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諸侯争霸戰争相繼展開,周天子勢力衰落,形成了各諸侯國争霸天下的局面。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周王王室衰微,根本無法有效控制各諸侯國,于是各個諸侯國間就掀起了一場長達數百年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兼并戰争。
但是曆史上春秋争霸戰争,具體的五霸,一直都争議很大。
關于"春秋五霸"是誰的不同說法,至少有七種: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史記索隐》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鄭莊公—《辭通》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越王勾踐—《四子講德論》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吳王夫差—《漢書注·諸侯王表》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阖闾、越王勾踐—《荀子·王霸》
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鲒崎亭集外編》
齊桓公五霸之首
齊桓公他是春秋五霸之首,他在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43年處于在位執政時期,他是春秋時期齊國的第十五任君王,他姓姜,屬于呂氏,名為小白。齊桓公是曆史上著名的姜太公的第十二代孫子,是齊僖公的第三個兒子,同時也是他最小的兒子,他的母親是衛國人。
在當時的王位之戰中,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兩人為争王位,想盡辦法,各出奇招,最後公子小白獲勝,坐上了君王的位置。
齊桓公坐上王位以後,他任命管仲作為丞相,并且在天下進行廣推改革的政策。在軍事方面,他實施的是軍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軍事制度。
在公元前681年的時候,齊桓公在齊國召集了一些諸侯進行了會盟,他是春秋戰國曆史上,第一個諸侯去替代周天子,來充當會盟的盟主。齊桓公便發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他向北攻擊山戎,向南讨伐楚國。就這樣,他成為了中原地區第一個統治的霸主,還受到了周天子很大的賞賜。
晚年的齊桓公卻變得昏庸多疑,自從丞相管仲不幸去世後,他開始任用起易牙和豎刁等一些小人奸臣。後來,齊桓公在内亂中饑餓難耐,最終的結局就是饑餓而死。
齊桓公的失敗無疑是個慘痛的教訓,告誡我們要善于用人,不然就會使自己努力獲得的一切毀于一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