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章建雜文随筆集《英雄不問出處》出版,作者在《後記》中特别提到了我的幫助。其實很慚愧,我當初甚至是勸他放棄出版的,原因有二:一是當下書泛濫,人麻木,何況是出力不讨好的文體,知音幾許?再是類似見血見骨的文字容易招事惹非,何苦!但他還是堅定信心,我由感動到敬佩——有擔當和勇氣的作家已經很少。說到“幫助”真的很有限,世上有許多事是别人無法幫助的,文學就是一種。讀這本書使我猛然想到兩個久違的詞——“血性”和“傲骨”。這是兩個具有精神硬度的詞語,舉例嵇康和魯迅應該最為恰當。大家已經知道,嵇康的死在中國“知識分子”的非正常死亡中,算是最悲壯、最潇灑、最體面的。司馬昭精心策劃的那個隆重的行刑場面,原是要彈壓名士們不臣服的桀骜,告訴天下不安分的知識階層:連嵇康這樣的大名士我都不會手軟,誰還敢再站出來與我叫闆?出乎司馬昭意料的是,這個盛況空前的場面,卻無意中成全了嵇康。面對刀叢,他還是那付名士派頭,目光如炬,從容淡靜,顧視日影,一曲《廣陵散》從指間流出,回響在天地間,使在場的每顆心感到從未有過的震憾。這震天撼地的力量從無數雙無比敬仰、又無比憤慨的目光中發出,直刺司馬昭的心窩,使他心驚膽寒,對着刀斧手歇斯底裡地怒吼——快,殺了他!殺了他!随着那顆高貴頭顱的落地,琴斷曲終,一輪渾圓的太陽從西天墜下,漫長的黑夜随之降臨,《廣陵散》的旋律穿越曆史,經久不息。魯迅作為離我們最近的精神偶像,無疑是獨一無二的。這個臉部表情淩厲、目光如炬的紹興人,和嵇康一樣生于亂世,同樣經曆了山河破碎、王朝更替、破舊立新的時代,同樣扮演着時代“代言人”的角色。走近魯迅,就是走近民族精神河流的源頭。每個有擔當的中國公民,都應該記得常去這條河流的源頭,看看那裡的山是否青綠,水是否清澈,順便從一顆種子抽芽、開花、蔚成風景的過程中,獲得博大、崇高、壯美的啟示,并向它深情緻敬!忍,就是咬緊牙關把疼痛咽進肚裡——有人會釀造成酒,自我麻醉;有人會燃成火焰,自燃并焚世。或者說,有人甯願脆下雙膝,也不會說出疼痛的原因,盡管疼痛不因為下脆而有絲毫減輕;有人甯願死去,也要昂首喊出疼痛的真相,至少可以為疼痛正名,遏制疼痛的瘋狂漫延。誰都明白魯迅是哪種人,讀他的雜文,我們能在光明中發現黑暗,更能在黑暗中看到閃電,我們自卑的壓抑、麻木的痛感因此蘇醒,沉睡的激情、信念、尊嚴因此勃發。如今,還能讀到這樣的文章嗎?還有多少作家的文字裡浸潤着“血性”,蘊藏着“傲骨”?然而,這應該是作家的初心不是嗎?一個文學從業者,還有什麼比挽留漸逝漸遠的血性或傲骨更為急迫和重要?回頭再說《英雄不問出處》,它顯然還不是鋒芒逼人的“解剖刀”,但卻攜帶着魯迅傳人的基因;它雖是站在最低的位置上,聚焦凡人瑣事、社會病竈、新聞熱點等等,但有直面現實、揭示真相的勇氣,有叩問良心、憂患家國的情懷。僅此,已經足以赢得讀者的尊敬!盡管文字在堅硬的現實面前,總是蒼白而松脆的,但寫出來總比不寫好,如同滴水成河,誰說它們不會成為改良社會的酵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