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12歲的清華大學生

12歲的清華大學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12:23:49

在林肯看來:教育是一種早期的習慣。孩子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父母按照自己前幾十年所受的教育以及客觀環境的影響,将自己的習慣、個性在孩子身上得以延續,這也是為什麼孩子往往是父母的“翻版”的根由。當一張白紙似的孩子,接受來自身邊最親近的父母的訊息傳遞,也就是說父母的一言一行,對于孩子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清華教授看來,孩子在8-12歲的時候,處于自我意識萌發的高頻期,父母能夠常對孩子說以下這四大金句,在這樣教育環境下成長的孩子,長大後一般都有出息。

12歲的清華大學生(清華教授孩子8-12歲時)1

1、“想做就先去做!”

對于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說,不缺夢想卻缺能夠為之付出一切的行動力,當說出目标之後,一旦沒有立即采取行動,最後隻會變成嘴上說說的“空想”,久而久之連想象的勇氣也小時不見。當孩子确立某個目标之後,家長需要做的是鼓勵孩子立刻采取行動,而不是因為瞻前顧後導緻計劃隻處于嘴上說說的階段,提高孩子的行動力,對于孩子今後發展有極大的幫助。

2、“比起xxx,你更擅長xxx”

很多家長在對孩子進行評價的時候,往往喜歡從孩子不擅長的方面進行點評,想要“刺激”孩子,能夠改變自己的缺點,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但是事實上,在與旁人的比較中,孩子所受到的“打擊”比“激勵”要多得多,反而會導緻孩子的逆反心理。學會正确的審視孩子,認清孩子存在缺點對的同時,也有很多的優點,鼓勵、引導孩子發揚自己的優點,進而決定将來的發展方向,才是父母應該做到的正确引導。

12歲的清華大學生(清華教授孩子8-12歲時)2

3、“自己做出的決定要學會承擔責任”

在孩子到了8歲之後,參與的社會團體在不斷的增加,不僅有平時的學習班級,相處的玩伴還有自己的親戚朋友,在這些集體生活中,孩子除了享受其中帶來的樂趣之餘,也要學會在做出每一個決定之後,也要開始承擔相應的責任。有的父母會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為孩子解決所有出現的問題,甚至承擔本該孩子自己承受的壓力,但是這對孩子的成長,卻并不是一件好事,早些學會承擔責任,才能在說話做事之前學會深思熟慮,而不是沖動之下做出決定。

4、“相信自己”

由于缺乏自信而導緻缺乏行動力,甚至缺乏想象設定目标的勇氣,成為很多孩子甘于平庸的最大問題。對于絕大部分孩子來說,先天的資質并沒有太多差異,而在後天一點點的積累中,才逐漸将差距拉大,缺乏自信心的結果就是逐漸磨掉自我内心的想法,隻會随波逐流,而從小的時候,學會鼓勵孩子相信自己,反而能夠發揮出更大的潛力。

12歲的清華大學生(清華教授孩子8-12歲時)3

在清華教授看來,以上這四句話,可謂是培養孩子過程中的四大金句,學會對孩子進行及時的引導以及鼓勵,才能讓孩子挖掘出更大的潛力,在将來能夠走得更遠、更踏實。

精彩文章回顧:

來川老師:錯題是老師給學生最好的饋贈,但對待錯題,應該這樣做

從成績平平,到高考703進清華,父母坦言教子秘訣:平時少說3句話

班主任一針見血:中等成績問題不在智商,而在于沒有做好這3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