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孩子厭學家長該怎麼引導

孩子厭學家長該怎麼引導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0-05 19:11:08

孩子厭學家長該怎麼引導?文|花姐姐每個孩子都是愛學習的,同時又都是貪玩的,這兩者并不對立一個正常的孩子,在玩的過程其實也是在學習,因為學習是人類本能的需要,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孩子厭學家長該怎麼引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孩子厭學家長該怎麼引導(家庭教育這3種方法)1

孩子厭學家長該怎麼引導

文|花姐姐

每個孩子都是愛學習的,同時又都是貪玩的,這兩者并不對立。一個正常的孩子,在玩的過程其實也是在學習,因為學習是人類本能的需要。

可在現實中,厭學的孩子并不在少數,也是家庭教育當中家長最頭疼的問題之一。

怎麼辦呢?

想要解決孩子厭學的問題,我們需要先找到原因,隻有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幫助孩子愛上學習。

說到孩子厭學的原因,大部分人會把孩子厭學歸因于學習時間過長,早戀導緻孩子分心,網絡等原因。

是的,這些問題會導緻孩子厭學,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孩子學習時間适中,或是孩子沒有早戀同樣也存在着厭學的問題。

曾經有個老師無奈的說:“孩子厭學,我試着給他們減少學習量,可是,即使減少學習量,厭學的孩子依然厭學,除此之外,還影響班上優秀孩子的學習進度,不知怎麼辦好?”

可見,學習時間過長,早戀,網絡并非是導緻孩子厭學的原因,甚至有可能是因為厭學,孩子才會學習時間過長,才會沉溺于遊戲,才會早戀。

那什麼是厭學真正的原因呢?

讓我們從“”這個字上說起。

厭解釋成憎惡,排斥。

我們什麼時候憎惡排斥呢?

有兩個原因:

一個原因是不喜歡事或人;

比如,我們不喜歡一個人,但是,那個人還經常跑到我們面前表現,我們就會說真讨厭,希望他走開。

但是,前面我們講過,每個孩子都是愛學習的。

發展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在天生學習家系列《孩子如何學習》這本書裡講到:

我們天生擁有參透宇宙奧秘和解開心靈密碼的能力,以及為之探索和實驗的動力,解不開這些謎題就不會停歇。

也就是說,每一天人天生就具備學習的本能和能力,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學習,事實上,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孩子總能創造性的幫助家長解決問題,為此他會努力探索。

例如,曾經,有個家長跟我說,他家孩子特别不愛學習,可是我手機裡的密碼,老師辦公室的電腦密碼他在翻看一些資料後總能很快的破解。

所以,導緻孩子厭學的第一個原因不是存在的。

二是接觸過多;

比如,一般情況下我早上吃一碗米飯,到了中午米飯剛剛消化完,我就有欲望再吃一碗米飯,但是,有一天,娃兒爸做的早餐太好吃了,我吃了兩碗米飯,到了中午開飯時間,因為早餐吃太多,還在胃裡消化,看到米飯我就會有一種厭惡感。

但是,奇怪的是,我家娃兒爸,早上吃兩碗,中午依然可以吃兩碗。

所以,這裡的厭取決于兩個因素,一個是攝入米飯的量,另外一個消化功能。

事實上,學習如同吃米飯,孩子是否厭學也取決于兩個因素,一個是知識的輸入量,另外一個是知識是否消化吸收。

而我們知道,老師授課都是參照教學大綱,而教學大綱是由教育部門統一制定的,也就是說,從學校的角度來說,學校要求每個孩子吃的是一樣的米飯,學習的是一樣的知識。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孩子是否厭學其根本原因在于孩子消化理解吸收知識的能力。

講到這裡,您一定非常着急想知道,如何增加孩子消化理解吸收知識的能力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讓我們從吃說起。

我們前面講想要吃更多,就需要有一個好的消化功能,并且能把吃的東西變成身體運行的燃料,而不是積壓在身體裡變成脂肪?

具體來說,就是把食物轉變成人體正常動行的三種“燃料”,碳火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當然,還有其它維生素、礦物質等體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但主要是前面三種“燃料”。

而不同的燃料作用不同,例如,在美國高水平的體能訓練中心,營養師會根據運動員的運動搭配不同的飲食方案,進行高強度訓練時,就會增加飲食中糧分的比例,進行肌肉訓練時,就會增加飲食中蛋白質的比例。

也就是說,我們要知道,消化的食物他的用途是什麼,這樣我們才能有目的的吃,否則就會變得一個大胖子,失去健康。

知識也一樣,我們想要增加孩子消化理解吸收知識的能力,也需要了解消化理解吸收知識之後的目的是什麼?

那什麼才是我們消化理解吸收知識的目的呢?

古人很早就告訴我們了答案,四句話:

轉識為智,轉識為能,轉識為行,轉識為德。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轉識為智,就是把知識轉化為智慧,讓我們能更理性的認識世界,例如,在遠古時期,人們認為打雷是因為自己犯了錯誤,天神在懲罰我們,于是,就是跪拜,祭祀天神,以期待他的諒解,後來,經過科學探索發現原來打雷是一種自然現象,也知道打雷的時候不能站在樹底下,最好呆在家裡。

這就是一個從愚昧到智慧的過程,而怎麼變得智慧的,就是學習知識,讓知識轉變為智慧。

轉識為能,就是把知識轉變成能力,還是用打雷來說,我們知道打雷的是自然現象,并且知道雷電有趨尖性,所以高處的東西很容易受到雷擊,怎麼辦呢?

安裝避雷針保護高層建築,這就是一種能力。

轉識為行,就是把知識變成行為,前面我們講到打雷的時候,不要站在大樹底下,這就是用知識指導我們行為,如果你沒有學習,不知道雷電的特征,看到下雨,跑到樹下躲避,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對不對,這就是知識轉變成了行為。

轉識為德,就是把知識變為道德标準,我的理解是價值觀,比如,家長通過努力變成了有錢人,如果沒有給孩子正确的金錢觀,那麼,孩子很有可能不知道如何繼承這些錢,繼而把這些錢揮霍光,怎麼辦呢?

就需要學習正确金錢觀,在花錢的時候用一個道德标準約束自己。

而以上四點,都是建立在消化理解吸收知識上。

這時,你可能會說,學校的知識都比較抽象,怎麼把知識轉化成智、能、行、德呢,數學裡X Y=Z有什麼意義,孩子不明白,怎麼消化吸收呢?

這裡推薦三種知識消化吸收的方式:

第一種,演講式消化;

也就是費曼學習技巧,讓孩子把學到的内容講出來,内化到大腦裡,費曼就說,看一個人是否理解了知識,就看他能不能讓一個8歲的孩子聽懂他講的内容。

事實上也是如此,一個人如果掌握了知識,他一定可以把知識講出來,如果講不出來,就證明沒有掌握,并且也知道自己是哪裡沒有掌握清楚,這樣在複習的時候,也能有明确的學習目标。

第二種,遊戲式消化;

荷蘭文化史家約翰·赫伊津哈在《遊戲的人》裡曾講到,他說:

遊戲的一個根本特征是“假裝相信”,因為遊戲創造了一個獨立于現實生活之外的假想世界,與其獨有的規則和秩序,而遊戲的參與者則自願、自主地“假裝相信”自己進入了這個構造出來的世界,這種“假裝相信”使得人們完全投入其中,及至扮演其中的角色,他們沉浸在這個世界裡,遵守這個世界的規則,主動維護這個世界的秩序。

而孩子是天生的遊戲高手,所以,我們可以在遊戲中植入各種知識,例如,玩買菜遊戲的時候,植入數學知識,玩過家家遊戲的時候,植入閱讀,這樣孩子就能從遊戲中自然而然的獲取知識。

第三種,設計式消化;

例如,最近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學校老師就要求同學們用材料設計一個新型冠狀病毒模型,可以畫畫,也可以用其它的方式做一個,我家娃兒就畫了一張新型冠狀病毒的畫,有的同學就用橡皮泥挰,别小看這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要學會構圖,理解不規則形狀的知識,如果家長想再幫助孩子擴展知識,可以在網上找一些新型冠狀病毒的知識,這樣孩子就能很好的理解新型冠狀病毒,那麼,以後,他學生物一定會輕松很多。

以上是三種消化吸收知識的方法,供家長參加,當然,還有思維導圖法,考試法都可以應用,我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

最後,花姐姐想說的是,學習的方式很多種,不一定是坐在桌前才叫學習,那樣對于理解知識,消化知識的作用不大,甚至還會起反作用,就好像吃飯一樣,運動比靜坐一定吃得更多,是不是?

▶︎花姐姐,一男一女兩娃媽,家庭教育指導師,每年看書100 ,寫了30萬 家庭教育幹貨文章的教育實踐者。▶︎不斷為大家分享成長幹貨和好書,學無止境的路上,我們攜手為伴,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