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習心電圖卻不知道該從何看起?感覺心電圖知識太難學?跟着老師的節奏,讓你零基礎也能快速掌握心電圖的基礎知識。
首先,讓我們先來對心電圖有個初步的印象:
構成心電圖的幾個要素
心電圖大概由以下幾個要素構成:
一、圖形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1.線段(上圖中紅色部分)。在心電圖上表現為直線的部分。在正常的心電圖上,這些線段基本在一條直線上,我們可以稱之為心電圖的基線。
2.波形(上圖中藍色部分)。圍繞着基線上下起伏的,我們稱之為心電圖的波形(一般一起一伏稱之為一個波)。
二、除了以上兩個要素之外,還有一個我們平時比較容易忽略的要素,就是心電圖圖形下面的網格(上圖中綠色部分)。這些網格有什麼作用呢?其實,這些網格是一個标尺,可以用來測量我們心電圖的數據。
了解了這三個要素之後,我們今天先來認識一下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要素,心電圖的波形。
心電圖的波形
在我們的心電圖上,主要有以下這麼幾個波形:
1.QRS波:在咱們心電圖上,最顯眼的,位置靠中間比較高大尖銳的波形,叫做QRS波。
2.P波:在QRS波的前面,有一個比較小的半弧形的波,叫做P波。
3.T波:在QRS波的後面,有一個稍微高點的半弧形波,叫做T波。
其中,QRS波其實是一個波群,它是由幾個波組成的。最典型的QRS波由三個波形組成:
1.在最前面相對于基線向下的一個波,叫做Q波;
2.在中間相對于基線向上的波,叫做R波;
3.在最後面相對于基線向下的波,叫做S波。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QRS波,都包含這三種波形,有的QRS波隻包含其中的一個或者兩個波形。但是,不管包含幾種波形,我們都可以統一稱呼他為“QRS”波。在剛開始學習心電圖的時候,我們可以将它視為一體,不需要去區分,這樣的話可以讓我們理解起來更加容易。
所以我們第一節課的内容,就是:
認識心電圖的三要素:1.線段2.波形3.網格。
認識心電圖的三個波形:QRS波、P波、T波。
這三個波形的名字,大家一定要記住,在後面的學習過程中,将圍繞着這三個波形展開。
下節課将會為大家詳細講解這三個波形形成的原理,以及他們代表的意義。
有想跟着老師學習心電圖的同學,可以點擊頭像關注,沒有基礎也能輕松學會。
看文章還不太理解的同學,老師有專門錄制的心電圖基礎知識公開講解的視頻課程。
有需要的同學可以關注後,點擊頭像-視頻或者合集觀看,已經得到很多粉絲的認可了哦。
粉絲認可
更多課程正在持續更新中...。
心電圖公開課持續更新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