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改善空氣環境實施什麼行動?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 ,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深圳改善空氣環境實施什麼行動?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
通訊員 粵環宣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近日,廣東省發布《2021年廣東省生态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布2021年全省生态環境狀況、措施與行動等。
大氣主要污染物指标連續7年全面達标
《公報》顯示,2021年,廣東省大氣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六項主要污染物指标連續7年全面達标。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标天數比例(AQI達标率)在85.5%~99.5%之間,全省AQI達标率為94.3%,15市達标天數比例高于92.5%。各項指标中,PM2.5平均濃度為22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國第三,21個地級以上市PM2.5濃度均完成考核目标,全省PM10、SO2、CO三項指标位列全國前十。珠海、中山、深圳、惠州、肇慶5市在全國168個城市空氣質量位列前20。全省15個城市出現酸雨(pH最小值<5.6),4個城市受酸雨污染。降水中硫酸根離子和硝酸根離子的當量濃度比為1.2,硫酸化合物為廣東省降水中的主要緻酸物質。
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對78個在用集中式供水飲用水水源水質開展了監測,水源達标率為100%,同比持平。
全省海域監測記錄赤潮事件共14次
《公報》顯示,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到90.2%,均創國家實施考核以來最好水平。汕頭市青澳灣、深圳市大鵬灣被評為全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
全省近岸海域年均優良水質(一、二類)面積比例為90.2%。劣四類海水水質主要分布在珠江口、湛江港等河口海灣,主要超标因子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珠江口、大亞灣和雷州半島珊瑚礁3個典型海洋生态系統健康狀況總體保持穩定。其中,珠江口河口生态系統呈亞健康狀态。海水水質狀況差,海水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含量偏高,水體呈富營養化;浮遊植物密度偏高,浮遊動物、大型底栖生物密度和生物量、魚卵及仔魚密度偏低。
全省海域監測記錄赤潮事件共14次,累計發生面積約196平方公裡;主要發生在深圳前海灣、深圳灣、珠海淇澳島以東海域、惠州大亞灣、湛江港及汕尾近岸海域。引發赤潮的優勢種共有12種,主要由中肋骨條藻、夜光藻、球形棕囊藻、紅色赤潮藻引發等。
2021年全省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全省陸域環境Y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水平處于本底漲落範圍内,環境介質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濃度處于天然本底水平,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未見異常。環境電磁輻射水平低于國家規定的電磁環境控制限值。
全省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和金額居全國首位
《公報》指出,廣東積極落實國家“雙碳”戰略部署,開展我省碳達峰研究,提出“減煤控油增氣,增非化石能源、輸清潔電”和“分區域、分步驟、分領域、分行業”的達峰策略。開展減污降碳突出貢獻企業評選活動,授予全省第一批15家企業“減污降碳突出貢獻企業”稱号。深化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全省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和金額分别為1.997億噸和46.1億元,居全國首位。碳市場控排企業碳減排量比2013年碳市場啟動時累計減排5923萬噸,減排幅度達16%。創新發展碳金融産品,碳普惠核證減排備案累計簽發192萬噸。
珠三角9個地市全部參與“無廢試驗區”建設。大力推進危險廢物“三個能力”建設,新增利用處置能力145.8萬噸/年。安全處置醫療廢物,确保疫情醫廢“日收日清”。加強鋁灰渣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建設,召開鋁灰渣環境監管現場會并加強檢查督導。全省啟用34個應急利用處置設施,保障過渡期應急處置需求,圓滿完成省政府明确的”庫存清零”任務。
審讀:王葉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