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佛光寺的整體介紹與背後的故事請查看 《梁思成與林徽因發現佛光寺》 ,本文主要介紹佛光寺東大殿的那些事。
1、大殿曆史關于現存佛光寺東大殿的建造年代,普遍認為是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 857 年)。這也是梁思成與林徽因最早發現大殿時确認的紀年,來自梁下墨書與大中十一年經幢的互證。
斷代的關鍵:唐大中十一年的經幢
随着近年研究者對大殿各處進行碳十四測年,發現了一些年代更為久遠的構件(包括木構、鬥栱以及泥塑中的稭稈),這些構件将東大殿的重建年代推向了更早的 8 世紀,比現在的斷代早了一百來年。當然,最終的準确斷代還有賴于更多證據來确認。
佛光寺相傳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一直帶有官方色彩,最早便有「帝見佛光之瑞,因為名」的記載。東大殿旁的祖師塔可能就是北魏時期的遺物,當時的許多木構毀于北周武帝的滅法。隋唐時期有許多禅師駐錫佛光寺的記載。後來唐代僧人釋法興對佛光寺進行了大規模重建,包括一座巨大的彌勒大閣,而後又毀于唐武宗的會昌法難。到了唐宣宗時期,開始重建各地寺院。而佛光寺的重建,據記載,是宣宗讓僧人釋願誠号召僧衆,「特許修營佛光寺」。我們所見的東大殿,便來自于此次重建。
建造年代有争議的祖師塔(建于北朝或唐)
建寺的資金則來自一名姓王的右軍中尉,即東大殿北次間梁底所書的「功德主故右軍中尉王」,梁思成當時認為是權傾朝野的王守澄,根據後來的研究,此功德主更可能為王元宥。而同一梁上「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甯公遇」則很可能是王元宥的妻子。
藏在角落裡的甯公遇
「送供」通常指專程赴寺院施送錢物,供養佛法僧「三寶」或支持寺院修建、佛像塑繪的施助行為。可能在王元宥過世之後,甯公遇帶着亡夫與其他官員的錢财來資助佛光寺的重建。而甯公遇也就此成為佛光寺的佛殿主,留在了寺内。所謂佛殿主,就是在寺院内具體掌管某一佛殿勤雜事務的管理人員。根據大中十一年經幢上的刻字,釋願誠和甯公遇同為東大殿的佛殿主。
這便是東大殿之始。
2、環境與外觀
東大殿全貌
東大殿坐東朝西,位于佛光寺的最東頭,背後是岩壁,前面是高台,站在殿前可俯瞰全寺,進而遙看西邊的寬闊谷地。東大殿所處的空間實際上是将山體部分鑿開而成,鑿出這塊高台之後,再建大殿。原來的山岩離大殿後檐非常近,下方幾乎緊貼着台基,由于 1950 年代初一次山洪對大殿後牆的破壞,人們便将山岩向後又鑿去數米至今日所見的位置。
佛光寺的垂直布局
東大殿周圍的地質環境
這種獨特的環境大有一種奇妙的時間感。殿後的山岩中有一種五台山綠岩,約有将近30億年的曆史,是最早的陸地岩石之一。與這些岩石的年歲相比,邊上東大殿的曆史也就是倏忽一瞬。但這「倏忽一瞬」的千年歲月,對人間來說,又早已是滄海桑田。
東大殿後方的岩壁
古老的五台山綠岩
另一處有意思的是,東大殿的佛壇并不是在平整的地基上用磚石砌成,而是直接利用山岩修鑿而成,表層的磚下便是山岩。這種做法,有可能是為了節省用料,但考慮到東大殿的形制,也有研究者認為,這是一種石窟寺的變體。唐初的石窟便有在山岩母體之中鑿出中央佛壇的做法。而當時的石窟寺,又有不少在洞窟外加木構屋檐。東大殿所處的環境,就是在山岩的環繞之中,而後檐與山岩的距離最初又極近,再加上唐代前廊的設計(後文詳述),整個東大殿的空間就頗有石窟寺的感覺。這可能是佛寺在漢化過程中的一種曆史形态。
東大殿的岩石佛壇
東大殿面闊七間,進深八架(四間),單檐庑殿頂,正面五扇闆門皆為唐代原物,兩盡間安直棂窗。出檐平緩深遠,鬥栱碩大,氣勢恢宏,是國内唯一一座可呈現原汁原味大唐氣度的木構(其他幾座唐構,皆為等級不高的小廟),乃必看的古建國寶。梁思成謂之:「殿鬥栱雄大,屋頂坡度緩和,廣檐翼出,全部龐大豪邁之象,與敦煌壁畫淨土變相中殿宇極為相似,一望而知為唐末五代時物也。」
門上「佛光真容禅寺」匾額為明代萬曆年間所造,屋頂琉璃構件與脊獸也為明清遺物。
唐代闆門,明代匾額
3、内部空間東大殿的平面空間為金廂鬥底槽,即内外兩圈柱子圍合而成。佛壇位于内柱圍成的内槽空間中,後部内柱間砌有跨五間的扇面牆。内柱與外柱等高,為法式所謂的「殿堂造」。上有小方格平闇(天花闆),内槽平闇高于外槽(内外柱之間的空間),營造出更大的中央空間。平闇兩側有斜向的遮椽闆,形成了一種梯形的「小穹頂」。
梁思成所繪東大殿斷面圖,可見梁架結構
平闇之下的梁,謂之明栿,東大殿的明栿都削為「月梁」,兩端呈明顯弧線(即「卷殺」),外型秀美。平闇之上的梁沒法直接看到,謂之草栿,用的是粗木,對外型無太多追求。
内槽明栿為四椽栿(實際跨度僅兩椽多),連接前後内柱,由内柱上的鬥栱出四跳承托。四椽栿的梁背正中安半駝峰承十字鬥栱,與兩端的十字鬥栱共同承平棊枋,平棊枋直接承托平闇。内柱鬥栱的第二跳向外則為連接内外柱的乳栿。乳栿之上施半駝峰承一條隐刻栱的素坊,向上承托外槽的平棊枋。
内槽梁架結構
外槽梁架結構
平闇之上的草栿也同樣是四椽栿接前後乳栿,四椽栿上承平梁,平梁之上為大叉手,叉手頂端承脊槫。無蜀柱(侏儒柱)的叉手是典型的唐代建築特征,梁思成見到時為當時營造學社多年調查所得唯一孤例。
平闇上的大叉手
東大殿曆史上有過一次較大的改動(推測是在元代),就是正面門窗與外牆的外移。原先的闆門與窗牆在内柱的位置,内外柱之間是一條前廊,與同時期的奈良唐招提寺金堂相似。雖然這個改動對梁架結構并沒有大的影響,但卻給了身處其中的人大不一樣的空間感受。
與佛光寺東大殿同時代建造的唐招提寺金堂,擁有敞開的前廊
兩種空間感受
前廊的空間處于内外之間,有屋檐的遮蓋,但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通。從室外空間來說,觀者從西邊台階上來,第一眼看到前廊,有一種縱深感吸引觀者前往殿内,造就了層層深入的節奏感。從室内空間來看,從前廊進門之後,相比沒有前廊(門牆外移)的情況,佛像與觀者的距離拉近了很多,首先得仰觀,同時由于視野受限,需要在行進中逐一凝視佛像,有點類似于在石窟中的禮佛方式。這與後來許多大殿在佛壇前營造巨大空間的設計完全不同。而這也與前述東大殿作為石窟變體的形制有所關聯。
可惜我們今天沒法體會這前廊的空間意境。好在唐代的大門仍然敞開着,等待我們來感受撲面的唐風,聽一聽古人鑿岩建寺的故事。
(上篇完,下篇:佛光寺東大殿(下):唐代的塑像和壁畫如何打動今天的我們?
參考資料:
[1]《記五台山佛光寺建築》 梁思成
[2]《佛光寺五點》丁垚
[3]《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唐代重建若幹問題稽考》崔元和、羅世平
[4]《唐初五台山佛光寺的政治空間與宗教構建》任思捷
[5]《隐匿的前廊——佛光寺東大殿的空間性》馮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