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勝神州》
史國良是勤奮的也是幸運的,在藝術道路上,他先後遇到了衆多中國畫壇泰鬥級的人物,史國良和這些老師有許多難以忘懷的記憶。無論是周思聰、黃胄,還是葉淺予,他們都把史國良視為自己的得意弟子,而史國良也不負他們的厚望,成就了自己水墨重彩的中國畫風格。
在《回望紅塵》一書中,史國良對周思聰和黃胄老師做了這樣的比較:他說:周思聰老師給我的是造型上的影響,她将學院派的東西教給了我,教得很紮實,黃胄老師則給了我很多筆墨上的、藝術上的、生活上的影響,這兩方面結合到一起,基本上就是我現在的繪畫風格了。但是校園之内教過史國良的,三人中間隻有葉淺予。史國良在美院讀研期間,受到了葉淺予的格外器重。因此他有很多時間伴随葉淺予先生左右,也留下了很多難忘的故事。
此外,在讀研期間,史國良還得到了中國畫壇泰鬥級人物蔣兆和、李可染、李苦禅等人的指導,雖然這些老師都先後離世,但是他們給予史國良的影響卻至今還在,在繼承了大師們的衣缽之後,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史國良逐漸成為了中國寫實人物畫的代表人物。
更多精彩,敬請收看CCTV發現之旅頻道2016年10月16日(周日)21:00-21:30播出的《攬勝神州》欄目。
《美麗中華行》
詩畫古城,茶香新昌。一縷茶香,一座名山,一條數百詩人走過的浙東古道,一尊隐蔽于山崖中的千年大佛,它們在時光的流淌中靜靜守候着一方山水;一個結緣唐詩的學者,一位專情茶藝的姑娘,一個創業的海歸青年,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诠釋這裡的古老文化。一直以來,這裡被人們視作山水詩的發祥地、是佛法之宗、茶道之源。是什麼原因讓這裡荟萃了高僧名士,李白又為何三次踏足新昌?天姥山又與這些有着什麼樣的淵源?美麗中華行本期節目将帶您走進浙江省新昌縣,去解讀天姥山下、新昌古城的秘密。
一千多年前,李白乘着一葉扁舟順水而下雲遊天姥山,後來寫下了這首我們耳熟能詳的《夢遊天姥吟留别》,他在詩中詳細描繪了天姥山層巒疊嶂、千姿萬狀的磅礴氣勢,從此這座文化聖山被世人熟知。天姥山是道家第十六福地,位于浙江省紹興市的新昌縣,新昌别名剡東,古代也叫剡縣,是紹興市東南部一個曆史悠久的縣城,它建縣于五代後梁開平二年,距今已經有1100多年的曆史,春秋戰國時期,是吳越國的屬地。是新嵊盆地的一部分。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曾來這裡遊曆,據說在李白之後有四百多位唐朝詩人來過這裡,這一文化現象被當地一個叫竺嶽兵的人做了學術研究,他提出了一個新的名詞——浙東唐詩之路。竺嶽兵是新昌縣白楊村人,蘇州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他出版了很多本有關唐詩之路的著作,發表了近百篇論文,如今已80高齡,但仍在做唐詩之路的研究。然而唐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詩人來到新昌?竺嶽兵提出的浙東唐詩之路又是條什麼樣的路?這與天姥山又有着怎樣的聯系呢?為了找到答案,我們攝制組帶着疑問拜訪了這位浙東唐詩之路的研究者。
更多精彩,敬請收看CCTV發現之旅10月14日(周五)18:30-19:00播出的《美麗中華行》欄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