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家曾經有周傑倫為其代言10年,年銷售額數十億的知名企業。
這家企業的名字叫做德爾惠。
誰也想不到,風光無限的德爾惠,當年是由年僅17歲的丁明亮懷揣僅有的150元創辦而來的。
家境貧窮的丁明亮,13歲辍學,挑起養家的重擔。
年幼的他擺過地攤,也曾四處流浪打工。如此艱苦的生活裡讓他養成了好強、堅韌的品格。
1982年,他跟同鄉合夥開了一家小包裝袋作坊,做塑料包裝袋,這是他的第一次創業。
就在塑料袋廠正常運作的第二年,他發現制鞋行業是新生計,雖然沒有成功的把握,但他看到這個行業的前景。于是帶上兩個弟弟,拿着僅有的150元和别人合夥開了家制鞋作坊,走上艱難的創業之路。
對于不少80後和90後來說,周傑倫那句“德爾惠,on my way”的廣告詞至今仍舊印象清晰。有一段時期裡,央視體育頻道的主要黃金時段廣告都被晉江體育運動品牌包攬。
1987年,他作了創業以來最大的一筆投資決策:花4萬元買了一套先進的制鞋設備。
這一舉動,在當時村裡的很多人看來,有點不切實際。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的選擇相當明智。
鞋子質量的提高,為公司在國内外市場赢得了良好的聲譽,他也正式給這個初步擁有現代設備的鞋廠取名“德爾惠”。
正當他準備大幹一場、成就一番事業的時候,一場讓人始料未及的大火從天而降,将他所有的廠房設備全部燒毀。
當接到工廠發生火災的電話後,遠赴潮州的丁明亮立馬連夜打車趕回。
望着一片被燒盡的廢墟,他心如刀絞,眼淚幾欲奪眶而出。
這場火災使他一無所有,可他并未放棄,決心從頭再來。
頂着巨大的痛苦和壓力,他開始四處借貸,重修廠房,并往返于晉江和廣東之間購買設備、尋找模具。
憑着頑強的毅力,在當年底,他不僅還清債務,還在市場上打開穩定的銷路。公司再次進入一個穩步的發展期。
在1996、1997兩年間,市場的不景氣讓工廠進入了低潮期。
丁明亮強烈地意識到企業打造品牌的緊迫感與重要性,決定把工廠帶入品牌經營時代。
2000年,一次偶然的機緣,他與國内知名品牌策劃人何苦結識。
何苦為德爾惠帶來當時國内最先進的品牌發展理念。從鞋業生産加工零售,真正轉到建立自己的終端銷售網絡,開始品牌化發展。
經過幾年高速增長,公司在全國的渠道規模不斷擴大。
但丁明亮沒有得意忘形,始終保持着清醒與冷靜。
他認為,一個強勢的公司必須擁有自主開發的能力。
因此,他大膽引進韓國、台灣的設計師,成立了龐大的設計開發隊伍。
引進國際化人才後,他又開始思考品牌國際化。
他聯合八大專業公司,對企業品牌、營銷、人力資源、終端市場、平面設計、空間設計、生産管理等方面進行整合提升,修改商标字母組合,使企業品牌更具國際化和現代感。
把原來的字母組合“Deerhui”改成英文組合“deerway”,也就有了後來周傑倫那句經典的廣告詞——“德爾惠,on my way”。
從無到有、起死回生,丁明亮靠的是自己堅韌的性格和冷靜的頭腦。
更多财稅新觀點敬請關注郭掌櫃企業管家:guo71-com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