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庭醫生 養生每日推送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對于咱養生人來說,春季養生是萬萬不能缺的。
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肝屬木,與春相應,因而春季養生重在養肝。
該怎麼養呢?飲食調理便是一個絕佳選擇。
廣東省中醫院肝病科蕭煥明副主任醫師指出:
春天陽氣逐漸生發,人體的肝氣也在升發,此時既要助力陽氣的升發,又要防止升發太過,所以應該選擇平補、清補的飲食。
然而,生活中對肝友好的平補、清補食物種類繁多、口感各異,具體該怎麼選呢?
其實,按照不同的時間節點,比如早春、仲春、暮春來選擇相應的食物,再合适不過。
早春疏肝,吃“2果”
早春時節(2月初至3月初)乍暖還寒,天氣陰晴不定,連帶着整個人都打不起精神。
究其原因,這往往和肝氣不暢有關。
中醫認為,肝主疏洩,喜調達而惡抑郁。
若肝氣不舒暢、情緒抑郁,皆可以引起肝郁氣滞,進而影響氣血的運行,人體就容易出現失眠、消化不良、胸悶等症狀。
此時,吃一些佛手、金桔等氣味芳香的水果,有助于疏肝理氣。
佛手
佛手即佛手柑,是一種藥食同源的水果。它作為藥用時,功在疏肝理氣 。
中醫認為,佛手味辛、苦、酸,性溫,能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燥濕化痰。
所以,如果出現胸悶氣脹、肝胃氣痛、消化不良、嘔吐、痰飲咳喘等症時,可以試試吃佛手。
現代藥理學研究還發現,佛手柑的揮發油,可用于治療憂郁和焦慮。這與中醫所說的佛手可疏肝理氣、調節情志不謀而合。
佛手可觀、可嗅,也可入膳、入藥。下面推薦一個食療方:
佛手粳米粥
材料:佛手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水适量。
做法:佛手煎湯,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粥至熟,加入少許冰糖再沸後即可。
功效:此粥可輔助治療老年胃弱、胸悶氣滞、食欲不振及嗳氣嘔吐。
金桔
金桔氣味清新、口味酸甜、營養豐富,有疏肝理氣之效。
《中華本草》還載其“辛、甘,性溫,歸肺經”,能“理氣解郁,消食化痰,醒酒”,用于“胸悶郁結、脘腹痞脹、食滞納呆、咳嗽痰多”。
金桔可直接鮮食,也可腌漬成糖漬金桔、制作果醬、沖泡花果茶等。
仲春補肝,吃“2根”
仲春時節(3月初至4月初)陽氣升發,肝氣旺盛。若陽氣升發過度,肝氣克脾,極易損傷脾胃。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壯,其它髒腑功能才有保障。
中醫典籍《千金要方》也載道,春季飲食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所謂省酸增甘,即少吃點酸味食物,多吃點甘味食物。之所以這麼推薦,是因為:
春季本是肝旺之時,如果吃太多酸味食物,會導緻肝氣收斂太過、肝火偏亢,從而影響肝氣生發、筋脈暢達,并損傷脾胃。
相反,如果多吃點能入脾養胃、滋補和中的甘味食物,不但有助于氣血生化,從而保護肝髒功能,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因“肝苦急”所緻的急躁易怒、脈絡拘急、不暢等。
綜合來看,仲春時節吃一些芋頭、淮山等時令蔬菜,最為滋養脾胃、益氣護肝。
芋頭、淮山應該不用小編介紹了吧,大家速速安排就好啦!
暮春平肝,吃“2菜”
暮春時節(也稱晚春,4月中下旬至5月初)陽氣升發過旺,很容易引動肝火。再加上此時為多雨時節,氣候潮濕,便容易産生濕熱。
自此,養生的重點要放在“平肝氣、養肝陰、祛濕熱”上。
在飲食方面,我們也要知道變通,應以平肝柔肝、健脾祛濕為主。
此時食用一些荠菜、小白菜等性平的蔬菜,是應時之選。同時,也可以隔三岔五食用一些薏米、扁豆等祛濕良品。
小編在這着重推薦既能平肝、又能祛濕的荠菜給大家~
荠菜
中醫認為,荠菜味甘性平,有平肝明目、利尿除濕、健脾益胃、利水消腫、涼血止血、消食化積等功能。
從現代營養學角度來說,荠菜富含纖維素、多種維生素以及鈣、鐵、磷、鉀等礦物質,營養價值相當高。
值得一提的是,荠菜富含膳食纖維,常吃可促進胃腸蠕動、防治便秘并減少膽固醇吸收。
此外,它屬于高度堿性食物,因此,胃酸分泌過多的人群适當食用可以中和胃酸。
注意:荠菜屬于光敏性食物,吃了以後要注意防曬。
荠菜可以做餡、涼拌、煮面、做湯、調羹等。下面推薦一個荠菜食療方:
荠菜豆腐羹
材料:荠菜150克,嫩豆腐250克,胡蘿蔔25克,青筍25克,香菇25克,姜末、蔥花、花生油、鮮湯、濕澱粉适量,鹽、麻油少許。
做法:所有食材清洗幹淨,豆腐、胡蘿蔔、青筍、香菇切丁,荠菜、蔥、姜切成細末;鍋内加油燒至七成熱時,将以上食材一起下鍋,烹入鮮湯煮7分鐘,加适量鹽翻炒均勻後,用濕澱粉勾稀芡,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這款素羹清淡但不失鮮香,有平肝明目、祛濕消腫等作用。
-《中國家庭醫生》雜志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轉載須得授權,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