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孕育着很多的生命體,水是許多生命體生存過程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在地球上,水與土地的面積比例約為7:3,但淡水資源卻是很匮乏的。地球的水文循環依靠的就是河流,世界十大河流都有哪些呢?現在就讓城市文化帶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瀾滄江
簡介
瀾滄江是湄公河上遊在中國境内河段的名稱,藏語拉楚,意思為“獐子河”。它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七長河,亞洲第三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
瀾滄江源出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西北,吉富山麓紮阿曲的谷湧曲,源自北面的一座叫“吉富山”(E94°41′12″,N33°45′35″,海拔5552米)的山頭下(冰川末端位置:E94°40′52″,N33°45‵48″,海拔5160米)。主幹流總長度4909千米,其中國内長2139千米,瀾滄江流經青海、西藏和雲南三省,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出境成為老撾和緬甸的界河,後始稱湄公河。湄公河流經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國南海。
地形地貌
瀾滄江流域地處東經94°-102°,北緯21°-34°,地勢北高南低,自北向南呈條帶狀,上、下遊較寬闊,中遊則狹窄,流域平均寬度約80千米,其中溜筒江~功果橋河段平均寬度僅為36千米,流域内地形起伏劇烈,地形複雜。上源北與長江上遊通天河相鄰;西部與怒江的分水嶺為他念翁山及怒山,其間,梅裡雪山高達海拔6740米;東部與金沙江和紅河的分水嶺為甯靜山、雲嶺及無量山。流域平均高程漫灣以上為4000米。上遊屬青藏高原,海拔為4000-4500米,山地可達5500-6000米,區域内除高大險峻的雪峰外,山勢平緩,河谷平淺。中遊屬高山峽谷區,河谷深切于橫斷山脈之間,山高谷深,兩岸高山對峙,山峰高出水面3000多米,河谷比較狹窄,河床坡度大,形成陡峻的坡狀地形。下遊分水嶺顯著降低,一般在2500米以下,地勢趨平緩,河道呈束放狀,出中國境後河道比較開闊平緩。
水資源
徑流資源豐富,多年平均徑流量740億立方米。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3656萬千瓦,可能開發量約2348萬千瓦,幹流為2088萬千瓦,約占全流域89%。河道中因險灘急流較多,隻有威遠江口至橄榄壩段可行木船和機動船。
由于流經區域具有獨特的氣候特點和地理條件,瀾滄江-湄公河水系孕育了世界上最豐富的淡水魚類生态系統。僅次于亞馬遜河流域。
2000年,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把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确定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淡水魚類生态區域之一。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淡水魚類年捕獲量高達180萬噸,價值14億美元,為世界上最大的内河淡水漁業。
瀾滄江-湄公河豐富的魚類資源中包括已經高度瀕危的鲶魚,伊洛瓦底江豚,以及其他極具商業價值的常見魚類:倒刺魚、淡水鲨、黃貂魚、面瓜魚、紅尾巴魚等。
少數民族
瀾滄江流出迪慶州後,流經怒江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從蘭坪縣進入大理州雲龍縣。而保山市、臨滄市一帶,便是它的中遊了。在這裡,瀾滄江仿佛一條分界線,東岸居住者沿江南下的氐羌後裔彜族、白族、納西族、普米族等,而西岸則是從西部遷移而來的百濮族群後裔德昂族、佤族、布朗族。在這裡,還有從東部逐步遷移過來的百越族群後裔壯族、傣族,從長江中下遊逐步遷移而來的苗族和瑤族。
瀾滄江流入普洱市,進入下遊地帶。下遊地帶包括雲南普洱市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居住着哈尼族、拉祜族、佤族、傣族等18個少數民族;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裡除了傣族,還有哈尼族、彜族、布朗族、基諾族、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
瀾滄江出境後,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進入太平洋,一路哺育了20多個民族。他們同飲一江水,相互依存,相互融合。
在雲南瀾滄江上遊的迪慶高原上,居住着10萬迪慶藏族,他們和西藏藏族雖然保持着相同的宗教信仰,但在生活方式、文化特征上已有很大的差異。新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名詞,在這裡幾乎全部借用漢語,而在地名稱呼上,則多借用彜、白、僳僳族等民族的詞彙。中甸的藏族婦女大多身穿藏式對襟大褂,頭包白族風格的布帕卻又帶着納西族式樣的圍腰和披肩。德欽縣藏裝的百褶裙與普米族的頗為相似,上裝又具有滿族特色。
旅遊信息
瀾滄江,發源于青海高原的唐古拉山,經西雙版納流出境外。在西雙版納的流程為158千米。古時傣族稱“南蘭章”,意為“百萬大象繁衍的河流”。
當地有這樣的說法:“到雲南不到西雙版納,不算到過雲南;到西雙版納不乘船遊覽瀾滄江,則不算到過西雙版納;乘船遊瀾滄江不上岩觀賞橄榄壩風光,就感受不到傣家村寨的美景。因為景洪至橄榄壩一段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是西雙版納最完美的縮影。
遊覽瀾滄江可分上下兩段:上段遊覽線從景洪出發,逆水而上至虎跳石,到了虎跳石,江面已漸漸收縮,最窄處僅20米左右。兩岸是參差不齊的大岩石,江水洶湧澎湃,兩岸奇峰嶙峋。綠水青山,相互輝映,組成了一副天然的畫卷。
門票:160元/人(索道)
開放時間:全天
建議遊玩時間:3小時
最佳旅遊時節:11月至次年4月,氣候清爽适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