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綱要》出爐
臨空經濟區空間布局示意圖
制圖高翔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在全面建設中,圍繞機場建設的臨空經濟區也将鋪開。11月22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從省政府網站獲悉,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這意味着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正式出爐。
根據《綱要》,臨空經濟區規劃總面積298平方公裡,由成都片區和資陽片區組成,規劃期為2016-2020年,将形成“一區兩片多組團”的空間格局,發展臨空指向性強、附加值高的先進制造業以及知識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的現代服務業,打造高端化、國際化、特色化的現代臨空産業體系。
總面積298平方公裡 資陽片區99平方公裡
未來的臨空經濟區,将發展成什麼樣子?
梳理《綱要》,華西都市報記者發現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戰略定位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國家級内陸臨空經濟發展示範區、西部重要的創新創業基地、西部重要的現代化空港新城。
根據《綱要》,臨空經濟區規劃總面積298平方公裡,由成都片區和資陽片區組成。成都片區面積199平方公裡,資陽片區面積99平方公裡。
到2020年,為天府國際機場配套的交通運輸、口岸物流、商務服務等設施同步建成,形成較完備的企業入駐條件。建成起步區35平方公裡,各功能組團布局初步形成。
到2030年,臨空經濟區基本建成,形成以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産業體系,打造一批臨空制造、航空服務、航空物流等産業集群,建成國際一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人才、技術、資金、信息等高端要素集聚,成為國家重要的對外交往中心。
一區兩片多組團
臨空經濟區建設的空間布局如何?将重點打造什麼?
《綱要》指出,綜合考慮建設用地條件、重大交通設施走向、自然環境要素、機場噪聲影響等因素,将重點建設成都片區的臨空服務業、航空物流、航空研發制造,以及資陽片區的臨空制造業、臨空綜合服務共5個功能組團,引導臨空産業集聚發展,形成“一區兩片多組團”的空間開發格局。
成都片區重點建設區域位于天府國際機場西側和北側,規劃城鎮建設用地約65平方公裡,重點發展與機場運營緊密相關的航空物流、綜合保稅、服務保障、航空制造、航空維修等相關産業,适度發展總部經濟、研發設計、商務服務等關聯業态,形成臨空服務業、航空物流、航空研發制造等功能組團。
資陽片區重點建設區域位于資陽市主城區西側和北側,規劃城鎮建設用地約35平方公裡,重點發展臨空制造、高端商務、旅遊度假等臨空指向型産業,加強城市配套服務功能,形成臨空制造業、臨空綜合服務等功能組團。
同時,《綱要》明确,經濟區内生态禁建區域不低于150平方公裡,近期規劃城鎮建設用地35平方公裡,遠期規劃城鎮
建設用地100平方公裡。
重點打造制造業服務業
臨空經濟區将重點發展哪些産業?
《綱要》指出,要重點發展臨空指向性強、附加值高的先進制造業以及知識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的現代服務業,因地制宜發展高端示範農業,打造高端化、國際化、特色化的現代臨空産業體系。
未來,高端電子設備、3D打印、可穿戴設備等産業鍊長、附加值高的産業将在這裡得到重點發展。《綱要》提出要以專業化園區為載體,重點發展技術含量高、航空需求性強的電子信息、智能儀器、航空制造等産業,提高智能制造、柔性制造水平,打造臨空制造産業基地。
在臨空服務業方面,《綱要》提出培育發展航空物流、航空服務、綜合保稅、商務服務等産業集群,打造成為中西部重要的國際交往中心和服務中心。
臨空經濟區還将發展高端示範農業。《綱要》指出要開展蔬菜、食用菌、水果、花卉等特色農産品培育、種植和展示,推廣“互聯網 農業”等。
以天府國際機場為核心
交通方面,臨空經濟區将構築銜接高效、連接順暢、功能完善的立體交通運輸體系。
《綱要》提出,要按照零距離換乘要求,高标準建設新機場立體交通換乘中心,打造以天府國際機場為核心,軌道、公路和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一體化銜接的綜合客運樞紐,提高通達機場的便捷度和區域内集散水平。
在加強對外通道建設方面,以天府國際機場為核心,北向連接青白江鐵路集裝箱樞紐站,南向通達宜賓、泸州港,西向整合雙流機場,完善形成以軌道交通及高速公路為骨幹的對外運輸網絡,構建帶動全省、輻射西部、通達全國的現代化立體綜合交通體系。要加快建設蓉京高鐵、蓉昆高鐵、成渝客專資陽至新機場城際聯絡線等鐵路。大力推進成都地鐵13号線、18号線及延長線、天府新站經新機場至資陽城際等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建設天府國際機場高速、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至宜賓、天府國際機場經資陽至潼南、成都平原經濟區環線等高速公路。
在完善内部路網體系方面,要加快推進資陽至三岔湖、簡陽至仁壽、簡陽至三岔湖、資陽至機場北等快速通道建設。
生态環境
實行最嚴格的生态保護
在生态環境方面,臨空經濟區将落實最嚴格的生态環境保護政策,打造林水相宜、綠色秀美的城鄉生态格局。
根據《綱要》,将構建生态安全格局。依托沱江、绛溪河、九曲河等自然水體,恢複河道生态環境,加大營造林和濕地恢複力度,構築環狀生态走廊。建設新機場高速公路、資陽至三岔湖快速通道、簡陽至三岔湖快速通道、三岔湖旅遊快速通道等交通幹線沿線景觀林帶建設,形成貫穿區域的綠色廊道。加強周邊區域的老鷹水庫等水源地保護,确保飲水安全。加強公共綠地系統和綜合生态公園建設,拓展綠化空間,提升整體生态品位。
在市民關心的機場噪聲方面,将嚴格實施噪聲治理方案,通過聲屏障等技術運用、大規模降噪綠化帶建設等手段,實施高噪聲區綠化工程,降低機場和進場公路周邊噪聲影響。對機場噪聲影響區内的村鎮和既有敏感設施,實施有序搬遷避讓。
公共服務
吸引國際知名教育機構
為提升臨空經濟區綜合承載力,《綱要》也對該區的公共服務和市政建設做了相關規定。
《綱要》指出,要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吸引國際知名教育機構,鼓勵采用12年一貫制中外雙軌教學體系,為外籍專業人士、港澳台及海歸人才的子女提供國際化教育服務,科學布局中小學、幼兒園。按照三甲醫院标準設置,引入國際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和專業醫療專家團隊,建設以特需醫療、高端醫療服務為特色,與國際接軌的醫教研一體化綜合性醫院。
在市政建設上,統一規劃建設管理地下綜合管廊,推進電力、通信、供排水、天然氣等管線入地,形成無管線城市天空。同時,還将建設智慧園區。
搭建與國際經濟接軌平台
走出内陸地區發展困境
規劃打造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有何重要意義?11月22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就此采訪了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教授戴賓。他認為《綱要》的出爐,有利于四川進一步打造擴大對外開放合作的窗口、培育發展新動力的載體,搭建起四川直接與國際經濟接軌的平台,從根本上走出内陸地區發展的困境。
“依托大型樞紐機場發展臨空經濟,輻射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是國外較為成熟的經濟發展模式之一。”戴賓說,航空運輸方式的優勢是速度快、時效性強、運送半徑大,依托大型樞紐機場發展臨空經濟,能有效輻射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綱要》提及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有四大戰略定位——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國家級内陸臨空經濟發展示範區、西部重要的創新創業基地、西部重要的現代化空港新城。對此,戴賓認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的定位有利于将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成為洲際中樞型航空樞紐,推動成都建設國際交往中心,加快四川融入全球經濟版圖。”
他告訴記者,目前國内臨空經濟區的發展整體仍處于初期階段,将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定位為國家級内陸臨空經濟發展示範區,就是要求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的規劃建設要走在中西部乃至全國的前列,要能夠在發展臨空經濟方面做出榜樣或典範,供其他省份學習。
華西都市報記者謝燃岸
實習生楊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