

這就不得不談論到宋 MAX DM-i的外觀設計了。

宋 MAX DM-i Dragon Face家族與空氣動力學完美結合,前臉鑽石龍睛LED前大燈、龍爪之痕貫穿式尾燈都進行全面的升級,格栅比例由60%提升至75%,以便于發動機更好地散熱,且采用了17寸星脈運動輪毂、舒奢一體式升艙頂,風阻系數達到同級領先的0.33cd,有效提高了整車的高速行駛能力與燃油經濟性。

不止省油,還有貼心的細節

回過頭來,再來具體算算它的實際油耗表現,我們看到宋MAX DM-i表顯行駛裡程為120km 。上半路段50km平均油耗為2.6L,下半段路程50公裡平均油耗為3.2L,最後平均下來它的綜合虧電油耗為2.9L/100km,換算下來油費僅為31元左右,比官方顯示的4.4升百公裡虧電油耗低太多,連主辦方都直呼,這次節油挑戰的難度定的太低,草率了!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試駕比亞迪款宋MAX)16

(上半路段50km平均油耗為2.6L)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試駕比亞迪款宋MAX)17

(下半段路程50公裡平均油耗為3.2L)

比亞迪宋maxdmi深度評測(試駕比亞迪款宋MAX)18

社評:

綜合來看,2022款宋MAX DM-i除了有低于4.4L/百公裡虧電油耗與1090公裡的長續航外,7.9秒百公裡加速的超強實力直擊傳統燃油家用車痛點,還有靜音、平順性、動力性,将空間利用率提升了近50%等優勢,再加上有全新可可棕幸福環抱座艙等高質量做工用料,能上綠牌免置購置稅、可油可電等特性,可以說宋MAX DM-i是一款綜合能力不錯的産品。

相信随着産能的逐漸釋放與用戶口碑的積累,2022款比亞迪宋MAX DM-i會成為越來越多考慮經濟需求家庭的購車選擇,實現對同級别合資車型的降維打壓,在15萬級MPV市場上開創一片新的藍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