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琳琳今年五歲了,十分活潑可愛,在幼兒園裡也深受老師和小朋友的喜愛,可是隻有一點讓琳琳的媽媽感到擔心,就是琳琳遇到困難時,總是輕易就選擇了放棄,一點也不願意去挑戰或者克服困難。
在幼兒園裡和大家一起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時,如果琳琳沒辦法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她就會感到非常的難過,一回到家就嚎啕大哭。在上興趣班時,稍微遇到一點困難,她就會和媽媽說:“我不想再學了”。這讓琳琳的媽媽感到非常苦惱,孩子總是有畏難情緒,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的研究表明,當孩子遇到困難總是容易選擇退縮回避,這可能是由于受到了三種心理傾向的影響,心理學中也稱作“3P”理論。
①個人化
是指每個人在面對困難時,都會有“個人化”的傾向,即會認為我之所以遇到了這些困難,都是因為我的錯,或者我不夠好,将遇到困難的原因全部歸結于自身,這會大大降低自己在面對困難時的自信心。如果一個孩子經曆多次失敗,将失敗歸于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努力,就會産生習得性無助感,學習的積極性會大大挫傷,信心也會逐漸瓦解。
②普遍化
普遍化是指當困難或者糟糕的事情發生時,我們會誤以為這種不幸會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說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了一點困難,她就會認為自己學習不好,老師和同學就不會喜歡他,爸爸媽媽也不會再對他好了,這時她就會感到非常的恐慌和害怕。
③持久性
這是說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往往會認為這個困難帶來的負面影響會一直存在。比如說當琳琳在遊戲中不能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時,她可能會認為不僅自己這次不能扮演喜歡的角色,以後也沒有機會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了,所以會感到非常難過和抵觸,甚至會感到非常絕望。
當孩子面對困難産生這三種心理傾向時,就會感到非常害怕,更容易選擇回避退縮,而不願意迎難而上。那麼孩子為什麼會産生這樣的心理傾向呢?這和平時生活中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也與父母自身面對困難時的态度有關。
☞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
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總是習慣性地批評指責孩子,吓唬孩子,那麼在潛移默化之中,會讓孩子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形成消極的态度和負面的預期。
比如說有的父母總是喜歡對孩子說:“你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後隻能去掃大街了。”或者:“你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真沒用。”這些話語都會讓孩子感到非常挫敗,并且會認同父母的說法。之後再遇到困難和挑戰時,即使父母沒有進行批評指責,自己也将遇到困難的原因歸結于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能力不足,或者運氣不好所以才會遇到這些困難。
所以想要幫助孩子學會克服困難,父母首先需要學會客觀看待孩子遇到的困難,幫助他認識到,很多困難是由于外部的客觀因素導緻的,并且這些困難也隻是暫時的,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解決困難。
☞父母自身的态度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父母在面對困難時的态度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孩子。如果父母平時總是喜歡抱怨,在遇到困難時習慣回避退縮,或者輕易選擇放棄。那麼這種态度也會被孩子模仿并學習,最終形成自己面對困難時的應對方式。因此,如果孩子總是有畏難情緒,不願意接受挑戰,那麼父母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平時面對困難時的方式,隻有當父母自己能夠很好地應對困難,才能夠有效地幫助孩子學會克服困難,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研究發現,樂觀的基礎不是勵志詞句或是勝利的想象,而在于我們對原因的看法。因此,想要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就需要父母引導孩子學會正确的歸因方式。那麼具體應該怎樣做呢?
✔教孩子正确歸因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是很正确的事情,父母首先要學會客觀看待這種情況,不要對孩子過于嚴苛,否則會導緻孩子總是将遇到困難的原因全部歸結于自身,從而沒有勇氣去面對困難。因此,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教導他如何學會正确的歸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這一次沒考好,那麼家長首先不要指責孩子,給孩子貼“笨蛋”的标簽,而是耐心跟孩子一起找原因,不是因為孩子不努力,而是知識點記不牢,那麼這一次吸取教訓,把知識點都鞏固了,下一次遇到這樣的題目,就能夠舉一反三了。
✔學會用辯證的角度看待事情
有句話叫做“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還有句話叫做“否極泰來”,意思就是不要悲觀,凡事有利有弊,而且壞運氣到了極點也許就會迎來好運。
因此父母可以通過幫助或引導的方式,讓孩子學會用辯證的角度看待事情,發現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方面,認識到一件事情既會有好的方面,也會有不好的方面,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态去看待眼前的困難和挫折。
比如說在遊戲中,孩子可能這一次沒有辦法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但是他可以嘗試扮演其他的角色,還可以看一看其他小朋友是怎麼扮演他喜歡的角色的,這樣也可以幫助他更好的學習下一次怎樣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幫助孩子發現困難和挫折背後的機會和希望,這就會讓孩子對下一次充滿期待。
✔學會積極關注
對于一些孩子而言,他們可能天生會對一些事情的負面信息更加敏感,也因此更容易感到擔心和害怕。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要引導孩子學會多關注積極的方面,發現不同事物好的一面,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多進行鼓勵和支持,給予孩子信心。
比如說當孩子學習遇到困難時,父母可以在旁邊耐心地鼓勵他再多想一想,即使他最後還是沒有想出答案,也可以對孩子認真努力的學習态度進行鼓勵和肯定。
今日話題互動:當孩子有畏難情緒時,你是怎麼做的呢?你有哪些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難的成功經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